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学生,教:教师,李:李晓榕。
李:前面强调了深度的重要性,其实,广度也极为重要。知识广博十分有助于原创性工作。说白了,原创性工作就是披露、发现研究对象与已知事物的联系、异同或某种相似 。科研就是发现这种关系。如果知识贫乏,也就是你的已知世界很小,做出原创性成果的希望就很渺茫。对此,汉朝大学者刘向说得精辟:“以其所知,谕其所不知,而使人知之。”(《说苑·善说》)何况,丰富的知识有助于更好地判断。大体上可以说,一个学者越伟大,他的领域就越宽广。如前所述,长期限于同一领域的文献会束缚思想。广博的知识不仅有利于扩大知识面,而且还有助于思维的清新,跳出思维定势。我认为,广博要以类取胜:众多门类的知识远比大量同类的知识重要 。要大量阅读各类读物,广泛接触各类知识,了解大量领域之外的东西。国内有个通病,就是大多数教师和博士生都有画地为牢的恶习,这是作茧自缚。一个学术报告,好像不是本方向或分支的,就不想听了,这是普遍现象。这样怎能拓广?应该多参加这类活动,如果不是你的领域的,精力有限,听的时候可以放松一点,了解大概是怎么回事就行了,这有好处。有些学生做研究时,老是觉得缺点什么,但就是不知道缺的是什么。即使这样,还不积极拓广,那真是死路一条。所以,千万不可画地为牢 。
学:在加深的同时,需要增加广度,但在短期内又怎么拓广呢?书很多,确实很困惑:怎么看那么多的书呢?
李:只有一本一本地看,积少成多。拓广靠广闻博览。先强调一点:深刻理解也许不一定绝对需要长期积累,但是, 广博非得靠长期积累。 大文学理论家刘勰的《文心雕龙·知音》有句名句:“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积累对于治学的重要性,古今中外的圣贤多有教诲。《荀子·劝学》有名言:“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故不积跬步(跬步为今日之一步,古称半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骏马)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劣马)十驾(十天的路程),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杜甫的名句更直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陆游说:“相从勉讲学,事业在积累。”
学:这些都是老生常谈。有没有什么更巧妙或便捷的窍门?
李:老生常谈并不因其耳熟能详而必非要言妙道。对于先辈的治学经验,不少青年人富有批判精神 。循序渐进、集腋成裘,前人奉为治学圭臬,他们却不以为然,总想另辟多快好省的捷径。吃了三天素,就想上西天。其实,不存在能让人一蹴而就的治学秘籍。恰恰相反,欲速则不达,玩小聪明走捷径会适得其反,事与愿违。切记: 追求速成是治学的大忌 ,是死路一条,只能通往地狱。《百喻经·愚人食盐喻》说: 有个人作客,嫌菜无味,主人加盐后变得味美,他想:味从盐出。随即大口吃盐,结果大倒胃口 。任何“治学秘籍”都只是像盐这样的调味佐料,离开潜心努力、长期积累这些实质“食物”,决不能成为美味佳肴。何况,真正的诀窍难以言传,可言传者非诀窍也。 汉语说“天道酬勤”,英语也说“ 勤奋乃好运之母 ”。(Diligence is the mother of good luck)不勤奋用功,在任何行当都不会成功。心浮气躁、急功近利是治学的大忌。明人吕坤的《呻吟语》说得好:“为学第一功夫,要降得浮躁之气定。学者万病,只一个‘静’字治得。”当代国学学者吴小如在他的《书廊信步·积累与思考》中说得好:“无源之水流不远,无根之木长不大,走捷径终归是要失败的。 天下事无一不靠积累 。做工作要靠实践经验,做生意要靠积累资金,当演员要靠积累艺术素养和表演技巧,搞创作要靠积累生活素材,而搞科研则靠积累文献资料打基础。……刚开始一桩工作时往往是苦干,等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就由苦干而逐步转化为巧干。治学问亦复如此。……不积累则无从思考, 思考乃是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产生的结果 。”积微成著,积累多了,量变到质变,自然就更明智了,更高明了。惟其如此,智慧是年长者的专属,是上苍对勤学多思力行的犒劳,正像天赋总是与年轻相伴。
增加广度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博览,这个大家都有数。它可用于领域之外的著述,以及领域之内的次要文献。博览靠泛读、略读,有些技巧。
教:我们都有很强的愿望拓宽自己的视野,想读很多书,但不知道怎么合理安排时间,老是感觉手头上有些事必须做完。您的事务肯定比我们多,这么多年您做行政和科研工作,您还学习很多新东西。拓广知识面和您工作的时间是怎么安排的、协调的?您看过的书很多,拥有的书也很多。
李:饭得一口一口地吃,路得一步一步地走,书得一本一本地读,都是点点滴滴日积月累起来的,急不得。天才出于勤奋,创新依靠积累,这是老生常谈。比如说我来这儿,在旅馆里没干别的,都在看书,已经看了好几本了。其实,谈研究策略时谈了一些,其精髓是:跟着兴趣走——先做感兴趣的事 。比如说拓宽,这个领域不熟但有兴趣,我就去看。此外,博览最好有个大致规划。对重要而并非兴趣十足的东西,也要有所涉猎。零碎时间最适于泛读。泛读的书最好章节较短,争分夺秒,每次看一两节。
教:您看的这种书都是理论性的书吗?有些理论性强的书读起来很吃力。
李:不一定,我泛览各种各样的书,主要是不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供泛读用的书。理论性强的书或补基础的书很难点滴地看,得集中时间看。泛览其他领域的读物,主要应抓住两点。一是把握全局,二是注意异同 。 第一,把握全局。大诗人陶渊明在其变相自传《五柳先生传》中有句名言:“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据说诸葛亮读书也是“观其大略”,以便把握全局,抓住系统和要点。泛览时不宜太求甚解,那样容易过拟合。说到把握全局,强调的是多看介绍性的东西,多注意引言、概述、提要、结论等,快速浏览主体,不苛求掌握细节。这样不仅效率高,而且能抓住本质精髓,不被技术细节套住、陷入思维定式。“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不被遮住是因为站得高。要见森林,不该理睬里面具体的一棵棵树。中美学生有一个整体差别:美国学生对细节把握不如中国学生,但是总体把握往往更好。如果要人尽其才,那么中国学生应给美国学生打工:美国学生当老板、领导,中国学生当工程师,对付细节。
第二,注意异同就是搞清相似之处和相异之处。与熟悉的领域对比,哪些相同、相似,哪些不同。比如,模型选择、系统辨识和统计学习,三者的区别何在?有何相似?起码要笼统地知道它们之间大的异同、本质的区别。这说的是泛览。
学:那您读书肯定很快吧?有什么快速阅读的窍门?
李:我的泛览速度并不快。一个窍门是,确定一个合理时限,限时限期读完 。快速阅读的关键在于像读小说一样轻松地读:粗粗浏览,不做笔记,不查辞典或文献。读完后我可能摘录少量精彩之处。如果是我的书,我会圈出、标出重点和精彩之处,还可能做些简洁的眉批。这样,以后复习就容易了,浏览一下这些地方就差不多了。要特别注意每节首末段、每段首末句。每节的第一段、每段的第一句话往往提纲挈领。也要注意最后一段和最后一句话。如果这些纲领性的话没多大意思,也许就可以跳过整段。觉得不错,就仔细点。不懂之处,如果无碍大局,就不必深究。文采好的,要逐字逐句地读,以便受其润泽,提高文采。否则最好扫视,一目十行,只读有趣或有用之处。我的体会是,这样扫视加重点阅读,比逐字逐句读速度既快,效果又好,因为重点突出 。不过,我的泛读方法对大家未必有多好。
教:但是,我认为泛读是成不了专家的。
李:是啊。只靠“泛”读怎能成为“专”家呢?其实,成为专家并不理想,“专”含有“单一”的意思。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成绩斐然,不少人称他为红学家。他不乐意接受:我就这么专、这么窄?我只研究红楼梦?其实,他还是诗人、散文家和学者,古典文学研究造诣尤深。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李晓榕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87793-663176.html
上一篇:
与师生谈学习门径11:阅读策略2 下一篇:
与师生谈学习门径13:增强记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