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CI问题再议
冯兆东(2014-12-26)
我前几天的博文“SCI科研论文的正面效果”(2014-12-20)吸引了不少围观者。写完之后,觉得余言未尽。
(1) 美国的SCI:
他们很少以SCI为标准。我想有两个理由:一,SCI不是美国人建立的标准,所以“狂妄”的美国人不大容易用别人的标准作标准的。二,凡属美国出版的科学杂志基本上都入了SCI了,所以就没有理由将SCI响亮地拿出来作为标准了。不过,“publish or perish”(要么发表,要么去死)确是美国大学教授们的“魔咒”。也许,在社区学院和一些职业性大学(包括师范大学),教授们可以“用其它办法”(如社区服务、优秀教学、等等)得到学术职务提升的。但是三流以上的大学(我估计:大约是美国前300以内的大学吧)都期望教授们去发表的。在那儿,课堂教学是每个教授的生命线(即使是哈佛的最“牛”教授也必须去课堂上课的)。不过,教授们的学术职务提升基本上是依据论文发表的。
发表吗,不同级别的大学的期望是不一样的。我在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科学)做博士后时发现:他们的正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都是加班加点地工作的。他们的目标是:每个教授都成为“本领域国际领袖”级别的学者,他们的教授们“攀比”的是:在Nature和Science上的发表频率和引用率(我准备在以后的博文中专门讨论Nature和Science的正与负)。我在犹它大学(属于美国的二流大学吧)教书时发现:只有副教授和助理教授是加班加点地工作的(因为他们仍然需要为他们自己学术职务的提升做准备的)。正教授中只有个别的已经被认为很“牛”的教授为了维持他们的“牛”位,仍然在加班加点地工作。他们的教授们(正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都称之为教授)“攀比”的是:Peer-Reviewed的发表频率和引用率(相当于SCI)。我在Montclair State University(属于美国的三流大学吧)教书多年。我正赶上该大学从师范大学向综合型大学转型的时机,教授们的发表和基金的获得被“很高分地”认可。但是,我发现:不少教授提升学术职务时的“发表”还包括了“研究报告”(例如,教授为州地质局负责了一个地质填图项目,然后形成的报告)。而“研究报告”(包括正式发表,但没有经过匿名评审的[peer reviewed])在“较好”的大学里是不容易挣到“工分”的。
(2) 中国的SCI:
YFTan严厉地批评了过分渲染SCI的现象。“你发表了多少SCI?你发表了多高因子的SCI?你的SCI被引用了多少次?”这种将SCI“普世化”的做法确实“引领了学界的跑偏”。YFTan还批评道:“SCI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了高校的排名。一大批“山水学者”和“数字学者”从此诞生,占据了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主要资源。高校开始同质化,大学不少专业也被同质化了,因为教授们的背景都差不太多。”我在我的博文中用实例支持了YFTan的批评。
但是,如果不用SCI为标准,在目前的情形下,许多事情会更糟的。SCI(至少那些成熟的国际SCI杂志)文章的稿件评审是相对公正的(我没说绝对公正噢)。否则,那些“学术权贵们”(指占领学术制高点,但又从来没有进入学术状态的或早已过时的“学者们”)和“想沾学术光的公仆们”(指那些以当官为生,但又捞尽了学术好处的“官员们”)就会把学术和学者彻彻底底地挤出学术界了。我在西北方的某大学认识的一位大学党委常委(他也是某个学院的副教授)竟然用一篇他发表在西北方一个三流中文杂志上的“口号性”文章获得了省级的论文奖。我想说:感谢SCI评估体系的引入。不然,“学术权贵们”和“想沾学术光的公仆们”不仅会剥夺了我们普通学人的学术权(甚至生存权),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他们会成功地阉割了中国的科学竞争力。
(3) 但是与但是的但是:
但是,如果整个中国的科学研究仅仅是为了SCI(甚至仅仅是为了理论研究),那又与几千年的封建科举制度有什么区别呢?科举制度不就是“以文章论英雄”吗?所以我们不能偏颇。我再次呼吁:给大学松绑。减少行政干预,给校长“筹集资金”合理的空间和足够的自由。给校长足够的办学自由,让他把学校办出特色来,办出优势来,办出风格来。这样一来,不同的学校就自然而然地服务于社会的不同需求,整个社会就会得到全方位的“高等教育服务”,那样的社会一定是很有活力的。那样的话,SCI的偏颇也会得到纠正。
但是的但是:SCI和科学国际化仍然是必需的(和必须的)。详细的辩论请见我(冯兆东)2014-12-20发表在科学网的博文:SCI科研论文的正面效果----与YFTan商榷。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20: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