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自肖纲领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29373-1467344.html
肖纲领说:对于“被高引”榜单要有所警惕。由于能否入选这个榜单,采取的是被引用与发表量等量化指标,而高被引不一定就意味着文章的高质量,高被引只能反映文章的热点,但不一定就是好的学术。毕竟诺贝尔奖这类学术奖项更看重成果的长时段影响,对文章质量把关更严。完全的量化评价难以真正评价一个学者的学术水平。因此,这种榜单可能让我们对一些学者的学术水平有粗浅的认识,但他们真实的学术水平,还是得通过同行对他们作品的评价才能得出。我们不能被知网绑架,而是对这种量化评价有所警惕,如此才能客观地看待能否入选这件事。学术界的相关主体,学者、学术期刊等,都要避免不当引用的行为。
...
肖纲领还说:如何评价学者的学术水平是值得探究的话题。当前的学术环境,评价学者往往看他们的论文发表刊物的级别、获得的项目等级、各类学术头衔(帽子)等内容,但这些做法存在以刊评文、看项目和头衔评人等弊端,并不能完全判断学者学术水平的高低。这也反映出评价学者的学术水平,并非易事,尤其要评价不同学科学者的学术水平,更是难上加难。但笔者以为,强化学术同行评价是大势所趋,如在评职称、报学术奖项等时,应充分让学术同行参与,避免行政部门的过多介入,或是一些杂志社、出版社自行判断的行为。同时,学者学术成果的长周期影响力,应该是非常重要的判断标准,比如一项学术成果(论文、专著)等,在发表或出版后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内的影响力(学术价值、社会价值等),就是需要加以重点评价的。短平快的评价,效率高,科学性低。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7 07: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