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学生,教:教师,李:李晓榕。
学:恕我冒昧,我真没想到李老师对科学的看法这么负面。有这么负面的看法,又怎么做好科研呢?您是怎么办到这一点的呢?还有,按照李老师的说法,中医似乎比西医好不少。事实上,我们都知道,西医比中医有效得多。
李:首先,我对科学的看法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负面。我并不一般地反对科学及其方法,我反对的是夸大、神话、滥用科学及其方法,即科学主义。正像前面所示,我并不一般地反对分析还原方法,而是反对夸大、神话、滥用分析还原方法,即还原主义”。在这个系列一开始,我就郑重声明:科学及其方法大有可取之处,大家耳熟能详,不必讨论”。(“西方思维和科学的优点、长处和强项,有目共睹,不必赘言,而缺点、弊端和短板鲜为大众所知,尤其是在国内和科技界,所以该重点讨论;我还会宣扬中国传统文化和思维的长处,并不是我不了解或不承认其短处,而是因为五四运动以来短处早已被渲染得尽人皆知了,不必再雪上加霜了。请大家牢记,西方之长和中国之短,是老生常谈,众所周知,所以我们要重点讨论西方之短,偶尔兼及中国之长,因为人们所知甚少。这样才更有价值,并非着意贬低西方。”)我的关于中西医的论述,也都是在这个大前提之下给出的。现在中西医的地位,有霄壤之别,这不对不好,所以我举抬中医,调整西医的地位,并非一味贬损它。
更值得考虑和讨论的是:科学及其方法是否有短处?如果有,是什么?迄今我已指出了几个短处:①线式因果思维,②还原论,③囿于共性,④短视。我还会指出另外一些。我们的讨论应该聚焦在它们究竟是不是科学及其方法的短处,而不该“顾左右而言他”地“护短”——大谈特谈科学的长处或者其他东西的短处。
其次,认清利弊,自然大有裨益,有利于更好地工作,包括科研。难道你愿意盲目地相信科学方法的有效性?难道盲目信仰比清晰利弊更有利于科研?当有人指出一个你喜欢或崇拜的东西的缺点时,你会心有不快,这很正常,但更重要的问题是:是否真的是缺点?更明智的做法是:该如何改进实践?这正像前面谈科研选题时所说:面对时尚,关键在于分清其利弊,进而相机行事。
学:科学当然有缺陷,但弥补这些缺陷还只能靠科学。我很纳闷,您所说的科学的短视所造成的后果,比如环境污染,化肥的副作用,不都是科学告诉我们的吗?不都是科学的一个功劳吗?同样,要解决西医的问题,不能靠中医,我看还得靠西医。中医虽然有千年历史,但始终停留在低级阶段,没有什么进步,对人体、药理、病理等知之甚少。
李:你这个问题恐怕代表相当多人的观点。“科学的缺陷得靠科学来弥补”有个前提:科学始终能自我纠错。前面说过,不少科学主义者会说:虽然科学无法杜绝错误,但科学会自我纠错;现在科学所带来的问题,随着科学的发展都会迎刃而解”。是啊,一位科学主义者一开始声称A:“科学即正确”。后来认识到A是错的,将之取代为B:“科学虽然无法杜绝错误,但会自我纠错。”再后来,又认识到B也是错的,进而用某个C来取代它。那么,这个纠错行为本身不是证明了B的正确性吗?既然如此,B不是立于不败之地,根本不必被取代吗?然而,即使按科学的证伪学说,它也必定是非科学的。其实,“会自我纠错”适用于任何一个对象,只要这个对象不断给出更新(不必正确)版本即可。所以,说“科学会自我纠错”比废话好不了多少。同理,声称“现在科学所带来的问题,随着科学的发展都会迎刃而解”也好不了多少。关键是,这样解决老问题难免又产生更严重、更本质的新问题。环境污染就是科技为了解决“如何更高效地生产”等老问题而产生的更严重的新问题。由于科学的短视所带来的问题,比如环境污染,都是单靠科学解决的吗?
早先说过,中西医各有所长,应该扬长避短,因事因病制宜。中医当然该进一步发展完善,我只是强调它的基本方法与西医是互补的,而不是说它比西医好。按科学的标准来看,中医的发展当然十分可怜。不过,从体悟、实用等非科学的角度来看,它的发展究竟如何,也许另当别论,限于相应的知识,我不该乱说。注意,我提倡中西医结合,而不是抛弃西医。
学:照您的说法,科技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必定会产生新问题,那么科技还有救么?为什么还要发展科技呢?
李:恐怕只有科学主义者才会认为,单靠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就能解决它所带来的问题。哈丁(Garrett Hardin)1968年在《科学》杂志上的文章“公有物的悲剧”(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就讨论了一系列他称之为“无科技之解的问题”(no technical solutionproblems),包括人口爆炸、环境污染等有限地球的公共资源问题。这些滥用公有物的问题,植根于人们为谋私利而损害公共利益,单靠科技根本无解。然而,为什么要犯傻而单靠科技来解决问题呢?为什么不结合其他手段呢?比如环保,就靠多管齐下:既提高人们的认识,又制定相应的法律,还发展有关的科技,等等。而且,发展相应的科技并不被认为是解决这类问题的主要手段。没有有识之士的大声疾呼,没有各种措施的执行,单靠科技怎么可能使环境得到保护?科技怎能“贪天之功为己功”?如不大声疾呼,让人们认清科技的短处,采取相应的措施,又怎么能消减它所带来的恶果呢?
教:李老师,有一个客观事实,恐怕您、我和其他从事科学工作的中国人必须面对:从未有一个有杰出科学成就的人,像您这样宣扬“科学的致命伤”。从伽利略开始数,哥白尼、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波尔、普朗克等等,以我有限的阅读,从未见这些伟大的科学家写这类文章,这是为什么呢?里面深层次原因,恐怕就是导致了中国科学家整体水平,与欧美科学家整体水平之间的差距。难道这些伟大的科学家不理解科学存在不足?对于科学存在的不足,这些伟大的科学家不是孜孜不倦地在继续探索的么?对于科学存在的不足,这些伟大的科学家从未讳言,而是像爱因斯坦与波尔那样论战。对于科学存在的不足,是继续运用科学精神、科学信念和科学方法前行,还是想借用其它“旁门左道”抄近路,或者干脆裹足不前,这就造成了伟大科学家与一般科学家的不同。
李:谢谢你的问题,我想借机从几个方面来阐述我的观点。
首先,“如果不用科学精神、科学信念和科学方法,就是不可取的‘旁门左道’”是典型的科学主义观点,我的整个系列都是反对科学主义的,当然不会接受它。科学有其自身的弊端,它的发展决非全是正道,也决不独占正道。后面我还会进一步展开。
第二,为什么不能用科学精神和方法来研究科学自身的短处?这样做也是“旁门左道”吗?科学主义者一方面宣称“科学无禁区”,另一方面又只许把科学当做手电筒,只可照他物,不能照自身。
第三,退一步说,到底是为人类重要,还是为科学重要?孰主孰次?当二者有冲突时,取谁弃谁?如果取后者,那么做科研时,有必要理睬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吗?指出科学的短处,是为了人类更好地使科学为我所用。既然人类应该是科学的主人,科学不该成为人类的主人,那么为什么对科学顶礼膜拜,甚至自残而屈从呢?科学像火,威力巨大。发现并学会用火,是人类史上的一大里程碑。但火的滥用所致的大量火灾已造成严重恶果,比如环境污染、物欲膨胀等,如果不加节制,甚至会毁灭人类,所以要慎之又慎。后面还会进一步深入讨论这个重大问题。一个不问利弊,盲目发展科技;一个搞清利弊,有导向、有节制健康地发展科技。到底哪一个更负责、更有利于人类?
第四,在国内指出科学之短,尤其紧迫和重要。反对科学主义而不指出科学之短或它所带来的后果是“干打雷,不下雨”,流于空泛。一方面,欧美对科学主义的反对远甚于国内,后现代主义思潮就是一个典型代表。1990年代后期的“科学大战”(Science Wars),就包含了有关的唇枪舌战。它的导火线是格罗斯和莱维特于1994年出版的《高级迷信》。(Paul Gross and Norman Levitt, Higher Superstition: The Academic Left and Its Quarrels With Science,有“十年磨一剑”的高质量中译本)此书充满了火药味以及对反科学或反科学主义的所谓“学术左派”(academic left)的嘲讽、责难和挑衅,出自科学家之手而立论如此极端、措辞如此激烈,令人难以置信。另一方面,科学主义在国内的势力和影响远甚于在欧美。所以,在国内反对科学主义更加紧迫和重要。有人认为,国内的科技水平明显低于欧美,科学主义对于发展科技大有助益,所以不该在国内打击科学主义。这对百年前科学主义不强时的中国,不无道理,而在科学主义如此强盛的今日中国,削弱它的影响对于提高科技水平大有裨益,因为今日的科学主义极大地阻碍了科技的健康发展。
第五,依你之见,大科学家们要么不清楚科学的短处,要么清楚却秘而不宣?这是导致欧美科学家整体水平高于中国的一个深层原因?这挺有趣:不清楚或秘而不宣居然有如此大的正面作用。科学家是否该弄清科学的短处?弄清后是否该秘而不宣?也许你会争辩:我强调的是,他们知道短处却仍孜孜不倦地继续探索发展科学。我的答复是:指出科学的短处,就一定会反科学、止步不前或走“旁门左道”吗?弄清科学的短处,必定不利于科学的健康发展吗?为什么不能弄清利弊,进而更好地健康地发展科学及其他有益之学?爱因斯坦晚年就说:我相信,伦理道德标准的可恶沦丧主要源于我们生活的机械化和去人性化,这是科学技术的一个灾难性副产品。我们之过!(I believe that the abominable deterioration of ethical standards stems primarily from the mechanization and depersonalization of our lives—a disastrous by-product of science and tenhnology. Nostra culpa!)哥白尼是个虔诚的教徒,却照样冒圣教之大不韪,在临终前出版《天体运行论》。他并不认为他的日心说有违圣教!相反,他认为它有助于圣教,——如此简洁和谐的日心地动系统,更体现了上帝的至美和全能。如果科学值得信赖,那么弄清其利弊,又怎么会妨碍它的健康发展?如果不值得信赖而又被崇拜,那不是更该弄清其利弊吗?如果你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是“科学之短只该靠科学来更正”,那么上面刚刚讨论过。
学:您一再说科学的“健康”发展。您认为现在科技的发展不健康吗?怎么才是健康发展呢?
李:是的,我认为国内外的科技发展有很大的不健康成分。简单地说,“不健康的科技发展”就是会刺激欲望、破坏自然的那些发展,而健康的发展则助人为善、使人与人、人与自然更为融洽和谐。以后再展开阐述。
学:难道“顺应自然”就是最好的选择?太阳能虽然好,但它明显远远满足不了人类的需求。
李:你的意思是,出于人的需求,就应该不惜牺牲自然界?那还搞什么环保?人的需求和欲望可以无止境地增长。因眼前的需求而牺牲自然,是不是由于科学的短视所带来的目光短浅?再说,石油煤矿等能源是不可持续的。
学: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现在争论得很激烈。从您前面所说的来看,您是反对转基因食品的,是吗?
李:我并不反对转基因食品。我对此是外行,本不该说什么,既然你问起,我不妨在高层次上说几句。一方面,我认为完全反对它似乎不妥,否则怎么发展?何况,在当代这种大环境下,它的日益推广势不可挡,除非发现确凿的严重副作用。另一方面,食品关乎人命,基因如此基本,转基因可能带来突变,后果难料,所以一定要慎之又慎。综合起来,也许应该允许发展它,但对它的安全性的保票,要持一定的怀疑态度,——由于科技的短视本质,这类保票不可靠,这不乏先例,何况还涉及巨大的资本和商业利益。同时,应该留存不转基因的原始食品,以防万一。
正在出的博文系列:
与师生谈现代化之弊
与师生漫谈科研
5:生命的延续
已出博文系列:
与师生谈科学之弊
17:“脚踏实地”的逻辑? 18:逻辑:真理焉?宗教焉?
27:科学之弊总结
与师生谈科研选题:
3:选题三准则:如何培养兴趣 4:选题三准则:择重舍轻,扬长避短
7:选题四建议 8:总结:选题好比找对象
与师生谈研究策略:
3:人人信之而善忘的黄金法则 4:孤胆方是英雄,独创才有真才
15:类比、联想、猜测、推证 16:评估
17:总结与回顾
与师生谈学习门径:
7:增加深度的窍门6 8:如何培养直觉和想象力?
9:基础不好,死路一条? 10:阅读策略1
与师生谈科研输出:
1:论文写作五要点 2:论文的结构、条理和语言
3:标题、摘要、引言、结论 4:作学术报告四建议
5:与编审人员打交道
与师生谈科研道德: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1: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