fengzd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engzd

博文

一流科学家、一流大学、一流科学 (--- 冯兆东之管见) 精选

已有 21547 次阅读 2014-12-28 20:16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一流科学家、一流大学、一流科学

-----冯兆东之管见(2014-12-28

 

一、   我谈论这个问题的资格

我的资格不咋的,我没有在美国一流大学做教授的经历,而且我也不是世界一流的学者(虽然,我自认为是一名十分专注和十分活跃的学者)。1987年在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勉强地拿到了我的第二个硕士学位(勉强指的是:硕士毕业时我仍然不能完全听懂教授的课堂讲授)。199110月份在堪萨斯大学博士论文答辩后去了哥伦比亚大学的Lamont-Doherty Earth Observatory(LDEO)做博士后。我在我的最近一本中文著作的前言里是这样记录那段经历的:完成了博士论文之后(1991),我很容易地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后奖学金Postdoctoral Fellowship。我是兴致勃勃地走进了著名的Lamont-Doherty Earth Observatory(LDEO),但从那儿出来时我却是灰头灰脸的。我写的四个基金申请无一获准,两年博士后结束时也没有找到工作。无奈之下,哥伦比亚大学半价地延续了我的博士后身份半年,实际上是给了我找工作的时间缓冲。

 

不过我想补充:虽然我在哥伦比亚大学一事无成,但在那儿近三年的奋斗过程和日常见闻让我理解了:做科学研究既需要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也需要宗教狂般的追求精神。我在哥伦比亚大学Lamont-Doherty Earth Observatory(LDEO)的亲身经历给了我深思和总结的机会:原来一流科学是如此产生的,原来一流大学是如此运行的,原来一流学者是如此成长的。我被说服的另外一个理由是:Lamont-Doherty Earth Observatory(LDEO)是二十世纪三大地学突破中两大突破(即:板块构造理论和米兰克维奇气候理论)的发祥地。我这里想聊聊这些如此,期望我的聊聊能引起讨论,更期望我们的讨论能对中国学风建设”有助益。

 

二、   一些相关的历史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为了赢得可能发生的第三次世界大战的主动权,美国开始进行全球范围的海洋测量。在科学家的推动下,美国国家基金委(NSF)启动了与美国军方的合作,科学家借着军方的海洋测量舰艇掌握了第一手的海底地貌资料,并且获取了大量的深海钻孔。哥伦比亚大学LDEO的科学家主导了美国国家基金委(NSF)与军方合作的科学研究部分。经过近20年的海底地貌资料收集,全球海底地貌图于1968年夏天在LDEO完成。该地貌图第一次以无可辩驳的方式表达:阿尔弗雷德·魏格纳(Alfred Lothar Wegener1912年提出的板块假说可以被上升为板块理论了。我想补充:这一理论不仅稳稳地铺垫了我们的世界观(即:我们看到的世界面貌是由板块活动形成的),而且为矿产地质(如:矿脉的形成)和灾害地质(如:地震的发生)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美国国家基金委(NSF)与军方的合作也获取了大量的深海钻孔,为此LDEO建立了深海钻孔收藏库deep-sea core library)。经过了近30年的深海钻孔收集和分析,至1976LDEO的科学家James Hays等发表了一篇惊世的文章(即:Hays, J. D.,  Imbrie, J., Shackleton, N. J. , 1976.  "Variations in Earth's Orbit: Pacemaker of the Ice Ages". Science, 194: 1121–1132)。这惊世文章第一次以无可辩驳的方式表达:上世纪四十年代(即1940s)由前南斯拉夫的一位名叫米兰科维奇(Milankovitch)的数学家兼天文学家提出来的假说可以被上升为理论了。具体地讲,该理论认为:主导过去200万年(甚至更早)气候变化的主导因子是地球公转轨道的偏心率(约10万年周期)、地球自转轴的倾斜角(约4.1万年周期)、近日点的跃动(约2.3万年周期)。米兰科维奇理论是我们理解全人类共同关心的“全球气候变化”的基线。今天的我们敢说:米兰科维奇理论从时间上重新塑造了我们的世界观。该理论不仅进一步挑战了许多西方人相信的“创世论”,也排除了我的上一代学人所迷信的“第四纪四次冰期”之粗糙理论。

 

三、    我在Lamont-Doherty Earth Observatory所经历的

我在2014-7-31的科学网博文(我对中国科学院与教育部部属大学之关系问题的议论)中讲到过美国广播公司(ABC)1999年底一则长篇报道。这篇报道在总结了众多的成就了“美国世纪”(American Century:二十世纪)的原因之后,最后归纳出了三个最重要的原因:①公平和有力的市场竞争机制,②美国在经济大萧条之后完成的城市化过程,③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的不分离。美国的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不分离是用以下两个方式维持的。第一,竞争型研究经费基本上都到了大学,如美国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基金(NSF)的几乎全部,美国国家健康研究中心(NIH)和美国国家航天局(NASA)的大部分项目都是通过竞争的方式进入大学校园的。这样就保障了大学教师学术水平的一流性和大学研究设备的一流性(我当然指是研究型大学)。

 

第二,美国的硕士和博士培养不仅仅靠的是一篇论文,至少2/3的学分是靠“只有大学才能提供的”系统教育得到的。进而,美国大学的“教授主导实验室”的模式、“教授必须上课”的模式、以及研究生(也包括本科生)有机会“通过选课去汲取不同教授学术优势”的模式等都让最新的研究过程与最新的教育过程紧密结合了。引用美国广播公司(ABC)1999年长篇报道的话:美国有世界上最成功的研究生培养制度,美国研究生培养制度的成功在于它造就了众多最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即:训练宽泛,因而适应能力强),美国研究生培养制度的成功也在于它造就了最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等等。

 

上述的“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的不分离”制度至少使得美国的近130所“国家大学”(National Universities:它只是一种分类,而不意味着它们是国立大学)受益。其受益面也延伸到了仍然强调科学研究的排名130名之后和300名之前的大学(即三流大学)。不过我认为,不仅美国的三流大学没有过人之处(除了它们间接地支持了二流大学的成长外),而且美国的二流大学(大约25-130名之间)也没有太多过人之处。除了它们(二流大学)的科学软环境和研究生培养制度仍然比我们好许多之外,他们的研究实力和国际显示度与中国的985大学的差距正在被有效地缩小(感谢过去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想补充:如果我们刻意地和大力地去改善我们的科学软环境和不提防地引进美国的研究生培养制度,我们的985大学很快就会与他们的二流大学一样一样的。

 

但是,我在哥伦比亚大学LDEO的不充分经历(不足三年)让我有了这样的感觉:在中国出现一流大学和一流学者的条件还十分十分不理想。以下是我在LDEO所经历的一些例子。我叙述它们的目的是希望有心人用来与中国的学术环境作对比,以便改善我们的学术环境(而且我还希望:那些正在美国一流大学任教的中国人参与我们的讨论)。

 

(1)  人们对学术活动的狂热:

当时的1992年左右)LDEO包括哥伦比亚大学的地球科学系、海洋与气候预报研究室、海洋生物研究室、深海钻和气候变化研究室、地震与地质研究室。科研人员中包括28名地球科学系的教授,大约80名不同级别的研究人员(research scientisits),近300名研究生,近50名辅助人员。

 

每周每个研究室至少有一场Seminar(学术报告会),每个研究室每个月至少有一场小型学术会议(大多情况下有20-40名美国和欧洲同行参加),专门讨论某一科学问题(要么热点问题,要么疑难问题)。整个LDEO每个学期至少有两场中型的国际学术会议(一般有100名左右参与者),会议的议题相对宽泛一些。研究人员和研究生都会“发疯般”地去赶场他们感兴趣的Seminar和学术会议的。他们发疯理由是:参加Seminar和学术会议是最有效的获取最新知识和激发科研灵感的方式。他们还认为,聆听别人的Seminar或报告是“最便宜”的“偷别人”并为自己收获“好处”(即使自己学术长进)的方法。我还得指出:他们都是发疯者,不分男女老少,不分他(她)们在学界的资历。

 

(2)   浓郁学术氛围的构建:

2-1.如果国际上有人在Nature或Science上发表了他们认为很有影响的和与他们的研究方向相关的文章,文章的作者通常会在文章发表后不久被邀去LDEO作学术交流。而且,作者不是以“被膜拜者”的身份做学术交流的,作者得时刻准备好应付那些“狂妄”的Lamonter对他(她)进行学术挑战(尊重的,但也是明目张胆的挑战)。

 

2-21992年我在LDEO参加过一个只有20多人参加的小型学术会议。会议的目标很清楚:邀请那些对“北大西洋冰伐事件”感兴趣的学者来大鸣大放,毫无顾忌地发表对当时才发现的“北大西洋冰伐事件”的意见。一连几天他们“吵”得不可开交,一直到会议的最后,他们总算形成了一个:去证实他们认为“有价值的几个假说”的研究方案。上述的每个月至少召开一次的小型学术会议就是为了解决类似的热点问题或疑难问题而设的。

 

2-3.整个LDEO校园几乎除了学术就是学术。除了研究人员加班加点的工作习惯外,我在他们的食堂里看到的是:为了某个学术问题而约好一起去食堂吃饭的2-3名研究人员边吃饭边聊科学。如果余言未尽,他们会移师到校园里遍布的“室外咖啡桌”上去继续聊科学的。如果一位从别处来的科学家来LDEO访问,感兴趣的Lamonter会主动约来访者一起喝咖啡,以便“挖人家大脑”(digging brain)。而且,他们还自我调侃地说:“挖人家大脑”(digging brain是“最便宜”的“偷别人”并为自己收获“好处”(即:使自己学术长进)的方法。当然在那样的文化环境中,“被挖大脑者”也是很乐意的,因为他(她)自己不仅被科学地尊重了,而且他(她)也在挖着对方的大脑(即:相互学习)。

 

(3)  学术领袖的“领袖风范”:

美国科学院的院士华莱士·布劳科(Wallace Broecker)是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科学系的教授和LDEO的科学家。他一生在NatureSciences上发表了几十篇文章(包括co-author的),出版过10本专著,他被推崇为“全球变化研究的大师”。我这里用他作为例子,解剖美国的科学领袖是如何成长的。他有以下几个值得一提的特点。

3-1.狂妄。第一个例子:布劳科(Wallace Broecker)于1995出版了一本叫作《华莱士的冰期世界》(The glacial world according to Wallace, Eldigio Press),华莱士(Wallace)是他的名。当时我们几个中国人议论:这家伙太张狂。第二个例子:每次在别人的婚礼上(Lamont内部的),他都扮演牧师,而且他总是利用如此的机会辛辣地讽刺“上帝”。还有,布劳科和他的Lamont的同行们也绝不放过讽刺他们不喜欢的政治家的机会,例如,小布什总统是他们天天挂在嘴边的讽刺对象。

3-2.刻苦。出生于1931年的他,28岁(1959)拿到博士学位后,一辈子从未间断地和专注地从事了他热爱的《华莱士的冰期世界》研究几十年(从1959年算起,已经有50多年了)。加班加点的有他(至少3年前他仍然是那样的);疯疯癫癫地去赶听大大小小的学术报告会(包括Seminar)的人群中有他;一个来访者(只要与他的学术兴趣有关)总逃不过他的“挖人家大脑”(digging brain)的;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从一个会议厅向另一会议厅急忙“流窜”的人群中也有他(即:赶听他自己感兴趣的报告)。

3-3职业(Professionalism)。他的学生可以公开地开他的玩笑:Wallacewere you together with your girlfriend last night? (华莱士,昨夜你与你的女朋友在一起吗?)。那时他已经有63岁了(而且那只是个玩笑),他早已是美国科学院的院士了,他在美国的地学界也算是“一霸”了。但是,他又把自己的职业太当回事了。例子1:一位博士生在资格考试中犯了一个不大的错,他气得指着学生的鼻子训斥:你在学术上是无指望的。例子2一个被邀来在LDEO作报告的MIT教授(199350岁了)做完报告后,华莱士·布劳科(Wallace Broecker)不满地说:您一个海洋化学家来我们这里讲您自己并不特长的海洋模拟,您白白地浪费了我们的一个小时。总之,“他把自己的职业太当回事了”的例子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再总之:华莱士·布劳科(Wallace Broecker)只是我看到的敬业和守职业操守(Porfessonalism)的众多美国学者中的一个而已。

 

注1:我没有见过华莱士·布劳科(Wallace Broecker)他们坐过主席台,也没有见过他们在任何大大小小的学术会议上设主席台去招待州长、市长、局长、厅长之类。我也没见过他们在有钱人面前自怜自卑,也没有见过他们在当官者面前奴颜婢膝,他们只是一帮敬业的、自我感觉良好的、把自己的职业很当回事的学者,不多,也不少!

 

2美国的教授(包括“牛B”了的教授)的收入属于中产阶级(并不富有的),但是他们可以“有自尊”地生活着(并不贫穷的)。我自己有一个“奇谈怪论”:做科学家不能太有钱,否则他会被“消费”问题纠缠得无暇顾及科学。做科学家也不能太穷,否则他会被“柴米油盐”问题纠缠的无暇顾及科学。科学家不能太势利和太贪图物质享受,但政府也不能太吝啬(尽可能地让科学家“有自尊”地物质生活着和科学研究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00905-854578.html

上一篇:SCI问题再议
下一篇:将孔丘生日定为教师节?不可取!
收藏 IP: 117.146.17.*| 热度|

82 谢力 刘立 王振亭 刁空非 陈楷翰 曹俊兴 常顺利 张士宏 毛秀光 张能立 李宁 褚昭明 张彦虎 朱志敏 陈德旺 韩枫 曹须 段洪涛 冯新 冯国平 强涛 王孝强 林中鹿 吕劲松 张文增 周飞 逄焕东 刘军胜 周真明 骆四铭 马春旺 戴德昌 陈理 王善勇 翟远征 程帅 陈齐风 陈彬 汪晓军 程宗明 潘竟虎 王春艳 徐剑 梁进 肖陆江 王超 左宋林 秦承志 韦玉程 姚俊强 李土荣 许仲林 韩泉泉 张骥 刘向军 任国玉 蓝劲松 胡文峰 强文丽 张士伟 刘强 韩睿明 姚伯元 傅晓明 方淑波 范会勇 李东风 朱朝东 chaijf rosejump zhouguanghui jiangyu96 spider biofans zjzhaokeqin laolaoren qzw yunmu bridgeneer wgq3867 HWgkd droopgo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1: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