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学生,教:教师,李:李晓榕。
李:科学主义的典型说法之一是,科学无禁区。“无禁区”的潜台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何其狂妄!科学主义的另一典型说法是:科学无偶像,其实,科学得了自恋症——科学的偶像就是科学自身。事实上,科学的有效适用范围相当有限。前面谈研究策略时讲过,科学方法要求结果与证据吻合,追求简易从而达到普适”。只有共性规律是普适的,所以科学只能对付共性规律。越是针对共性的,越有科学意义。相反,越是独特的、个性化的,越有艺术价值。科学与艺术对立的根源在于:
科学揭示共相,艺术表现个性。
科学生长在同质共相之上,艺术存活于差异个性之中。可见,“真”“美”各有所好:“真”贵同,“美”尚异,——科学拥抱共性规律,高呼共性万岁;艺术钟情独特个性,推崇个性至上。
大自然里多共性,精神世界尊个性,这可以说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代悲白头翁》)的另解。科学之于物质犹如艺术之于精神。在自然界中,不同个体的共性是压倒性的,个性往往可以忽略不计,譬如同一瓶里的两滴水的差别何在?前面提到一种学科层次:社会→复杂生命→细胞→分子→原子→基本粒子。层次越低,科学方法越有效适用,越得心应手,原因正在于此。惟其如此,科学对自然界屡战屡胜,硕果累累。但它不擅长于对付极具独特性的个体。用科学方法研究有自由意志的个体的行为,更是庸医误人。何况,有自我意识的个体可以故意反科学规律而行之。正如不能预测随机现象的单次实现一样,用科学方法来预测判断一个心理严重病态的特定个人心态,风险极大,因为这种人的心态千奇百怪,其中任意一个的心态都可能远离平均,甚至故意与预测背道而驰。虽然不妨用科学方法研究有自我意识者之群体的平均行为,却也远不如用于研究物质世界。比如,一旦发现一个规律,就可能有不少群体成员故意反其道而行之,造成规律的失效。
共性不够强是为什么“社会科学”、“认知科学”和“行为科学”的“科学”研究远不如自然科学的科研效果好的主要原因,也是人文学科不该太强调“科学”方法的主要原因。人文学术不应统称为人文“科学”,有关社会的学术能否称为狭义的“社会科学”也值得斟酌商榷。这儿情况错综复杂,不同研究对象的共性远不如物质世界那么强,无法精确观测,缺乏客观性和可重复性,难以游离和控制各类因素,多种变量相互影响,其测量问题重重。何况,如前所述,科学的看家本领——分析还原,不能有效对付这些复杂性”。这股列宁称之为“从自然科学奔向社会科学的强大浪潮”,充分体现了我早先提出的“突破-泛滥”常见模式”:由于科学对付自然界的巨大成功,它被想当然地推广、泛化到各种社会、行为、人文、历史、心理、思维和精神领域,其中包括大量误用、乱用和滥用。
科学寻求的是共性规律,一大功用是预测,自然要求可重复性,渴望抽象,因而从根本上排斥个性、特殊和具体,比如个体的体验亲证、领悟直觉。科学得到的只能是外显知识,不可能是内隐的默会知识。早先讨论外显知识、内隐默会知识时说过,这两类知识各有千秋,不可偏废。外显知识易于积累发展,而内隐默会知识难以跨代相传,且不说科学“避难就易”,科学主义者还贬低默会知识。
学:您一再提到“科学主义”,您能不能进一步解释一下,到底什么是“科学主义”?
李:所谓“科学主义”(scientism)、“唯科学主义”、“科学沙文主义”、“科学至上主义”或“科学一神教”,等等,简单地说是一种主义、倾向和信念,它认为物理学、生物学等典型自然科学方法适用于所有其他学科和知识体系,它的极端版本认为“科学 = 正确”:科学是人类的全部正确的知识理论,科学是“舍我其谁”唯一正确的、万能的、普适的、毫无局限的,最终能解决所有问题,是否科学是判定正确与否和衡量价值多大的唯一准绳。比如诺贝尔奖得主奥斯特瓦尔德(W. Ostward)宣称:科学将以其不可估量的成功取代上帝的位置,科学一元论的世纪即将到来。一句话,科学主义“可怜得只剩科学了”,所以他们会对以下的宣言大吃一惊:1999年世界科学大会发布的《科学和利用科学知识的宣言》说,“现代科学不是唯一的知识,应在这种知识与其他知识体系和途径之间建立更密切的联系,以使它们相得益彰。”不少科学主义者会说:科学不一定能行,但离开科学万万不行;虽然科学无法杜绝错误,但科学会自我纠错;现在科学所带来的问题,随着科学的发展都会迎刃而解。科学主义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信念是,简单的还原论方法能够胜任社会人文等学科各种极其复杂的问题。
学:我想,科学方法是正确的,但科学研究的结果不一定正确,因为我们可能错误地用科学方法。
李:也就是说,正确的归科学,错误的归其他。照此推理,凡是用科学方法所产生的错误,比如物理学的“以太”和化学的“燃素”和“亲和力”,都不是科学方法之错,而是人们误用科学方法所致?依此类推,面对一个可错方法的错误结果,都可归结为不正确应用该方法之故。
不少物理学家为物理学的巨大胜利而欢欣鼓舞,认为万能理论的创建已为期不远。他们全然没有意识到,物理学的对象只是宇宙万物中最简单的部分,即几乎完全被共性所左右的那部分。而对于更加丰富多彩的艺术、意识、精神等充满独特个性的世界和人生,只关注共性的科学又怎么可能独自胜任呢?爱因斯坦说,我相信,把物理方法用于人类生活的时下风气不仅错了而且可恶。(I believe that the present fashion of applying the methods of physics to human life is not only a mistake but heinous.)即使在科学内部,统一也谈何容易。物理学以往历来是近现代科学的典型代表,近几十年来生物学正在逐渐取代其地位,后者与物理学有天壤之别。其实,科学的统一性只能是一种不切实际的信念。
记得二十多年前在国内看过一篇颇富哲理的中篇小说。它说科学和宗教互补:凡是能得到明确知识之处,属于科学的领地,其余归宗教管辖,而且,科学不断开疆扩土。今天的座谈,我想说的是,科学的有效管辖领地其实小得多。是的,我们也许正处于科学主义开疆扩土、四处“圈地”的“野蛮阶段”。总结前面所说的,可以说,现代科学的主要有效领地是:由线式因果思维和分析还原方法在短期内能见效的关于简单共性规律的明确知识。真正的科学精神尊重适用范围。把科学或科学方法用于其适用范围之外,本身就违反科学精神。真理要我们承认自己是有局限性的,而谬误则奉承我们,要我们相信在某些方面是万能的。歌德的这句话在此颇有针对性,也是对科学主义者的提醒。科学精神的基本要素之一是批判精神,对万事万物都要认清其弊端和局限。为什么不把科学精神用于科学本身,发现科学本身的局限和弊端?否则不是“对人马列主义,对己自由主义”吗?
学:李老师,您说的这些很有道理,也很有启发,但它们与我们有多大的关联?恕我冒昧,这些共性个性、科学艺术的道理是不是离我们太远了,跟我们的研究似乎八竿子也扯不到一块。
李:谢谢你的直率。你的态度很典型:哲学有什么价值?不了解它,人们不是照样生活吗?科学哲学意义何在?不熟悉它,我们不是照做科研不误吗?问题是:它们是否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对科研是否有指导意义?对于它们,我确实受益匪浅。当然,主要是观念上的,而不是技术上的。科学哲学帮助我们更加理解科学,正像科学帮助我们更加理解自然界。我向来对哲学感兴趣,对科学哲学有所涉猎也是兴趣使然。一开始纯属兴趣,后来发觉对科研有指导意义。举例来说,对于性能评估通用理论,我领悟到了一个相当通用的法则,可称为“数据相合原理”(data congruence principle)。它就是深受科学哲学的启发,是我的科学观的产物。不了解科学哲学,我就不可能得到这个原理。在不知真相时,如何评估性能?这个原理使之在大范围内成为可能。不了解科学哲学,就会茫然不知所失。(You don’t know what you have missed.)好比不懂泛函,就很难意识到它对我们的研究有多么重要。我上面说的这些有助于加深对科学方法利弊的认识,这对科研很有好处。
再举一例。有些信息融合学者一再强调说,高层融合的研究水平远不如低层融合的研究水平,所以应大力加强高层融合的研究。近来国外不少政府机构对信息融合科研的支持力度,也多少有向高层转移的趋势。其实,低层融合主要涉及数据、信号、图像等,对付这些问题正是科学方法所擅长的,一旦努力,效果就很明显。而高层融合所涉及的场景认知、态势评估等问题错综复杂,共性不明显,人为因素不少,并非科学方法所特别擅长对付的。即使大量投入,预期效果也不会有多好。正如即使大量投入人文或社会学科的“科学”研究,其发展与自然科学的发展也不可同日而语。这是科学方法的固有局限,在科学内部是无法克服的。何况,高层问题的最终解决往往不取决于科技,而取决于主观人为因素,即便高层融合有显著成果,被真正应用的概率也不大。如果你有志于信息融合研究,一个重大问题是:是做低层融合研究,还是高层融合研究?清楚我所说的这些之后,对于你的决策大有裨益。
学:既然科学是针对共性的,现在越来越追求一致,是不是也是受到了科学追求共性的影响?
李:问得好极了!我认为的确是。以科技为主导的现代化的大趋势是崇尚同一,进而趋同灭异,导致大量物种的灭绝,各种特殊技能的失传,众多语言特别是方言的消亡,诸多文化尤其是弱小民族文化的湮灭,不同伦理道德价值的沦丧。其实应该多元并存,和而不同。
正在出的博文系列:
与师生谈现代化之弊
与师生漫谈科研
5:生命的延续
已出博文系列:
与师生谈科学之弊
17:“脚踏实地”的逻辑? 18:逻辑:真理焉?宗教焉?
27:科学之弊总结
与师生谈科研选题:
3:选题三准则:如何培养兴趣 4:选题三准则:择重舍轻,扬长避短
7:选题四建议 8:总结:选题好比找对象
与师生谈研究策略:
3:人人信之而善忘的黄金法则 4:孤胆方是英雄,独创才有真才
15:类比、联想、猜测、推证 16:评估
17:总结与回顾
与师生谈学习门径:
7:增加深度的窍门6 8:如何培养直觉和想象力?
9:基础不好,死路一条? 10:阅读策略1
与师生谈科研输出:
1:论文写作五要点 2:论文的结构、条理和语言
3:标题、摘要、引言、结论 4:作学术报告四建议
5:与编审人员打交道
与师生谈科研道德: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8: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