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远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sqhopeiggcas 天马行空,寻求真谛

博文

为什么诸多顶级期刊论文中的观点也不靠谱? 精选

已有 17660 次阅读 2018-12-12 09:56 |个人分类:建言献策|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顶级期刊论文, 观点

1210日,东北大学的某位教授来京出差,顺便看望了咱。聊天时,咱问道“您平常看什么期刊的文献?”他答曰“常看《Nature》和《Science》期刊或本领域权威期刊发表的论文,这些论文靠谱。”咱回应道“未必,若这些论文中的观点都是正确的,诺奖评审委员会得忙的头昏脑涨,都不知道把奖颁给谁了。”

诚然,因为多数自然现象的演化极其复杂,科学探索通常不会一步到位找到其本质规律,一般需要漫长的过程。科研人员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肯定乐意发表在所谓的顶级期刊,但若发表需要通过编辑的初审和专家的详审。大多数编辑只知道谁是最理想的审稿人,但缺乏辨别原创性的能力审稿专家如何评审呢?还不是主要看逻辑链与证据。对前者,有一定科研经验的科研人员足以把握;对后者,通过实验或观测得到的结果,在没有充分理由质疑的情况下,审稿专家只能选择信任。是啊,专家是人不是神。若某项研究或是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或足够吸引眼球,在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也并非特别困难。然而,证据是否靠谱值得商榷,如有些实验有“水分”(剔除不利的数据),有些实验或观测结果有时间依赖性,有些实验受环境的影响大。因此,即使作者不是故意造假,有时自己也会被实测结果蒙蔽,导致出现不靠谱的结论。

咱读过在《Nature》和Science》期刊上发表的有关地震机理和预测方面的大多数文章,认为诸多观点简直是搞笑。例如,曾看过一篇《Nature》发表的论文“Slow earthquakes triggered by typhoons”,这个标题足够吸引眼球,但仔细推敲觉得作者是被“巧合”欺骗了,因为:(1)地球上很多慢地震并不发生在台风期间;(2)若台风能触发慢地震或正常的构造地震,前提条件是能引起作用在断层上应力的足够变化,但台风本身的作用力很小,再考虑到这种作用力(可视为附加应力)随深度快速衰减,不过几十米就可忽略啦,能触发什么地震?咱再做一个类比,这些年北京新建了许多高楼大厦,人口和汽车数量等猛增,这些荷载叠加起来比台风厉害多了,为何没能触发较大的地震?嗯,北京地下是有活动断层滴,历史上也曾发生多次不小于6.0级地震。

快速判断某篇文献的观点是否靠谱,确有诀窍可依。如可快速浏览摘要、图件和结论,知道作者大概讲什么;然后,试试能否找一个或多个反例出来,若能则认为其观点错误,因为正确的认识不可能与客观事实相矛盾。

确实,顶级期刊不一定发表顶级质量的论文,许多获得诺奖的处女作也并没有发表在所谓的顶级期刊,而是名不见经传的普通期刊。潘碧峰先生【1】曾坦率地说“Nature论文中,存在大量数据和结论不可信的论文,存在着大量水平低劣的论文,存在着大量滥竽充数的论文,存在着大量空洞无物的论文,存在着大量的数据造假的论文。”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

写这篇博文时,凑巧看到1211日《文汇报》发表的一篇对日本诺奖得主本庶佑的采访文章【2】,本庶佑说“媒体经常报道某个观点来自《自然》或是《科学》,但是我认为《自然》、《科学》这些杂志上的观点9成是不正确的,10年过后就会知道只有1成是真的。所以我首先不相信论文或者其它文章。只相信自己的眼睛能确认的观点,这就是我对《科学》杂志采取的态度和做法。也就是说,只有通过自己思考,觉得可以理解才会接受。”

咱有位海归朋友曾在Nature》期刊上发表过论文,前些日子碰到他,聊天时谈到论文发表的事儿,咱笑问道“您那篇论文的影响力怎样?”他答曰“别哪壶不开提哪壶啦,当时心太急,实验中考虑的因素太少,那篇文章的依据不充分。”

大家晓得,质疑与批判是科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阅读文献时不要盲目相信顶级期刊论文中的观点,也不要迷信权威作者,在基本逻辑判断的基础上,利用“反例”这把利剑,定能把各种忽悠斩于马下。

参考

【1】浅谈如何发表Nature论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904218-1098984.html

【2】日本诺奖得主本庶佑:《自然》《科学》上的观点有九成不正确,唯有好奇心永存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9522706278485906&wfr=spider&for=pc

相关:

如何发表NINature Index)论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1100706.html

学界必须遵守“早发表,晚评价”的基本原则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1069662.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1151108.html

上一篇:单独评价某条断裂(带)的地震危险性靠谱吗?
下一篇:为何地震应力降远小于岩石失稳应力降?
收藏 IP: 222.74.29.*| 热度|

59 郑永军 张家峰 檀成龙 黄永义 李万春 马志超 周健 王从彦 罗娜 李剑超 李培 郭新磊 吴嗣泽 张波 高俊杨 蔡小宁 刘山亮 刘玉仙 吴晓娲 高友鹤 赵永宏 李月辉 王满喜 蒋永华 孙学军 徐耀 都世民 贺玖成 邵斌 章雨旭 迟延崑 梁洪泽 李坤 武祥 张磊 季丹 胡文兵 张坤 黄玉源 吴斌 卜令泽 姚远 柳林涛 喻海良 杨正瓴 张国宏 刘光银 徐绍辉 邱趖 白龙亮 吕洪波 李红雨 宁利中 刘克 魏泉 曹家樅 liyou1983 zjzhaokeqin chenhuanshe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19 12: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