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叶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ucq45 心静似水,容纳百川;雨水交融,普天同乐

博文

“分段消化”是分离心肌细胞的好方法 — 记令人难忘的一段回忆

已有 11598 次阅读 2011-3-31 07:05 |个人分类:哈医病生|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在心血管研究中,人们常使用急性分离的心肌细胞做膜片钳或激光共聚焦实验,做上述实验时,需要细胞的数量不多,但要求细胞“耐钙”(不跳动)。如何在分离时每次都能得到“耐钙”的心肌细胞,已成为人们的关注热点。

 实际上,影响心肌细胞分离效果的因素很多,例如: (1)摘取心脏到主动脉插管迅速的时间,一般要求在2min 以内,时间过长可发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2)主动脉留存过短常导致插管穿过主动脉瓣而插入心室,过长会导致灌流液经主动脉分支流出,均可影响灌流效果;(3)Lang endo ff 装置事先要排尽气泡,否则气栓可导致心肌损伤;(4)注意调节灌流液的酸碱度,偏酸偏碱均可造成心肌损伤等。

 通常采用Langendorff 离体灌流装置分离心肌细胞。首先用正常含钙液预灌注10-20min(冲残血,还氧债)→无钙液灌注5min(解除心肌细胞间的桥粒和连接)→Ⅱ型或Ⅰ型胶原酶循环灌注(解离细胞间结缔组织)。由于称取酶量、生产公司和批号不同都会影响消化的时间和效果,所以各个研究小组报道胶原酶的消化时间也各不相同。一般当灌流液出现拉丝, 心脏膨大松软、颜色发白时停止胶原酶消化。

上述分离方法和注意事项可参见:

(1)张紫冠, 李卫华, 黄峥嵘等。SD 大鼠心肌细胞分离方法探索。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10, 19(3):274-278

(2)廖华,糜涛,涂志业等。成年大鼠心肌细胞分离方法的改良。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第13 卷 第33 期 2009;13(33):6536-6539    

(上述2篇论文可以从我的文献中“参考文献”类别中免费全文下载)

 

 传统的心肌细胞分离方法常采用固定的消化时间,结果常常是“有时欢乐有时愁”。香港大学的李贵荣教授提倡的“分段消化法”是分离心肌细胞“屡试不爽”的好方法。

 

 前几天,翻阅往日的照片时,无意中看见了我们和李贵荣教授的一些照片,它勾起了我们一段美好的回忆:

 1989-1990,我获得了世界卫生组织(WHO)的 奖学金,在全苏心脏病研究中心(莫斯科)学习膜片钳技术。杨宝峰院士相继在日本筑波Eisai研究所(1991-1992)和加拿大蒙特利尔心脏病研究所(1995-1996)读博士后。李玉荣教授也曾在全苏脑病研究所(1991-1992)做访问学者。为了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开展膜片钳研究,当时均为教研室副主任和副教授的我们三人,即杨宝峰(药理)、李玉荣(生理)徐长庆(病理生理),归国后自发组合成联合攻关小组。共同的理想,共同的信念,共同的战斗,使我们成为了休戚与共的好朋友,号称哈医大铁三角。

       联合攻关小组(杨宝峰,李玉荣,徐长庆)在研讨膜片钳实验

 

1997.6.20 – 23,为了推动膜片钳技术在全国的推广,哈医大举办了《膜片钳理论和实验学习班》。聘请当时加拿大蒙特利尔心脏研究所的李贵荣研究员为主讲人,杨宝峰教授、李玉荣教授和我作为副讲人,并向学员发放了由我们四人编写学习班讲义。

               

学习班全体合影

  会议结束时,我们还乘船游览了美丽的松花江,并在芦苇丛中合影留念。

 哈市江北合影(杨宝峰,李贵荣,李玉荣,徐长庆)

  在这次会议上,李贵荣教授向我们介绍了分离心肌细胞的“分段消化法”。

 所谓的“分段消化法”和传统的心肌细胞分离方法没有本质的不同,只是同一个心脏实施胶原酶的消化时间不同。首先以灌流液拉丝,心脏松软、颜色发白确定一个平均消化时间(例如,30min)后,每次实施心肌细胞分离时,在这一时间点前后几个时间点(例如20、25、30、35、40等)分别剪去少许心肌(一般由心底逐渐移至心尖),放入KB液中吹打,镜下观察。在这些时间点中,总会有1个或多个时间点的消化时间合适,确保每次都能获得满意的分离效果,可谓“事半功倍”或“以一当十”。

从这次学术会议后,我们成为了好朋友,多次互相访问。

访问香港大学时合影

海峡两岸心血管研讨会合影(昆明)

“分段消化”分离心肌细胞的方法在本课题组的实践中每每奏效,因此,我愿意将它奉献给开展心肌细胞分离的朋友,希望也能助大家一臂之力。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428184.html

上一篇:外语是腾飞的翅膀 - 我对曾孙二人之争的管见
下一篇:小诗首首韵心声(1)
收藏 IP: 43.225.208.*| 热度|

4 谢鑫 罗帆 许培扬 吉宗祥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3: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