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达观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illside 思接地质年代,眼扫地球内外 …… 跋涉于水文水资源、地理科学、土地利用与规划、科学思辨、中外哲学

博文

青蒿素出自青蒿还是黄花蒿?青蒿不含青蒿素 ?青蒿、黄蒿是一家?

已有 24495 次阅读 2015-10-31 22:44 |个人分类:社会观察|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注:这是发表于10月6日的博文旧作。后担心与彼时的大合唱不太合拍、乃主动删除。今见谢力博主的有关考证中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69170-931740.html提及:“1964年,《江西民间常用兽医草药》提到,在赣南地区,青蒿草就是黄花蒿。”我觉得本月初的旧作也可重新露面。现将博文原貌复制于此。                                                                                                  2015.10.31晚22:45        


                   看新闻长见闻--"青蒿素"出自青蒿还是黄花蒿?青蒿不含青蒿素?!

                    已有 73 次阅读 2015-10-6 11:16 |个人分类:社会观察|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青蒿    推荐到群组

特别说明:全缘一日阅读之惑,毫无一孔先入之见。写完方知少见多怪、步人后尘。哈哈

                             ——我原以为顺理成章的“从青蒿中提取出青蒿素”似有歧解

                          ——“青蒿中不含青蒿素,仅在黄花蒿的茎叶中含有青蒿素”?

                          ——国内诺奖报道的“提取青蒿素的青蒿”曾特指“黄花蒿”?

                           ——“植物青蒿”与“中药青蒿”是两回事?中药青蒿后来居上?

                         ——恍然小悟:原来“青蒿、黄花蒿”还有一段分合与争执呢!

    中国土生土长的药学家屠呦呦研究员获得诺贝尔奖是举国同庆的喜事,青蒿素的研制也是一批中国科技工作者通力协作的集体成就。

    此前我对于“青蒿素”话题既缺少了解,也没有多加留意。最近几天,因诺奖与科学网连篇博文,不由得浏览了不少相关内容。不料,发现部分网页对于“青蒿素提取自青蒿还是黄花蒿”竟各执一词。

  “青蒿素如何得名”引起了我的兴趣。青蒿素源于青蒿还是黄花蒿?为何说法不一?青蒿与黄花蒿两者间关系如何?

   本文的出发点不是质疑,而主要是出于好奇。这几天的网络与媒体中,对此存在着不同说法。

   经过几个小时的浏览与搜索,发现这个问题别人已经进行过讨论,我无意间跟随着别人的疑问与求解。

   大体的印象是,青蒿与黄花蒿,在上个世纪青蒿素定名之前,两者似乎是各有所属。后来,“黄花蒿”被有关部门或著述逐渐纳入“青蒿”的地盘了。不过,还是有一些人不太认同这种做法。

   作为大众社会近期及未来一段时期狂欢的故事,“"青蒿素与青蒿”的关系问题想必是绕不开的话题,仍有继续普及的价值。

   欢迎对此有知的博友们进行指正与补充。

附1:http://mt.sohu.com/20151005/n422610583.shtml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 因青蒿素与海南结缘

                                                              海南在线2015-10-05 22:20:43

   ...(2011年)11月15日,中国中医科学院2011科技工作大会在北京召开,屠呦呦获颁“中国中医科学院杰出贡献奖”。同时,屠呦呦青蒿素研究团队也获得奖励。新华社发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仿佛冥冥中,屠呦呦就和蒿草有不解之缘。

  “她用青蒿素向世界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对她来说,美国拉斯克奖是一个迟到的奖励。”海南一位与她多年合作共事的老疟疾防治专家蔡贤铮说,屠呦呦得奖名至实归,利用乙醚从黄花蒿中提取青蒿素,就是屠呦呦首创的,无可争议。正是她的灵机一动,挽救了世界尤其是贫困国家和地区千千万万个生命。

  “她的名字很特别,就是呦呦鹿鸣的意思。”今年79岁的蔡贤铮,曾是国家卫生部疟疾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五二三海南工作组负责人、省特贴专家,与屠呦呦有长达近30年的交往与合作。

  (2011年)11月24日下午,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会议室。蔡老带来了许多发黄的资料,其中有他与屠呦呦的往来书信,还有一些旧的文件、获奖证书复印件和当时五二三项目组研究青蒿素的内部资料、书籍等等。

  “1972年,屠呦呦带着她研发的新药———青蒿素,来到昌江人民医院,做临床试验观察。”蔡老回忆,当年屠呦呦提取出青蒿素之后,曾在实验室和自己身上做实验,成功之后就到了海南疟区。而屠呦呦和蔡贤铮的相识也始于这一时期,他们成了几十年的老朋友,双方来往信件也互称“老屠”、“老蔡”,非常亲切。这种通信关系,一直持续到2000年。

  “屠呦呦在海南工作的时间并不长,大约有半年多时间,做了30例临床疟疾病例的实验后,她回到了北京。”回到北京后,屠呦呦和蔡贤铮经常有书信往来,都是关于青蒿素以及疟疾防治的话题。屠呦呦在信中非常关心海南的疟疾防治工作,并将她所领导的一些疟疾研究项目交给海南方面合作,而她此后也多次因工作回海南。

  海南日报记者仔细阅读了蔡老提供的一些屠呦呦的信件,发现屠呦呦在琼时间虽短,却对她的一生有很重要的影响:她提取的青蒿素不仅在海南得到了药效验证,坚定了她一生的研究方向,并且还逐步完善了青蒿素在治疗疟疾,尤其是治疗恶性疟的配伍,逐步发展为青蒿素联用其他药,使疟疾的复燃率降至最低。

  在上个世纪80、90年代的信中,屠呦呦还嘱托蔡贤铮帮她采集海南五指山地区和东线文昌一带的黄花蒿,她希望做一下海南不同地方黄花蒿中青蒿素含量的对比研究,以便能充分利用海南的资源优势。当她得知海南上报国家生产青蒿素的申请被否决后,心情沉重,在信中说:“有必要向主管部门和领导同志大声疾呼,海南青蒿资源的利用有必要重新评估。”可见,屠呦呦是心系海南的。

                                                                      采野之蒿造福人类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屠呦呦的名字就取自《诗经·鹿鸣》,像是天赋使命,冥冥中,从名字上,屠呦呦就和青蒿有缘,她采蒿提纯,得到一种白色粉末状晶体,命名青蒿素,挽救了世界上千千万万人的生命。

  蒿,指蒿草,一种菊科植物,它有很多种,包括青蒿、牡蒿、茵陈蒿、芦蒿、黄花蒿等。青蒿素,就是从黄花蒿中提取的。

  “蒿草能治疟疾,这并不是屠呦呦的发现,是我们祖先的智慧结晶。”蔡老说,我国古代很多医书都有蒿草能治疟疾的记载,解放前,海南的劳动百姓也用蒿草泡水服食,以治疗疟疾。所以,人们很早就了解黄花蒿中含有治疗疟疾的有效成分。

  庞学坚,海南1967年第一批参加国家五二三项目的4名疾防人员之一,他当时是海南行政区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人员。“五二三项目是国家的一场秘密援外任务,主要是抗美援越,帮助越南解决因疟疾造成的队伍大量减员问题。”庞学坚回忆,当时,部队、地方有很多力量参与这一项目。

  原全国523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张剑方主编《迟到的报告———五二三项目与青蒿素研发纪实》一书中说,1967年5月23日,国家科委和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召开了“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会议”,此后,代号为“523”的疟疾防治药物研究项目正式展开。

  这一年正是“文化大革命”开展得如火如荼的时候,许多资深的科研工作者都被打成“牛鬼蛇神”,靠边站了。正是在这种特殊的历史背景下,1969年,时年39岁、仅是一名初级研究员的屠呦呦,以中医研究院科研组组长的身份加入五二三项目。同样在这一年,蔡贤铮也加入了五二三项目海南工作组,并成为负责人之一。

  “当时,五二三项目的组成单位、科研人员都在研究如何提取黄花蒿中的有效成分。”蔡贤铮告诉海南日报记者,当时,基于对中药“煎煮”的认识,科研人员在青蒿素的提取上走入了一条死胡同,大家用各种办法对黄花蒿进行煮煎。“我妻子也帮我提取,实验条件很差,她就用一个大的电热炉、玻璃瓶,甚至用航空汽油来提取,非常危险,很容易爆炸。”

  “屠呦呦是个认真钻研、善于思考的人,她受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的启发,想到高温加热可能会破坏蒿草的有效成份。”蔡贤铮说,书中记载了“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内容,于是,屠呦呦改用乙醚提取,这样就不用加热,结果发现,乙醚提取法获得的提取物对于鼠疟和猴疟的抑制率均达到100%,这个提取物便是青蒿素!

  “屠呦呦及其团队将一种古老的中医治疗方法,转化为今天最强有力的抗疟疾药。因为发现青蒿素,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这是拉斯克基金会将奖杯授予屠呦呦的理由。的确,这是一个造福人类的理由!

附2: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96469&do=blog&id=680840

                                             [转载]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试论 青蒿素(黄蒿素)的由来与发展

                                                                           刘天伟 2013-4-16 22:31

当前位置:首页 > 杂志 > 医谷杂志21期 > 研究院 > 正文

                                                                                青蒿素的由来

  青蒿素来自黄花蒿,是我国科学家发现的,是一种含有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

中文名: 黄花蒿

拉丁名: Artemisia annua L.

英文名: Sweet Wormwood, Sweet Annie, Sweet Sagewort, Annual Wormwood

科名: 菊科Compositae

中文药材名: 黄花蒿

  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是菊科艾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其有效成分—青蒿素在抗疟方面与传统的奎宁类抗疟药物具有不同的作用机理。在青蒿素的基础上开发出了多种衍生物双氢青蒿素(Dihydroartemisinin)、青蒿琥酯(Artesunate)、蒿甲醚(Artemether)、蒿乙醚(Arteether), 均有抗疟、抗孕、抗纤维化、抗血吸虫、抗弓形虫、抗心律失常和肿瘤细胞毒性等作用。目前青蒿素用于疟疾防治的价值已被人类认识和接受,世界卫生组织已把青蒿素的复方制剂列为国际上防治疟疾的首选药物。

                                                                                       真假青蒿

【青蒿】:又名香蒿。为菊科植物青蒿( Artemisiaapiacea = Artemisia carvifolia)的全草。主产于安徽、河南、江苏、河北、陕西、山西、山东等地。不含青蒿素。

【黄花蒿】:又名臭蒿,苦蒿,香苦草,黄蒿。为菊科植物黄花蒿的全草。商品均以色青绿、干燥、质嫩、未开花、气味浓郁者为佳。含青蒿素。

【牡蒿】:为菊科植物牡蒿(Artemisia japonica)的全草。

在江苏、上海、四川等地药材市场上作“青蒿”使用。

【茵陈蒿】:为菊科植物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的全草。东北地区常作“青蒿”入药。不含青蒿素。

【小花蒿】:菊科植物小花蒿(Artemisia parviflora)的全草。以青蒿收载入《滇南本草》,云南昆明亦称此为青蒿。

  在以上提到的五种蒿草中,只有黄花蒿含青蒿素。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出版的中文版中药书籍中的药用“青蒿”只有一种,即青蒿(香蒿):Artemisia apiacea Hance。在发现来自黄花蒿的青蒿素以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出版的中药书籍将入药“青蒿”改为:“包括青蒿(Artemisiaapiacea Hance)和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两种均可入药”(青蒿_ 百度百科)。实际上现在讲的青蒿素只有来自黄花蒿,应该说叫黄蒿素更合适。少数人不按药典法规,不承认药用植物分类学原则和不尊重化学家劳动强行称之为青蒿素。

附3: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81238-669303.html

                                 青蒿素背后的故事(5)——青蒿素发现的十大真相

                                                                         曾庆平 2013-3-12 08:53

  为了撰写一部《青蒿素的发现和开发史》(Artemisinin: History of Discovery & Development)英文专著,我对青蒿素的发现与开发的历史进行了一些审视和初步研究。但是,由于我不是“523”项目的亲历者,对于那个时期的人和事并非耳熟能详,因而不可能写出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不过,对于他人用文字记载下来的历史事实,我可以做到尽可能客观地比较、分析和评价,并且必要时查找更多的相关资料加以佐证,以还青蒿素研究历史的本来面目。
  关于青蒿素的发现历史,我手头有两本书,一本是2006年由羊城晚报出版社出版、张剑方主编的《迟到的报告》(以下简称【张文】),另一本是2009年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屠呦呦编著的《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以下简称【屠文】),前者代表了“523”集体的说法,我认为基本客观;后者只代表屠呦呦个人的观点,我认为比较主观。

  以下就以对比的手法,根据双方的交集点,对一些具体的历史事实予以澄清。对那些双方无交集的内容,将引用“第三方”观点进行佐证。尽管如此,错误和疏漏仍在所难免,本人一如既往地期待并恳请“知情者”不吝斧正,让真实得以浮现,让真相能够长存。......

  青蒿素之争实际上是“发现先后”之争。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屠呦呦研究组无可争辩地赢得“三个最先”:最先经过动物实验及人体试验发现青蒿乙醚提取物的高效抗疟作用(1971年10月4日);最先从青蒿中提取出青蒿素结晶(1972年11月8日);最先经临床试验初步证实青蒿素结晶对疟疾患者有效(1973年9-10月)。

附4: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do=blog&id=419123&mod=space&uid=281238 

                                                                       “中国神药”不被人知的一面

                                                                           曾庆平  2011-3-5 22:07

四、青蒿素只存在于中国的黄花蒿里面吗?

  国内外所有黄花蒿都含有青蒿素,但仅有我国四川酉阳地区的黄花蒿中青蒿素含量最高,而国外的黄花蒿因青蒿素含量太低而没有商业开发价值。不同产地黄花蒿的青蒿素含量差异可能与气候条件有关,但具体原因还要进一步查明。我们以往的研究证明,青蒿素的积累与遗传和环境都有关系,恶劣的外部环境(如生物胁迫及非生物胁迫)及濒死的内部环境(如衰老等)都可以诱导青蒿素的大量合成。

附5: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6469-509955.html

                                                   [转载] 青蒿与黄花蒿 + 腾讯评论(丁阳,秦子晦)

    在2009年出版的屠呦呦编著的《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中,第二章即为《中药青蒿的正品及混乱品种的研究》,第一节即青蒿植物中文名的订正,摘引如下:

    从中药青蒿Artemisia annua L. 中研究开发出抗疟新药青蒿素后,198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已做了修正,去除此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63年、1977年版等)和Artemisia a piacea hance同为中药青蒿入药之误。但是1985年版至2005年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又一直称中药青蒿为菊科植物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 。特别是2002年版《新编中药志》,还据此把原1988年版《中药志》中中药青蒿一文所定的原植物青蒿Artemisia annua L. 再改成为植物黄花蒿 Artemisia annua L. ,称为保持与2002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药典》)相一致,又称别名为药用青蒿。为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将中药青蒿的正品研究做一考证,并将中药青蒿订正为植物青蒿Artemisia annua L. ……

  ……“青蒿气味为苦、寒,注明是与传统的《神农本草经》所用一致,特别附方中治疟疾寒热项有《肘后备急方》及李时珍本人通过医疗实践证实具治疟疾寒热的记载。可见此青蒿即是今具抗疟疾药效的的正品青蒿。所以中药青蒿应为植物青蒿Artemisia annua L. ,日本学者造成的谬误应予纠正。建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应据此做更正。至于李时珍发现的主治小儿惊热黄花蒿为何物则是另一回事,是根本与正品青蒿不相关的……  

附6: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50396-670245.html 

                                                       “523任务”与青蒿素发现的历史探究  

                                                                              黎润红 饶毅 张大庆                                                                                                                                                                   2013-3-14 12:58

            本文稍作修改后已正式发表于《自然辩证法通讯》2013年第1期

 

5 1972年南京会议上中医研究院疟疾防治小组提交的报告部分内容

附7: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18301-925542.html

                                         [转载]青蒿素和胰岛素发现的比较-旧作再发

  在青蒿素方面,争论从青蒿素的命名就开始了。我们现在都知道,青蒿素的命名不科学,以至于CELL在介绍青蒿素获LASKER奖的中文报道附图中在青蒿后面特意加括号注明黄花蒿。但反过来说,屠呦呦当时坚持命名为青蒿素还是很有眼光的,首先是政治上绝对正确,因为这符合毛主席的最高指示----从中医药宝库中寻找药物,更何况青蒿素的分离方法都号称是从典籍中来。如果命名为黄蒿素或者黄花蒿素,主席最高指示的先见之明不就大打折扣了嘛!

附8:http://news.163.com/11/1014/07/7GAE9GTQ00014AED.html

                                                                       青蒿素发现始末(图)                                                  2011-10-14 07:29:00 来源: 天津日报(天津) 

青蒿素发现始末图
青蒿
青蒿素化学结构
青蒿素化学结构
  新华社纽约电:2011年9月23日,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屠呦呦,在美国纽约举行的拉斯克奖颁奖仪式上领奖。当日,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称的国际医学大奖美国拉斯克奖,将其2011年临床研究奖授予81岁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以表彰她“发现了青蒿素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在全球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拉斯克奖,也是迄今为止中国生物医学界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大奖。...


  青蒿素出自一种名叫青蒿的小草此草在中国南、北方通见,真正的贱如草芥,它怎么成了千古疟魔的克星?早在2002年3月8日,记者就曾经采访过这位默默奉献的女科学家。在北京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实验室里,屠呦呦详细地讲述了当年她苦斗疟魔的艰难历程。...
  当时分配给屠呦呦的任务有两个:一是寻找新药;二是仍在中药常山碱上做文章,想办法去掉常山碱的毒性,解决服后呕吐的问题。自接任务起,屠呦呦夜以继日地工作,她从历代医籍本草中的有关方药中,从各地地方药志以及对许多老中医的采访中,收集汇总出包括内服、外治、植物、动物和矿物等2000多个治疟方药,然后精选出640个,编成《疟疾单秘验方集》,送交“523办公室”。
  然而不知为什么,《疟疾单秘验方集》并未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屠呦呦等不到下文,只好自己去实践。她从集子里筛选了一批方药做鼠疟的实验,可惜试过一批又一批,效果都不行。其间她也研究过青蒿,这时她已摸到了成功的大门,不幸又失之交臂。古人在古籍中只说青蒿驱疟有效,并未说明青蒿入药的是哪一部位,根,叶,还是茎?更没说哪个地区、哪个季节的青蒿最好用,加之她择取青蒿的范围也十分有限,只能是北京药店的现货,因此实验中她看到的是疗效不稳,还有毒性。
                                  古籍淘宝挖出惊世良药
  这回屠呦呦重整研发的思路。她想,为何历代名医称道的好药,诸如青蒿,今日众人试之却无明显的疗效?她再次埋下头去,重读一本本中医古籍。
  一天,当她读到东晋葛洪撰写的《肘后备急方》时,其中一句话猛然提醒了屠呦呦青蒿一握,水一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屠呦呦当即就想:浸泡、绞汁?干嘛不用水煎呢?是否害怕水煎的高温或酶的作用,破坏了青蒿的疗效?
  如此一想,屠呦呦就改用将温度控制在60°C的乙醚冷浸法处理青蒿,然后将提取物注入染有鼠疟的小白鼠,发现对鼠疟的抑制率一下子有了明显的提高。这结果让屠呦呦非常兴奋,证明低温提取是保障青蒿疗效的一大关键。随后她进一步改用低沸点溶剂处理青蒿,得到的提取物疗效更高更稳。1971年10月4日,即在广州会议后屠呦呦提取到191号(即191次实验)药物样品时,所做的动物实验,惊人地显示出100%的抑制率。屠呦呦和她的科研组小组欣喜若狂。因为这意味着青蒿的提取物统统地杀死了鼠疟原虫,那它极可能也是人疟原虫的克星(注:鼠疟和人疟分属不同的疟疾原虫)。

  药物的实验必须要反复而又多方面地予以重复。当屠呦呦取来另一批青蒿生药再做实验时,不想疗效却锐减。屠呦呦不得不从生药学的角度仔细地研究青蒿。历经反复实验,最后屠呦呦和她的科研小组发现青蒿药材含抗疟活性的部分是在新鲜的叶片里,而非根、茎部位;最佳的采摘时节是青蒿即将开花的时刻。摸到这些规律后,屠呦呦方知过去人们为什么老在青蒿的门前走弯路?...

附9:http://roll.sohu.com/20151006/n422620278.shtml

                           与那株小草结下不解之缘 她发现“中国神药”青蒿素

                                            2015年10月06日07:21

   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诺贝尔大厅”的大屏幕显示屠呦呦的科研成果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屠呦呦的名字源于《诗经》。据考证,诗句中的“蒿”即为青蒿。为她命名的父亲,或许从未想到女儿会与那株小草结下不解之缘,继而发现抗击疟疾的“中国神药”青蒿素。

附10: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714&do=blog&id=486659 

 实际上中药青蒿的原植物原包括青蒿(Artemisia apiacea Hance)和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现经研究青蒿中不含青蒿素,仅在黄花蒿的茎叶中含有青蒿素。文中后面提到“早在公元前2世纪,中国先秦医方书《五十二病方》已经对植物青蒿有所记载;公元前340年,东晋的葛洪在其撰写的中医方剂《肘后备急方》一书中,首次描述了青蒿的退热功能;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则说它能“治疟疾寒热”。”其中提到的《五十二病方》是长沙马王堆汉墓中的出土文物;东晋的葛洪是公元后281-340年的人,不是公元前的,在他的《肘后备急方》中已记载了青蒿可以用于治寒热诸疟,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则是引用了《肘后备急方》中的记载。

附11:http://news.sohu.com/20151006/n422616177.shtml

                                                                      屠呦呦:从三无教授到诺奖得主

  《科学》杂志的网络报道称:“拉斯克奖重新点燃一个争议:是否应该把研发出强有力的抗疟药物——这个文化大革命期间政府一个大规模项目的成果——归功于一个人。”

  普遍的观点是,现在已经无从证明屠呦呦是发现青蒿素的主要贡献者。由原全国“523”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张剑方主持编写的《迟到的报告》一书强调:“青蒿素的研制成功,是我国科技工作者集体的荣誉,六家发明单位各有各的发明创造。但可以断言,从传统医药中,用现代的科技手段研制成功一种新结构类型的新药,发明证书上的六个单位中,无论是哪一个单位,以当时的人才、设备、资金、理论知识和技术,哪一家都不可能独立完成。”

  有据可考的是1978年,“523”项目的科研成果鉴定会最终认定青蒿素的研制成功“是我国科技工作者集体的荣誉,6家发明单位各有各的发明创造”。在这个长达数页的结论中,只字未提发现者的名字。

  当年大协作的“523”项目以“胜利完成”而告终,然而贡献的归属却在后来的几十年中却争议不断,屠呦呦则被很多人认为“不够淡泊名利”“个性执拗”。

  2009年,屠呦呦编写的《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一出版,就因为引文署名的细节而招致批评:未能充分肯定其他研究小组和研究成员的作用。反对者认为,屠呦呦夸大了自己在“523”项目中的作用。

  针对这一争议,拉斯克医学奖给出了解释,屠呦呦是第一个把青蒿素引入523项目组,第一个提到100%活性,第一个做临床实验,这三点中的任何一点都足够支撑她得这个奖。可见这个奖项注重科学发现的思维,而不在乎是谁做的。

  曾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的饶毅在《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的文章中给出了比较中肯的观点:“虽然对于青蒿素的归属问题争议不断,但有三点毋庸置疑:首先,屠呦呦提出用乙醚提取,对于发现青蒿的抗疟作用和进一步研究青蒿都很关键;其次,具体分离纯化青蒿素的钟裕容,是屠呦呦研究小组的成员;此外,其他提取到青蒿素的小组是在会议上得知屠呦呦小组发现青蒿粗提物高效抗疟作用以后进行的,获得纯化分子也晚于钟裕容。”

  四年后,并不认可集体成就的诺贝尔奖,再次把奖项颁给了在青蒿素研究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个人。

附12: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6469-527374.html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1596年)清楚的记载了青蒿和黄花蒿两个条目;青蒿之后紧接着就是黄花蒿的条目。黄花蒿的条目较短,可以录在这里【9】。

  黄花蒿(纲目)

 『释名』臭蒿。

 『集解』【大明约】臭蒿一名草蒿。『时珍曰』香蒿臭蒿通可名草蒿。此蒿与青蒿相似,但此蒿色绿带淡黄,气辛臭不可食,人家采一罨酱黄酒曲是也。

  叶

  [气味]辛,苦,凉,无毒。

  [主治]小儿风寒惊热。时珍。

  如果我做研究,我想,我应该首先弄清楚这里记载的青蒿和黄花蒿都是什么?有两个比较权威的工具书可供参考先,一个是《中国植物志》,一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植物分类学家在《中国植物志》上,是这样记录的【10】(我查询的是2009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之后的电子版):

  39. 青蒿 Artemisia carvifolia, A. apiacea Hance。作者比较了这个两个拉丁名植物的模式标本,“发现二者体态、叶、头状花序等特征无异,故后者为晚出异名,应予以归并”。“《本草纲目》等古本草记述的“青蒿花色淡青,淡黄色”者可能是本种。”“本种不含“青蒿素”,无抗疟作用。”

  40. 黄花蒿 Artemisia annua L. “古本草书记述的“草蒿”(神农本草经)及“青蒿”(除花色淡青、淡黄色者外)与“黄花蒿”(本草纲目)无异,中药习称“青蒿”,而植物新通称为“黄花蒿”A. annua。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对于中药青蒿几经调整【11】。

  1953年版及其增补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都仅有一册,没有专门收入中药。

  1963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分为两部,一部为中药,二部为西药。其一部对中药青蒿的规定为:“本品为菊科(Compositae)植物青蒿(Artemisia apiacea Hance)或黄花蒿(Artemisia annual L.)的干燥茎叶。”,这是前Artemisinin时代。

  197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第一部)》对中药青蒿的描述为“本品为菊科植物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 或青蒿Artemisia apiacea Hance的干燥地上部分。”这已经是后Artemisinin时代。中药青蒿的来源中黄花蒿和青蒿与前一版药典中的顺序调了一下位置。

  到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第一部)》,中药青蒿的描述就成了“本品为菊科植物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的干燥地上部分”。植物青蒿被从中药青蒿中除名了!

附13: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491904.html

                                                                    答方舟子:青蒿是青蒿素的载体

                                                                                               聂广

      青蒿素不是中药,从理论上说得过去,但一意孤行地认为青蒿素与青蒿(中药)没有多大关系就实在说不过去了。我想,方舟子不能否认青蒿是青蒿素的载体吧,如果没有青蒿(药学家把黄花蒿定为青蒿的正品应该有理论依据而不是随意的),何来青蒿素呢?就像青蒿素与屠呦呦不可分割一样,尽管很多人对青蒿素的研究也具有很大的贡献,但仍然不能与屠呦呦相比。即使屠呦呦,她也不敢妄称他的成就与中药与青蒿无关,她也得感激葛洪《肘后备急方》的“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附- 方舟子:青蒿素和中药有多大关系

  近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1年度拉斯克临床医学奖,理由是“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所谓中药,应该是指中医传统上使用的、用来治疗相同疾病的药物。中医虽然传统上也用青蒿治疟疾,但是中医所用的那种青蒿(又名香蒿)并不含青蒿素,已被证明对治疗疟疾无效。青蒿素是从与青蒿同属的黄花蒿(又名臭蒿)提取的。中医几乎不用黄花蒿入药,用的话也只是用来“治小儿风寒惊热”,从不用它治疟疾。青蒿素一开始也称为黄花素或黄花蒿素,后来为了表明其与中药的关系,才统一叫做青蒿素,再后来干脆在药典里把黄花蒿改叫青蒿,定为青蒿的正品,让人误以为青蒿素真的是从青蒿提取的。

附14: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50396-492460.html

                                                 1978年青蒿素鉴定会的召开-----青黄之争之细节

                                                                                     黎润红

  1978年11月23日至11月29日在江苏省扬州市召开了青蒿素(黄花蒿素)治疗疟疾科研成果鉴定会。会议由全国疟疾防治研究领导小组主持,有卫生部、国家科委、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的有关领导和机关干部,有关省、市、区,军区领导和全国523办公室、地区523办公室的同志,承担研究任务的“三部一院”直属单位,9个省市区、军队所属参与青蒿、青蒿素研究的科研、医疗防疫单位、医药院校、制药厂等主要研究单位和主要协作单位的领导和科技人员参加会议。会议邀请了中华医学会、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央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新医药学杂志》的代表参加。共有来自在北京、上海、广东、广西、四川、云南、江苏、山东、河南、江西等地各单位104人参加了青蒿素鉴定会,会议日程安排为:

A:2324日开会交流;25日参观南水北调工程、鉴真纪念堂等;26日分组讨论,充分发表意见;27日讨论鉴定书;28日青蒿素衍生物的专题报告、学术交流,其他学术报告,制定79-80年的计划;29日制定和计划,闭会。

B:办公室主任会议,因时间问题暂不开,只和大家招呼一下。[1]

根据鉴定会预备会议的分工,提交鉴定会的材料分为12个专题,由14名专家代表报告。

1)青蒿品种和资源调查报告(广西植物所王桂清);

2)青蒿的化学研究(北京中药所屠呦呦);

3)青蒿素的药理学研究(北京中药所李泽琳);

4)青蒿制剂治疗恶性疟和间日疟的临床研究(昆明医学院王同寅);

5)青蒿素制剂治疗脑型疟(广州中医学院李国桥);

6)青蒿素制剂治疗抗氯喹株恶性疟疾资料综合(海南区防疫站蔡贤铮);

7)青蒿素含量测定和质量标准制定(北京中药所曾美怡);

8)青蒿素制剂的研究(山东中医药研究所田樱);

9)青蒿素的生产工艺的研究(云南药物所詹尔益);

10)青蒿素的生产工艺的研究和综合利用(桂林芳香厂邓哲衡);

11)青蒿浸膏片的工艺、药理和临床研究(四川省中药研究所吴慧章、臧其中,成都中医学院罗中汉)

12)青蒿简易制剂治疗疟疾资料(江苏高邮县卫生局陆子遗)[2]

除了大家的报告外,会上大家彼此交流了很多意见,有意见一致的,比如确定了鉴定书送审稿的内容,也有意见不一致的,比如关于抗疟有效单体到底应该命名为青蒿素还是黄花蒿素。在11月26日上午由原卫生部副部长郭子恒主持的领导小组扩大会议上各地的领导除了讨论鉴定书初稿内容外,对抗疟有效单体的命名进行了十分激烈的讨论。现就有关青蒿抗疟有效结晶的命名的讨论意见摘录如下:

上海:名字问题应该力求科学。

广西:名字青蒿素应该为黄花蒿素。大家认为黄花蒿是对的,是科学的,黄花蒿素确实是黄花蒿中提取出来的,黄花蒿是已经搞清了品种的问题,不应在混乱。黄花蒿素应该定个拉丁名。

云南:名字问题不符合事实的,应用黄花蒿。

南京张主任:过去交流过,实际上是黄花蒿内提出的,要弄个名副其实的东西。

北京**同志:我们的科技人员有两种意见,认为祖国遗产中就是青蒿治疗疟疾,中药黄花蒿另有用途,并不治疗疟疾。因为已经发表了,特别是对外没有更正的必要了。中药青蒿品种均不含黄花蒿素,提出来的要叫什么名字。如果大家都有此素,叫青蒿素问题不大。要实事求是叫黄花蒿素较好。将来还要有药典委员会进行讨论名字。改名字如果影响不大,可以改。拉丁名称我们可以根据命名原则定一个。[4]

从记录上看来当时大家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而且大部分人认为从科学的角度出发用黄花蒿素比较好,但是从张逵的发言可以看出,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对此命名是有进行商量过的,比较倾向于用青蒿素。据发言情况可以看出当时已经涉及到优先权之争。整个讨论虽然激烈,但是最终也没有达成一致意见。到11月28日上午郭子恒发言的时候还提到:“名字问题经过讨论定下来是可能的,但时间有限,领导小组扩大会议上认为暂挂,带到北京进行专家们的意见,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5]于是在送审稿中还是没有确定命名,而是以“从中药青蒿(植物黄花蒿)中分离出的抗疟有效单体的命名待定。”[6]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77版中药青蒿的原植物为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或青蒿(Artemisia apiacea Hance)二种植物,在解释性状时也分为黄花蒿和青蒿两种。不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85版开始,中药青蒿的原植物只有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一种植物。而青蒿素首次进入药典是1995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部,从当时开始,药典委员会一直使用的是青蒿素的名字。有资料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是按照中药用药习惯,将中药青蒿原植物指保留黄花蒿一种,即Artemisia annua L.,其抗疟有效成分随传统中药定名为“青蒿素”。[7]

其实有关命名的争议并非到1978年鉴定会才开始,在1975年4月的成都会议上,就已经开始了。据参会人员回忆:

那个时候山东所和云南所已经从植物黄花蒿中提出了抗疟有效成分,分别命名为黄花蒿素或黄蒿素。而北京所坚持用青蒿素。会上争论得非常激烈。后来周克鼎说这个问题我们这次会上就不谈了,以后再讨论。[8]

  命名的争议,不仅仅是一个学术的争议,更是关系着排名的争议。尤其是在访谈了几位当时的与会者之后,笔者也认同这样的观点,在争议青蒿素的命名到底应该叫“青蒿素”还是“黄花蒿素”的时候其实可以看出命名的争议已经包含着优先权之争,但同时也存在着社会组织在其中的影响。首先,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最开始提取的是叫青蒿素Ⅱ,后来改叫青蒿素,而且他们提取的时间相对较早。如果叫青蒿素就表明是北京最先提取出来的,而如果叫黄蒿素或者黄花蒿素就表明是云南或者山东先提取出来的。据***科研人员回忆,当时可能还有一个原因,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属于卫生部系统,而云南省药物研究所当时属于化工部,因此大家就觉得还是以卫生部系统的为准。[9]因此后来多次开会在争议名称的时候始终未果,即使科研人员认为叫黄花蒿素更名副其实的时候还是叫了青蒿素。

  不过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认为抗疟有效成分是从中药青蒿中提取出来的,所以应该叫青蒿素,而其他单位认为是从植物黄花蒿和大头黄花蒿中提取出来的所以应该叫黄蒿素或者黄花蒿素,也都有道理,尤其是在有着长久使用中药的中国,中国药典按照中药用药习惯将抗疟有效成分定名为“青蒿素”也有其依据。


屠呦呦获诺奖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0729-932437.html

上一篇:介绍一位琢磨技术进步负面作用的美国退休计算机专家的文章与博客
下一篇:瞧了半月渐明白,原来李时珍道听途说、目不识蒿:青黄不接李之过
收藏 IP: 112.80.148.*| 热度|

1 谢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08: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