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庆平教授和孙学军教授均是科学网叱咤风云的人物,思维活跃敏捷,议题深入广泛,也是本人十分欣赏却未曾谋面的好友。3周前,曾庆平教授和孙学军教授就外语在科研中的作用展开了一场热烈的讨论。由于时值本人课时较多,加之忙于帮我的学生和其他人修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标书,所以,并未参加讨论。现在有些空闲时间,想从本人的亲身体会出发谈一下个人看法。
曾庆平教授的博文《不想考外语的学生不是好学生》和孙学军教授的博文《英语对科研真的那么重要吗?》均很有见地,从不同的侧面译解了外语、科研和人才的关系。
我们知道,文献是人类知识的载体。由于英语是国际交流(尤其学术交流)的通用语言,所以世界顶级的学术论文都发表在英文的国际期刊。无论从“请进来”的角度(学习先进的知识、经验和理念),还是“送出去”的角度(宣传我们的成果和业绩),都应学习和掌握英语。所以,我同意曾庆平教授的主张:不赞成取消研究生入学外语(尤其英语)考试。为了避免使我们培养的学生成为“跛脚鸭”,我认为在外语入学考试中“听说读写”都不应偏废。当然,为了不埋没那些创新性极强但外语稍差的科研苗子,可经过学校学术委员会讨论,作为个案适当降低外语录取分数。
本人是一位40后,初中、高中和大学一年级学习的外语一直是俄语。大学二年级适逢文革,1970年毕业后先后在公社卫生院、县医院和地区的结核病防治院做内科医生。1979年考取哈医大“回读班”,1980年留校在病理生理教研室任教至今。上世纪80年代,曾多次在全国出国留学外语(俄语)考试中名列前茅。1989年获得了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资助,到莫斯科全苏心脏病中心学习膜片钳技术。
我的英语是自学的。经过多年的磨练,已可流利地阅读英语文献,并进行简单对话,不过发音是“俄语式”的。也曾在我国举办的国际会议的专题会议上用英语做学术报告,也曾在国外举办的国际会议上用英语站台讲解壁报,但在别人提问时,由于听不懂,无法回答,只好靠英语好的学生“救驾”。由于英语的听说能力差,在外宾来访或出国访问时不能登“大雅之堂”,其中尴尬只有亲历其境的人才有体会。
在第五届国际病理生理大会的分组会议用英语作学术报告(2006,北京)
在第二十届国际心脏研究会大会向评委讲解壁报(2010,日本京都)
诚如孙学军教授所言,科研人才的灵魂是创新而不是语言。由于选题新颖,加之刻苦努克,在我培养的入学外语考试是俄语的博士毕业生中,有多人发表了2篇SCI收录的论文(英语),有的还中标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这佐证了孙教授的观点。孙教授及其读者有人主张:“为了让全人类学习汉语而学习英语,中国的科技水平最终要用中文表达才过瘾”。我想:这应是我们奋斗的最终目标。至于能否实现,需取决于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国外学校(从小学到大学)开设中文课的越来越多,孔子学院遍及全球,就说明我国的影响力日益提高。本人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情,也说明了这一点。2008年,我和张伟华教授(我的学生)访问了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医学院,并分别作了题目为“The investigation progress of Calcium sensing receptor in cardiovascular system”和“Calcium sensing receptor induced cardiomyocyte apoptosis through ER pathway in hypoxia/ reoxygenation”的学术报告。应俄方要求,我开始用俄文讲述了双方交流的历史和访问的感受,接下来用中文做学术报告(多媒体中文字是英文),一位中国留学生进行了实时俄文翻译,有关信息(包括整个过程的录音录像)在圣彼得堡大学的网页发表。
在圣彼得堡大学医学院应邀作学术报告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从我个人的经历,不难看出全面学好外语(主要是英语)的重要性。现在的条件那么好,收音机,录音机,MP3、MP4,在线广播、电影和字典等等应有尽有,我们没有理由学不好英语。所以,我愿送给年轻人一句话:
努力学好英语吧,它是你腾飞的翅膀!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9: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