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zd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engzd

博文

“非升即走”,天经地义 精选

已有 11886 次阅读 2021-6-8 19:01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非升即走”,天经地义

冯兆东(2021-06-08)


一、曾几何时,”大锅饭“被认为是灾难的根源

    公社化后,农民出工不出力,成为了农村的常态。他们“勤勤恳恳”地出勤,既不动脑子,也不出力气。于是有了改革后的包产到户。一场回归”本来应该如此”的举动解决了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问题:农民吃饱了饭,国家有了粮食安全。

    之后跟着的是一场触及几乎所有工人之利益的企业改型。企业改型的风险要比包产到户大得多。企业改型并不是为了加入WTO,而是为了让中国的企业具有全球竞争力。大面积的工厂倒闭和工人下岗,搞得人心惶惶的。结果证明:如果没有当年的企业改型,就一定没有今天的经济繁荣。

    农民工、企业员工都在参与激烈的竞争,都在竭尽全力地贡献着社会。这样的竭尽全力并不一定是自愿的,但它激活了这个社会,让社会有了进步的可能,让很多人有了实现自我和提升自己生活质量的可能。没有人说:那样不好吧?


二、大学的现状并不理想 

    为什么改革了四十多年了,大学仍然保持着大锅饭?为什么连“非升即走”都做不到?如果做到“非升即走”,整个学术界就可能被盘活。北大可以用“非升即走”挤走低于期望的人,吸引符合期望的人。那样呢,北大的教授就一定是:个个好汉。那样呢,北大就可能追赶哈佛并保持与哈佛永远的一致甚至超过哈佛(注:哈佛就是这么挑选人才的)。那些被北大挤出来的人就很可能就成为稍次一级大学的骨干。在次一级大学里被挤出来的人可能会成为次次级大学里的骨干。这不就是“人尽其才”吗?

    我看到的情形是:一些自诩为双一流的大学里或正在获得快速提升机会的研究型大学里,既不会写基金申请也不发表的老师所占的比例超出寻常的高(而且,他们的教书工作量远远少于中小学老师)。结果呢,不仅引进更能干的人的机会被压缩了,而且现有的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质量被明显地压抑了。在这样的大学里,如果能做到“非升即走”,这些大学的质量提升就是指日可待的啦。


三、不过呢,大学有大学的特殊性

    我这里先举出美国人的例子。大学教授是美国社会里唯一的“具有铁饭碗性质”的行当。哈佛等这样的所谓”世界级”大学,一个助理教授位子有上百人或更多的人竞争。据说,一般会在一个哈佛准备长留的位子上先雇佣2-3人,在tenure(长聘或终身)过程中,只留下一人。看看:竞争何等激烈。在次一级的大学(例如:排名第25名以后的大学),不会在一个准备长留的位子上同时雇佣2-3人。但是,在tenure(长聘或终身)过程中,淘汰率还是不低的(据说,有20%-30%的淘汰率)。在更次一级的大学里(例如,排名100名之后的大学),虽然被雇佣也不容易(因为大学教授还算是一个热门的行当),但在tenure(长聘或终身)过程中,淘汰率并不高(一定是在20%以下的)。

    我这里想强调一下“tenure”制度。西方早就有tenure制度,据说是为了保护学者们的学术自由而设的。虽然西方也有对“tenure”制度的批评(批评者认为:“tenure"制度养了不少懒人),但”tenure“制度有它存在的极度合理性:不仅可以保护学者的学术自由,而且还提高学者们(大学教授们)需要的“长远视角下”的稳定度(即:学术不能被一时的导向(无论是来自什么方向的导向)所左右,这是科学的规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00905-1290319.html

上一篇:[转载]中国为什么会是一个人情社会
下一篇:再议“非升即走”
收藏 IP: 1.194.187.*| 热度|

13 黄永义 姚伟 闻宝联 王飞 黄河宁 段含明 刘忆宁 刘德力 张明武 戴新刚 农绍庄 徐耀 许培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8 19: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