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不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ech 读万卷书,参非常道,书在手中,道在心中;行万里路,勘寻常物,路在脚下,物在眼下。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Li-Qun_Chen

博文

“帽子”系列谈:遴选 精选

已有 17565 次阅读 2018-8-31 13:54 |个人分类:科研科普|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人才计划, 评价, 遴选

这个“帽子”系列谈,原来准备从没有太多争论的事实入手,再说到有争议的内容。但不是人人都有我这种闲情逸致。人们往往过于相信自己的主张。所以在评论中有许多争论性内容。顺便一提,对于争议,孔子的做法很有道理,“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就是不臆测、不武断、不固执、不主观。

 

这次谈最难的事情,“帽子”的遴选标准。与其被动地答复,不如主动地说明。我的所有博文基本上都属于只澄清事实不争论是非。这里也只谈事实部分,不讨论是否合理。

 

“帽子”遴选的标准是什么?不同时期、不同“帽子”、不同学科都有差别,不好一概而论。从我的经验和观察,可以说,在某些学科(例如比较偏数理而不是生化的理工科)的某些时期(包括现在) 里,国家层面的大小“帽子”,标准其实都不像一些人所说,只是“论文‘数数’”。

 

先说个人经验。至少在最近十几年,我被人家评过,也评过人家。这其实就是研究者的职业生涯的固有侧面,不论是否喜欢。35岁之前的“帽子”我基本上没有申请过。40岁之前的“帽子”如教育部的青年教师奖(就是后来的“跨世纪人才”再后来的“新世纪人才”)和上海市的“曙光学者”,我申请过,都没有得到。45岁之前的“帽子”,我申请过几种;有些拿到了,如“长江学者”;有些没有拿到,如“百千万人才”。所有这些,在相同或相近领域可以比较的竞争者中,既有论文数比我少的拿到了而我没有拿到,也有论文数比我多的没有拿到而我拿到了。当然也都有相反的情况。我自己也参加过一些“帽子”的评审,同样有论文数少的拿到而论文数多的没有拿到的情况,及其相反情况。这里的“论文数”是广义而言,不仅包括论文数,也包括SCI收录论文数,还包括SCI检索的他人引用数等。

 

再说个人观察。高端的评审,如每年都评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严格而论这不是“帽子”,但项目有公示,数据公开)。代表作限制为8篇之内,排除了论文篇数的作用。量化的差别只是代表作他引数目和SCI检索他引数目。一般并非是数目最高的项目才最终获奖。普通的评审,如新博士到大学求职。对稍微好些的学科,求职者的论文数量以及期刊的IF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

 

笼统说,“帽子”遴选的依据主要还是同行评议,往往包括通讯评议和会议评议。对“同行”的认定,各种“帽子”不尽相同。每位参与评议同行的各自标准,也未必相同。不同意见的综合,产生了最后的结果。不论每位评审专家的个人标准如何,在统计意义上,也就是从大多数情形的最后结果判断,第三方的公开评价在比较高层面的遴选中起最重要的作用。

 

推测一下,为什么有些人甚至许多人觉得评价标准就是“论文‘数数’”。在学术没有良好发展的单位,例如但不限于某些纯教学型高校,论文尤其是高IFSCI论文在晋升等评价环节还起着重要作用。此外,在学术生涯非常早的阶段,例如研究生评奖学金,甚至在些学术还说得过去的单位,SCI论文数量及其IF也起着重要作用。如果上述推测属实,这种想法甚至可以说不无道理。只是适用情形的外推有特定条件。例如,即使在新博士层次上,过去国家优博评审中,论文和引用数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当然,也不能排除有些人认为评价标准就是“论文‘数数’”有坚实的依据,只是我不知道。

 

以上所写只是我个人的经验和观察,不准备以此说服有不同看法的人。其实我很想听听他们讲讲依据。知道过去不知道的事情总是好的。出于同样考虑,我也希望那些认定标准就是“论文‘数数’”的人,能了解他们所不知道的现实情况。遴选标准其实是个开放的问题,任何简单的回答,往往都忽视了相反的证据。

 

虽然本文其实没有结论,即没有说明“帽子”遴选的标准到底是什么,但还是可以提出建议供参考,毕竟科学网上的网友多数是科研人员。

 

如果是科学社会学或者文献计量学等相关专业的学者,可以设计些实证性研究,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考察相关量化指标在国家级人才项目或者奖项中到底是什么作用。我是这些领域的外行,只是提供个研究线索。这是很有建设性的基础性工作。缺乏系统的实证性研究,任何个人的议论,其实都无异议盲人摸象,当然也包括我这个“系列谈”。

 

如果是其他理工科的学者,希望取得学术成功,可以看看自己专业的有“帽子”学者,是否真是论文高产作者或高被引学者,进而考察他们的出众之处何在。更好地确定自己职业和专业发展策略。不要被舆论误导,也不要拘泥于自己学术生涯中的早期经验,只以多发表论文或者发表高IF论文为目的,最后或许发现对于达到自己期待的目标作用有限。

 

 

“帽子”系列谈已贴博文

 

“帽子”系列谈:从前

 

“帽子”系列谈:美国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0220-1132047.html

上一篇:海粟绿地
下一篇:由红到紫的工农兵大学生—学界小说丛谈之《紫色学历》
收藏 IP: 116.232.146.*| 热度|

11 黄仁勇 李学宽 孟佳 黄永义 刘立 喻海良 王飞 郭战胜 吕健 李军红 liyou1983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07: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