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ture和Science:别太爱也别太恨
冯兆东(2018-12-13)
一、前言
秦四清先生在最近的科学网博文里将Nature和Science给好好地“损”了几下(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1151108.html)。秦四清引述了12月11日《文汇报》发表的一篇对日本诺奖得主本庶佑的采访内容。本庶佑说:“媒体经常报道某个观点来自《自然》或是《科学》,但是我认为《自然》、《科学》这些杂志上的观点9成是不正确的,10年过后就会知道只有1成是真的。所以我首先不相信论文或者其它文章。只相信自己的眼睛能确认的观点,这就是我对《科学》杂志采取的态度和做法。也就是说,只有通过自己思考,觉得可以理解才会接受。”
我(冯兆东)的理解是:也未必是90%的不正确率,但至少说明:Nature和Science与其它的许多杂志无异,它们也只是“学者表达他们研究成果的平台"而已。
二、Nature和Science被过分重视啦?
科学网上有人说,中国学者争得院士的必要条件之一便是有一篇Nature或Science的文章,这可能有点太抬举Nature和Science了。我曾在我任职的美国德州一所大学(算是一间二流大学吧)地质系做过“Search Committee”的Chair。一个助理教授职位的申请者中的三位有Nature和/Science发表的经历。其中一人竟然有3篇Nature和/Science的“一作”文章,但是他仍然落选了,因为他的学术经历和知识结构并不是那个地质系所需要的。这一经历导致了我对“一篇Nature或Science文章半定乾坤”有点不认同。但是,我又是被“追求Nature或Science发表”洗礼过的。我在哥伦比亚大学做博士后时见证到,那里的学者把发表Nature或Science文章作为他们的“攀比”指标。我的科学偶像Wallace Broecker一生竟然发表了多达50多篇的Nature或Science文章(包括合作的)。虽然Nature或Science被认为是“Old Boys Club”(可以翻译为:既得利益团体的俱乐部),虽然它们的很多很多文章也被证明是Nonsense(胡说八道),但它们的学术信誉却是被长期地和广泛地认可的。我的结论是:完全没有必要为了一篇或两篇‘Nature或Science文章’去过分地-过量地-过色地渲染,但中国真的是到了辈出“引领科学方向”的国际学术领袖的时候了:出现一批在某个领域“引领风骚地”在Nature或Science不断发表文章的学者。
三、由韩春雨事件引发的思考
虽然Nature和Science确实很难发,但是过去的数据表明,在Nature和Science上出现“不正确”文章的几率与其它杂志一般高。天下人也都知道:发表在Nature和Science上,也绝非找到了终极真理。得到的只是“更广泛的关注”。 韩春雨的问题出在哪儿?出在中国特色的“科学科举化”:一篇人们还在消化的Nature和Science文章,就可以挣得“几亿元的政府投资”,就可以马上兑现一顶“韩主席”的帽子。
四、日本学者获诺奖后似乎也不大惊小怪啦
好多年了,日本人不但不断地获诺奖,而且他们不是在“叫嚣着要得奖”的氛围中获奖的!他们靠的不仅仅是经济实力(我说的是:不仅仅是)。他们成功的更重要因素是:符合科学规律的管理体制,不急功近利的社会环境,不“科学科举化”的科学家平常心。
五、结论
所以,还是给各个大学和科研机构他们所需要的“自由度”吧。让他们用各自的方式去体现他们的“存在感”吧。总之,统一的和定量的管理总是会出问题的。一个单位可以天天叫嚷着SCI,也可以不;可以天天叫嚷着IF,也可以不;可以天天叫嚷着ESI,也可以不;可以天天叫嚷着Nature/Science,也可以不。最终呢,好大学总归是好大学,好学者总归是好学者。我相信:SCI、IF、ESI、Nature/Science都在起着推动科学的作用。但是,如果用它们来激励和管理科研人员,过分地恨它们和过分地爱它们都会致使“学术”和科研人员走火入魔。至少,在我们目前的“事事都被管着”和“时时都被管着”的情形下,“学术”和科研人员真的会走火入魔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3: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