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不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ech 读万卷书,参非常道,书在手中,道在心中;行万里路,勘寻常物,路在脚下,物在眼下。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Li-Qun_Chen

博文

大理蝴蝶泉

已有 4857 次阅读 2022-5-6 22:55 |个人分类:风光过眼|系统分类:图片百科

在金庸小说没有在大陆流行前,大理最负盛名的景观应该就是蝴蝶泉,因电影《五朵金花》而闻名。“大理三月好风光,蝴蝶泉边好梳妆......苍山脚下找金花,金花是阿妹。”顺便一提,对《五朵金花》中的蝴蝶泉没有什么印象。印象深的是男主送女主的定情信物是柴刀,如果我没有记错。后来看资料,不是实景拍摄,是长春电影制片厂中的布景。如果再掉书袋,蝴蝶泉典出《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八》的“蛱蝶泉”“泉上大树,当四月初,即发花如蛱蝶,须翅栩然形态生动,其状酷肖,与生蝶无异;又有真蝶千万,连须钩足,自树巅倒悬而下,及于泉面,缤纷络绎,五色焕然。游人俱从此月群而观之,过五月乃已。”我理解蛱蝶可以认为是蝴蝶中的一种。郭沫若在六十年代写有长诗《蝴蝶泉》,再现一个与蝴蝶泉有关的民间传说。全诗附在后面。立于1964年的石牌坊上“蝴蝶泉”三字为郭沫若所书。

 

 大理蝴蝶泉01.jpg


 大理蝴蝶泉02.jpg

 

徐霞客前述游记是农历三月十一日,盛景在要到四月初,其实并未亲见。我去的时候是二月初八,差了近两个月。既没有蝴蝶也没有蝴蝶花。所谓“大理三月好风光”,推测也是说农历。郭沫若《蝴蝶泉》开篇,“蝴蝶泉头蝴蝶树,蝴蝶飞来万千数。”也是传闻,并非他亲见。他是中秋时去,过五月就没有蝴蝶花了。或许“蝴蝶已随仙女去,此处空余蝴蝶泉。”盛名之下,现场看了没有觉得特别不同寻常。蝴蝶泉上横卧蝴蝶树干,据说如青龙出水。我想象力不丰富,没有看出来。不同角度拍了些照片。

 

大理蝴蝶泉03.jpg 


 大理蝴蝶泉04.jpg


 大理蝴蝶泉05.jpg


 大理蝴蝶泉06.jpg

 

蝴蝶泉畔,有仿古亭子建筑称为观泉亭。有副对联

一酌名泉知云味

双飞彩蝶梦霞移

 

 大理蝴蝶泉07.jpg


 大理蝴蝶泉09.jpg


 大理蝴蝶泉08.jpg

 

从蝴蝶泉上行等顶,有望海亭,建于1980年。其实洱海看不太清楚。

 

 大理蝴蝶泉10.jpg


 大理蝴蝶泉11.jpg


 大理蝴蝶泉12.jpg

 

 

出来途中看到有石雕。段誉和王语嫣出自《天龙八部》。阿凤公主不是《天龙八部》中的刀白凤,人家是皇后而不是公主,而是大理民间传说《望夫石》中的女主人公。

 

 大理蝴蝶泉13.jpg


 大理蝴蝶泉14.jpg

 

行程有些匆忙。蝴蝶泉景区除了蝴蝶泉观海亭一线,南面还有情人湖,或许可观,但没有去。


附:

 

蝴蝶泉

郭沫若

蝴蝶泉头蝴蝶树,蝴蝶飞来万千数。

首尾联接数公尺,自树下垂疑花序。

百彩缤纷胜似花,随风飘摇朝复暮。

碟会游人多好奇,以物击之散还聚。

今来时已近中秋,蝴蝶不来空盼顾。

蒙蒙烟雨洒点苍,举头但见生云雾。

我闻有女名雯姑,茅屋一椽泉畔住。

父年五十常采樵,女年十五工织素。

春初父女上苍山,适遇青年一猎户。

青年一箭中稚鹿,鹿奔雯姑脚下伏。

雯姑见鹿甚哀怜,抱入怀中求饶恕。

青年自道名霞郎,愿以稚鹿相赠付。

稚鹿含泪声呦呦,似诉肩头箭尚着。

霞郎拔箭敷以膏,鹿渐无声忘所苦。

雯姑深感霞郎德,荷包相赠心相许。

月下泉边时对歌,小鹿依依做伴侣。

地方霸主号虞王,久慕雯姑貌媚妩。

欲纳为姬遭拒绝,求之不得乃动武。

一日率众至泉边,劫去雯姑杀其父。

小鹿奔上玉局峰,觅得霞郎所住处。

口含霞郎身上衣,牵拽霞郎下山去。

霞郎下山至泉边,得见雯姑回玉局。

虞王追逐鹰犬多,霞郎势孤难抵御。

奔至玉泉路已无,跳入泉中如双鹜。

小鹿亦以身相殉,同以清泉作坟墓。

顿然暴雨倾盆下,雷电交加天地怒。

虞王见势无如何,回首奔脱如脱兔。

俄而雨过倍晴明,鸟语花香见情愫。

泉中一对蝴蝶飞,飞出清泉上天路。

金黄小蝶相追随,小鹿之魂所凝聚。

展翅翩跹复翩跹,风送馨香闻四处。

四方蝴蝶尽飞来,首尾联作秋千舞。

从此年年蝶会开,四月廿五年一度。

奇哉此景天下孤,奇哉此景堪作赋。

低头自惜来太迟,期以明年不再误。

合欢古树罩深潭,泉沫泠泠清似露。

清茶酹祷蝴蝶魂,阿雯阿霞春永驻。

 

 

大理某宾馆一瞥

 

大理玉洱园

 

大理文庙

 

大理提督府

 

大理五华楼

 

大理红龙井

 

大理基督教堂

 

大理洋人街

 

大理古城城门

 

大理三塔倒影公园

 

大理崇圣寺三塔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0220-1337353.html

上一篇:核酸检测50暨抗原自测7
下一篇:花开花落自有时—学界小说丛谈之《爱似米兰》
收藏 IP: 101.87.40.*| 热度|

8 刘钢 郑强 李学宽 刁承泰 王安良 郑永军 李志俊 信忠保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03: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