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溪翁张劲松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js1970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博文

灵雨溪音

已有 1488 次阅读 2023-9-2 10:06 |个人分类:似水年华|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灵雨溪音        

渺茫的夜空中,淅沥的小雨有滴在了我书房的阳台上,放下书和笔,点燃一根香烟,走到窗前,听雨疏风轻,我知道明天又是红肥溪清的日子,如果雨还下,就是看雨的时候了。我爱这雨中的花溪,她美得让人销魂。多少次想在电脑前写下我的对这雨的爱和恋,但我却难以下笔,最美的语言应是这雨本身,合着花溪河水的永夜流通,伴着绿荫、花丛的轻吻,早已组成了一首优美的诗句。但我依然想写,写下雨的凄美和我的伤感,同时也留下我永远的残梦。雨中的花溪,她什么让我如此沉醉呢?我唱想起的是唐代诗人杜牧的《题江南春》中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如此的美丽诗句,已经将雨中的朦胧与渺茫之感形容于如画的苍凉中。这里虽没有江南古刹的钟声与楼台,但有的是雨的精魂。她飘散飞舞在溪畔的山河水之间,在四季的轮回中,在自然色彩的变幻间,在生长于斯的人们的生活之间,美的精灵走遍大地,歌唱着生命的奇迹,巡视这山城青幽弯曲一溪。清醇的溪水、水中无限依恋的鱼儿、随清流而歌的水草、横斜岸旁的小舟渔人正携鹭而歌、行人们在天水相连的桥上,在风吹垂柳飘绵时,情侣们双双隐匿在树间草丛。远处的夕阳映照的青山间,飞鸟相与而还,它们徘徊在大将山的高空,在夜幕即将来临的时候,他们还回翱翔于蓝色的星空。

雨的精魂渴望的是宁静而甜美的梦,对这片土地,她们洒下的是朦胧而凄迷的雨,细如春絮弥漫天空,软似若有若无的炉烟流空,浮动在水面、地面、桥面、花面和人面,直另人欲爱不能,欲挥不去。我的梦永远地随雨的精魂化为生命的四季,她如影随行,似红尘中的使者,引领着这片土地上的子民走出生活的迷失。

春天到了,我常在毛毛细雨中走出家,那时的雨轻飘在身上,似有若无,我不打伞,信步在田野和山上。雨的轻飞透着生命的灵气,远处的山在朦胧中仿佛被雨雾粘住,新出嫩草芽在水的滋润中随春风生长,但在雨的飞絮间,“草色遥看近却无”了。路上的行人,有的撑了伞,有的和我一样,沐浴在这轻灵的飘洒间。而那些伞,绿的、红的、粉色的、蓝的、黄的……组成了这雨中跳动的交响曲,此时的花溪桥成了春雨纷扬的观赏处,站在桥头,在半空凝视远处,小雨滴在潺潺溪水中沉浮荡漾,几只水鸭自远凫游而过,它们也在呼吸雨水带来的春的气息。岸旁的的嫩柳和草色经雨的洗礼又开始了一年中新的生命。不过我最喜欢去的地方是平桥那一带,雨或稍大,我就拿了伞,顺着贵大情人坡的山间开始踏着春泥跟踪那雨的精魂。眼望着层次模糊的远山,近瞧着雨挂树梢的轻扬飞舞,我不禁低诵起东坡的词,“莫听穿林打雨上,何妨吟啸且徐行”。是的,在雨中你必须慢慢而行,在这种心灵的宁静中感觉这雨中的花溪,自然的生命只有自然的脚步和心态才能体味那种“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的人生滋味。花溪的春雨绝没有穿林打雨的气势,她是温柔地贴在树枝间,多情地轻吻才露的花苞,小心地洗涤一冬的尘埃,无边地浸透乡土,紧紧地依违在行人的肩头,她在告诉你这溪这花的圣地需要她的似春潮的抚摩。沿着小路,不一会就看见罩在雨水中的平桥。两旁的田野在雨的涵养下勃发了生机,其实我看不见田地,只是仿佛间是一片片的绿的静谧,好象记得俄罗斯艺术家康定斯基在他那本《论艺术的精神》中曾说过绿色是所有色彩中最宁静的:“纯绿色是最平静的颜色,既无快乐,又无悲伤和激情。它对疲乏不堪的人是一大安慰与享受。”我想,中国古人应该特别喜欢绿吧,参禅会道不也是在这种尘埃不沾灵魂的空灵的境界中完成的吗?绿色就如远离尘嚣的精灵,使我们感觉到生命的美的舞蹈。而经过雨的洗礼它就成了禅心的灵地,而灵地的幻想却是多彩的,也是温柔的。

士大夫都比较喜欢听雨,听雨轩不就是他们赏菊花、听秋雨、看雪飞、烹茗读书、与古今往来的之所吗,没有雨入胸怀的浩荡,那绝佳的诗句可就少了,“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倘没有雨,这凋零的片片花朵,几只能给黛玉安葬了。花溪却是一个天然的听雨轩,他没有士大夫词句飞花,但却有一任流水向东流的清醇与高洁。在四季的轮回中,溪雨绵绵,空灵而多情地抚摸生命的大地。琴声浩荡,使人伤感而宁静。红叶满地了,秋天的夜里,小雨飘洒着精灵的羽毛,在我的梦里正轻盈地飞……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97716-1401190.html

上一篇:我的姑妈
下一篇:父亲的《木兰辞》
收藏 IP: 111.121.83.*| 热度|

1 武夷山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3 10: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