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Liblo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Liblog

博文

与师生谈学习门径13:增强记忆1 精选

已有 13604 次阅读 2013-2-27 14:31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学:学生,教:教师,李:李晓榕。


李:我所引用的话,大多数是看到时就产生共鸣的,即所谓“英雄所见略同”,就记牢了。其中不少更是名言,一再看到,它们更使我觉得“吾道不孤”。我并没有做大量笔记或摘录。此外,还要归因于复习。我看一本书,觉得有收获,后来就会温习,就记得更牢一点。另外,搞熟了,脑子就一直警惕着,就会发现不少关系,就容易记牢。 

学:您的记性很好,经常旁征博引,信手拈来,还常讲故事,不限于领域之内的东西。我总觉得自己的记性不好。 

李:不少学生说我的记性好,其实我的记性并不好。《道德箴言录Maximes)的作者拉罗什福科(La Rochefoucauld说得好:抱怨记忆力者多,抱怨判断力者少。(Many complain about their memory,few about their judgment.)人们说庞加莱具有照相机式的记忆,但他仍抱怨说自己的记性不好。不过,记性差未必不是福气,比如容易忘记不快和痛苦,过目不忘则容易陷于枝节,见树不见林。梁启超说,“好记忆的人不见得便有智慧;有智慧的人比较的倒是记性不甚好。”(《治国学杂话》)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说,不忘记绝大多数东西,就记不住任何东西。(We could not remember anything unless we forgot almost everything.)确实,遗忘是生存之必需,不遗忘次要的旧东西,就无法更好地适应现在。    
   各人的记忆力确有区别,比如指向性不同,某一类的东西记得特别牢。我跟我太太记忆力的指向性就明显不同。她的形象记忆比我强得多。但逻辑数字记忆,我比她强。她挖苦说,她的记忆比我的高级,因为计算机处理数字、逻辑是轻而易举,而对形象则难以驾驭。我反唇相讥说,逻辑数字记忆是人类特有的,动物对付形象本领高强,在数字面前却束手无策,对逻辑更是浑然不知。这有生理基础,——掌管逻辑推理的大脑前额皮质层区域,是人类进化的最新产物。假如我们都是计算机,那么她的记忆更高级,但我们都既是人,又是动物,不是计算机,所以我的更高级,而她只是动物记忆强而已    
   各人记忆的强项不同,应充分加以利用。让我们讨论增强记忆的方法,谁有什么窍门跟大家分享一下。 

教:记忆更多的可能是跟重复有关。即使对它有兴趣,时间长了还是会忘。我一般是这样,觉得文章中重要的东西,我会摘到小本上,然后只看这个小本。重复看它,经常用它,这样就能记住。还有就是跟之前的知识联系、挂钩。有些人建议编口诀、顺口溜之类的。但是,并非我们工科的所有公式、理论都能这样做。像某些记忆力书上写的,增强记忆的方法还是重复,理解之后多重复。 

李:摘录到小本子上,时常看看,这方法不错。清朝一代文坛盟主王士祯,读书遇到妙处,就用纸条抄下,贴在书房壁上,时时览读,直到熟后才揭去,换上新的。不仅要摘录,最好还要记录疑惑:即“心有疑,随札记”。(《弟子规》)    
   我同意,增强记忆的关键在于和已有知识相联。《惊人的记忆力》一书说:记忆的最基本规律,就是对新的信息同已知的事物进行联想。这种联想其实就是心理学上的“统觉”。除了丰富联想外,目的明确、集中注意也可以增强记忆。好奇乃注意之父,正如注意为记忆之父。(Curiosity is as much the parent of attention, as attention is of memory.) 这么说,好奇就是记忆之爷了。据说注意时,相应的神经部分兴奋增强,突触联系加强。我主要靠理解来帮助记忆。我对诗词、古文经典感兴趣,一丝不苟地背过一些,确有含英咀华的乐趣。我要背一首诗或一篇古文时,会先找到尽量多的版本和解释,力争理解深刻,然后才去背。一旦理解就容易记牢,这还可以增强直觉。我特别重视也很习惯地尝试直观理解,包括几何直观、物理直观,等等。 

学:为什么理解的深刻,就容易记牢? 

李:我想,深刻理解往往就是识别或提炼出了模式,而模式是一种共性,即普遍存在的规律,因而会常常遇到,不断反复,所以就容易记牢。《智慧的矛盾》(The WisdomParadox一书说,一种模式越普通,不同经历之间的相同范围越广泛,所形成的记忆就越牢固,所以在众多记忆中唯独模式最稳固    
   几年前我突然意识到,做研究时我从来没故意背过东西,这对做研究不好。所以要 
强记重要内容、公式等。 
比如说重要公式,长时间地瞪着它,看它是什么结构的,拼命想清楚,把它记住。强记的好处不少,花的精力也不大。我一直是听其自然。意识到这点后,很替自己遗憾,错过了这么多年,不然我现在肯定更熟悉好多东西。 

学:为什么都要记住?如果没记住,需要时再去查不也行吗?关系有那么大么? 

李: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临渴掘井怎么行?这使我想起《百喻经·愚人集牛乳》的故事:有人请客要牛奶,他想,如果现在天天挤奶,不便放置,还会变质,不如宾客来后再挤。于是,他自作聪明地分养母牛和小牛,不让小牛吃母牛的奶。一个月后,宾客来了,母牛的奶子却已干瘪,挤不出奶了。书到用时方嫌少,公式没记住,它与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就不会跳出来。如果明确记牢了,思考时就会马上意识到这种联系。这就是学以致用,用以促学。注意,联系至关重要,一个研究成果无非是未知与已知之间的一种明确联系。记住了还可以“反刍、发酵”——慢慢消化和回味。

学:大牛人李开复似乎很反对背诵,他说背诵是压抑创新的杀手。

李:你是不是断章取义或误解?背诵本身不是杀手,只背诵不思考才是。创新是好,但现在强调创新几乎已走火入魔,这是西方思维洗脑的结果。依现代新儒学鼻祖梁漱溟之见,西方文化一往直前,不断加速,如果任其发展,后果不堪设想。西方贵原创,中国重守成。现在对守成不屑一顾,其实,创新与守成不可偏废。    
   温故而知新,人类的精神财富已极为丰富,天下无新事。(There isnothing new under the sun.)创新只是对创新者所在的小范围来说,对于人类而言,绝大多数并非真正的创新,即所谓“历史性创造”(H-创造)极少。对此,英国作家英格(William Inge)说得深刻而风趣:何谓原创?未被识破的剽窃而已。(What isoriginality? Undetected plagiarism.著名史学家吕思勉在《经子解题》中说:“社会科学之理,古人皆已引其端(开始);其言之或不如后世之详明,而精简则远过之。”胡适一生鼓吹新学,倡导新文化,重视创新可谓足矣,但他在《信心与反省》中也说,“创造只是模仿到十足时的一点点新花样……一切所谓创造都从模仿出来……没有一件创造不是先从模仿下手的。”
   现在空喊创新的多,不说切实可行的方法,创新成了空中阁楼。没有记忆,创新无从谈起。比如,英语初学者不应造新词,只有语感不错之后,才可谈造新词。年幼时若不鹦鹉学舌,成年后怎能妙笔生花?

教:爱因斯坦说过:我从来不记忆词典、手册里的东西,我的脑袋只用来记忆那些还没有载入书本的东西

李:这大概是矫枉过正。没记住词典里的词汇,就不会说话,也无法思考。人的行为,包括理解和推理,都有赖于记忆,连想象也离不开记忆。记忆本身何罪之有?罪在太信以为真,缺乏批判精神。这与前面所说的“知识既是力量,又是障碍”异曲同工。

教:高中文理分科时,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理科,原因就是不需要再背了。背东西太痛苦了,比如说背历史。

李:治学有赖于悟性和记性,并克服惰性。即使悟性不高记性不好,只要勤奋,还是能学有所成的。悟性主要影响成就的大小,而不是有无成就。特地背一些公式之类的,对科研肯定有好处。正因为如此,在希腊神话中,科学艺术之神缪斯是记忆女神之女。

正在出的博文系列:

与师生谈现代化之弊

1:崛起的代价                                                


与师生漫谈科研

1:我有科研之才吗?                                            2:我该做科研吗?

3:逻辑推理的作用                                              4:人生价值

5:生命的延续                                                  


已出博文系列:

与师生谈科学之弊

1:线式因果思维1                                               2:线式因果思维2

3:线式因果思维3                                               4:螺环之奇妙

5:幻化的因果                                                  6:不牢靠的因果推理

7:分析还原病                                                  8:还原论教条

9:基因未必基因                                                10:割根裂本

11:强拆硬分                                                   12:科学的领地

13:科学的致命伤                                               14:科学的致命伤2

15:逻辑之可错                                                 16:逻辑可错之源

17:“脚踏实地”的逻辑?                                       18:逻辑:真理焉?宗教焉?

19:想不清原理                                                 20:想不清原理2

21:逻辑教的改革                                               22:逻辑教的改革2

23:精确性的终结                                               24:科学哲学

25:务外逐物                                                   26:科学六弊

27:科学之弊总结


与师生谈科研选题:

1:科研的战略、战术和战斗力                                    2:选题三准则:趋喜避厌

3:选题三准则:如何培养兴趣                                    4:选题三准则:择重舍轻,扬长避短

5:得题之关键                                                  6:如何应对新潮

7:选题四建议                                                  8:总结:选题好比找对象


与师生谈研究策略:

1:科研四要素                                                  2:突出重围的法门

3:人人信之而善忘的黄金法则                                    4:孤胆方是英雄,独创才有真才

5:大道至简,科学之魄                                          6:弃繁就简

7:以特制胜                                                    8:综括

9:反行众道,改形换状                                          10:迷雾中的灯塔

11:技穷时的上策                                               12:驾驭时间之术1

13:驾驭时间之术2                                              14:保质增产之法

15:类比、联想、猜测、推证                                     16:评估

17:总结与回顾


与师生谈学习门径:

1:广度与深度                                                  2:增加深度的窍门1 

3:增加深度的窍门2                                             4:增加深度的窍门3

5:增加深度的窍门4                                             6:增加深度的窍门5

7:增加深度的窍门6                                             8:如何培养直觉和想象力?

9:基础不好,死路一条?                                        10:阅读策略1

11:阅读策略2                                                  12:博览之术

13:增强记忆1                                                  14:增强记忆2

15:如何听讲                                                   16:最佳捷径


与师生谈科研输出:

1:论文写作五要点                                              2:论文的结构、条理和语言

3:标题、摘要、引言、结论                                      4:作学术报告四建议

5:与编审人员打交道


与师生谈科研道德:

1:何谓弄虚作假                                                2:何谓剽窃?

3:何谓自我剽窃?                                              4:版权

5:谁该当作者?                                                6:署名顺序怎么定?

7:其他学术不当行为                                            8:总结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87793-665580.html

上一篇:与师生谈学习门径12:博览之术
下一篇:与师生谈学习门径14:增强记忆2
收藏 IP: 117.32.153.*| 热度|

16 陆泽橼 张庚宇 李明烜 张伟 张波 翟自洋 李伟 沈友明 唐久英 饶萍 张海权 crossludo anran123 xiyouxiyou chen073011 cccy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11: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