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洗发与护发的二合一香波的配方中,美国宝洁做了“原创性”的工作,即香波除主表面活性剂外,还添加赋于头发柔软与爽滑感觉的硅脂及阳离子聚合物。而硅脂与阳离子聚合物,原来都是作为纺织纤维用的柔软剂,故宝洁公司的这个“原创技术”,也是借鉴其它行业的技术引伸拓展过来的。主表面活性剂基本上都采用三氧化硫磺化工艺生产的。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到2000年左右,主表面活性剂基本上都是采用国产原料,少量国外品牌的主表面活性剂,大部分也是通过国内的磺化厂生产加工的。
硅脂刚开始也全部采用进口原料,但国内掌握了在洗发香波的配方中投加硅脂的理念,且大致明白硅脂的主要分子结构后,也就很快开发出国产的硅脂产品。现在进口的硅脂与国产的硅脂都有使用,进口硅脂的价格也从二十年前的150元左右一公斤,降到只比国产硅脂贵一点的30元左右一公斤的水平,进口的用量与国产的用量大致各占半壁江山。
阳离子聚合物有阳离子纤维素,阳离子瓜尔胶,及阳离子单体在自由基引发作用下生产的水溶性聚合物。阳离子纤维素国内的小公司有生产,质量与进口的产品虽有一定的质量差距,也能使用,但价格则只有进口产品的一半。阳离子瓜尔胶,国内规模较小的生产商更多,我也开发过阳离子瓜尔胶的生产技术,国产的价格比进口产品要低许多,当然水溶性等一些指标也比进口产品差一些。在香波中投加了这些阳离子的化合物,确实大大改进了香波的使用效果。
在自由基引发作用下生产的水溶性聚合物,那时影响比较大的仍是美国钙光公司(后来该公司被美国纳尔科公司兼并)的产品,最贵的就是含量20%的阳离子三元共聚物M2001,在国内的售价差不多8万元一吨。我大学的本科专业就是高分子化工,觉得水溶性聚合物还是可以试一试的,这样我就与我校的另外一位专门搞实验室合成研究的老师做应用于化妆品的水溶性聚合物的尝试。我看了一些研究报导,及一些公司的产品介绍,他们讲,单纯使用一种阳离子单体的聚合物,效果比二元的,即二种单体聚合的聚合物效果差,三元的效果又比二元的好。我就想,我们搞四个单体合成的四元共聚物,不是有可能比三元的共聚物更好吗?我们按这个思路,也查阅了国内外的一些文献资料,及国外公司产品说明书,选择了四种不同的单体,首先在实验室做出样品,并用它做香波的配方实验,做出的香波,使用感觉良好。然后就着手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应用实践,由于我有大规模的化工系统工程建设与调试经验,工业化应用进展很快。我们查阅了国内外的资料,发现还真没有人搞过水溶性四元共聚物的研究,这样,也就立即启动了专利申请程序。
博士毕业后,留在学校工作,做本科班的班主任,对学校的工作应是认真负责的,并且也获得“优秀班主任”的光荣称号,但每年升副教授,据说都讲我在外面赚钱而落选,故2000年时,我都有要离开学校的想法。这个专利,是我申请的约五十个专利与实用新型中,唯一没有以学校的名义申请的发明专利并获得授权:一种水溶性高分子四元共聚物柔顺剂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号:ZL 00 1 07980.8。我们的产品投产后,主要原料阳离子单体采用法国进口的原料,即使这样,生产成本也只有进口的M2001的十分之一。由于我们的产品使用效果与进口产品几乎相同,我们的售价只有进口产品的一半,很快销售量就超过了进口的M2001的量。在我们的产品没有生产之前,M2001在广东市场,一个月可以销售3个集装箱,每个集装箱18吨。投产几个月后,进口产品的销售量就降到3个月1个集装箱,而我们的产品销售高峰时,一个月高达60吨,甚至国内的贸易公司,了解到国内一些日化企业崇洋媚外,这些贸易公司进了我们的产品,在外包装上贴上假的进口标签,摇身一变,变成了“进口”的产品进行销售。有些大的客户,如广州的霸王化妆品公司,汕头的拉芳公司,飘影公司、佛山的圣芳公司等都使用过我们的阳离子聚合物,我也给他们提供过香波生产的参考配方,那段时间非常忙,这也是我于2001年决定完全离开宝洁公司的另外一个原因。
国内的学习模仿能力是非常强的,在我们的阳离子聚合物投产后,国内的各种各样的聚合物也纷纷仿制出来,销售价格就一路下跌,终于变成了“白菜”的价格,所以有人讲,一项技术只要中国人掌握了,很快价格就会跌下来!
国内超强的学习模仿能力还体现在做假冒产品方面。从最初的宝洁一瓶香波差不多半个月工资开始,由于存在巨大的利润空间,社会上就有人假冒宝洁公司的产品。宝洁公司与制假者的斗争也是一个技术不断升级的过程。开始宝洁只要检查香波的包装瓶,因为宝洁公司的产品,在瓶的底部都会用当时一台30万元以上的射码打印机打印产品批号与出厂日期,若用旧瓶包装的假冒产品,这些打印的日期会不清楚,而制假者也不可能购买30万元的射码打印机。但宝洁低估了中国“民科”的创造力,在市场上,很快有人推销一种只要百元的小丝网印刷工具,将丝网框压在瓶底,用硬纸片一括,就印出了可以乱真的打印效果。这一招很快失效。但宝洁公司拥有全球最好的调香大师,宝洁公司香波产品的香型也是独一无二的,且宝洁的香精是公司内部工厂调制的,原来也想在广州的工厂建香精车间,后来因关税与成本问题,已投入了差不多200万美金的项目而下马。故假冒产品不可能买到宝洁公司的香精,因而只要打开包装,闻一下味道,就知道是不是公司的产品。但这一招也很快失灵,因为谁都知道宝洁公司的产品好销售,国内外大大小小的香精公司都在争相模仿并销售宝洁公司的香精,有些香精产品就直接标上“飘柔香精”、“海飞丝香精”。宝洁公司后来又想出了一个绝招,用显微镜及粒径分析仪查验香波中有无硅氧烷及其粒径分布,因为宝洁公司对在香波中硅脂如何分散,分散的粒径都有专门的研究,若不是宝洁公司的产品,有可能没有硅氧烷,或粒径分布一定不同,从而确认是假冒产品。这个技术手段还真有效,但假冒者也有对策,一瓶香波,大半瓶是假冒产品,在瓶口部装一些宝洁公司的真产品,这样,香型,硅氧烷粒径分布都能达到要求,除非你整瓶都到出来查验。从这方面来看,后来的假冒产品,使用功能已经接近真品了。假冒与反假冒就是一场不间断地猫捉老鼠的游戏。
从技术上来讲,这段时间国内的日用化工产品的发展速度是很快的,有时的引进、消化、吸收,并不需要硬件或技术的真正引进,一个新观点,一个新理念的引进,也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未完待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9 16: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