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学生,教:教师,李:李晓榕。
趋喜避厌,朦胧跟着兴趣走
教:事先怎么知道哪些约束不必重视,而哪些约束应该重视呢?
李:应跟着兴趣走,兴趣是最佳向导。不要被环境压力等约束左右自己,应跟着感觉走,沿着兴趣去发展长处,多做喜欢之事,少做不喜欢之事,正如《千字文》所说:“守真志满,逐物意移。”大智若愚,深蠢犹慧。很多精明人明知“贪婪算法”不好,仍不由自主这样做。机关算尽太聪明,最蠢莫过用心机,这种人都活得很累,不能“潇洒走一回”,聪明反被聪明误。而一些不“聪明”、甚至迟钝的人想得不多,却最终得到好结果,正所谓“逐物实难,凭性良易”(刘勰《文心雕龙》)。这种顺乎本性的自然策略在大多情况下相当不错:不仅最终结果不赖,过程也令人愉快。过程比结果更要紧。
学:您说的很有道理,但是会按您说的去做的人,您不说他们也还是会这样做;不按您说的去做的人,您说也没用。
李:我想主要有两种可能作用:一是前者原来是朦胧的,有时候也会迷茫,如果我说得清楚,他们的迷茫会少点,会更明确、更有意识地这么做。二是对后者会有冲击,也许会按我说的去试试,当然后来有可能逐渐回归原状。人都有自己的思想,能够影响一点就不错了。我知道,不管我怎么说,不管是谁说的,大多数人还是在乎各种约束。
教:您是说,要有个长期的计划,不要近视,被短时的压力和约束所左右。
李:对,不要近视、被约束所左右,但我并不建议制定人生长期规划。要朦胧地跟着兴趣和感觉走,借用“孔门心法”《中庸》的话说,就是“率性之谓道”。没有兴趣而下棋,会很痛苦,有兴趣的话,越下越有趣,越难越有味。不要被外界的形势、压力、约束、利益等扭曲自己。在此,朦胧优于明晰。如果有个长期规划,就可能为达到中间目标而扭曲自己。何况,这种长期规划大都不可行,因为人生充满了不确定性。比如有些人包括我,并没有精心策划却出国了,人生随之大变。确定中短期目标未尝不可。我强调的是,不要事事都想着这些规划或目标而扭曲自己、迷失本真。最好是:有人生目标,可以有明确或朦胧的中短期目标,但应跟着兴趣和感觉走,调整规划,否则就容易犯优化理论所说的贪婪近视的毛病。
教:有些学生很羡慕其他同学,导师很早就帮他们选好课题方向了,很快就发了一些文章。其实,这容易使学生局限于一个小范围内,不利于拓展视野和知识面。自己摸索选题,要试不少方向,知道这个方向可以做,那个方向也可以做。毕业时文章可能不多,但是这种厚积薄发所带来的对科研的好处要远胜于前者。
李:对,一个课题是自己选的还是导师定的,那完全是两码事。做研究是个探索过程,带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在黑暗中上下求索的经验体会极为宝贵,能力也因此提高。所以我往往让学生自己选课题,我只提供必要的指导。最有意思和最有可能成功的课题是研究者本人慎重确定的课题。治学就像游泳,据说渔民从不教小孩游泳,只是把他们扔到水中让他们自学而已。法国数学家阿达玛(Jacques Hadamard)甚者认为,讨要研究课题的学生不是一流的。
教:那么,到底该怎么选题呢?
李:我认为,
选题三准则:趋喜避厌,扬长避短,择重舍轻。
这三点相辅相成,不可分割。还得考虑可行性、新颖程度、所需的时间和精力、以及获取科研资助的潜力,等等。很多人强调新颖和投入产出,我觉得不应过分强调。在所有因素中,我认为兴趣最关键。人们总是喜欢做自己擅长的事。应回避不感兴趣的课题,否则,你会感到索然无味、怀才不遇、浪费生命,而且成功率不高。兴趣不大,就不容易出成绩。兴趣大,相当于在为自己工作,就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他还说: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的加入便发动了储存内心的力量,足以使工作有兴趣,因而使它看起来容易而且能减少疲劳。杰出学者大都兴趣强烈而广泛。这样的兴趣使生活更加充实、丰富、多彩。即使没有取得重要成就,也会感到生活的丰富、充实和有意义。注意,人生就是过程,过程比最终结果更要紧。我多次谢绝中青年学者要我替他们定课题、找“突破口”。我不了解他们的真实兴趣以及长处和短处,而最好的课题是能引发强烈兴趣的课题。没有相当的愿望,是很难攻克难题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87793-598388.html
下一篇:
与青年学子谈科研选题4——选题三准则:择重舍轻,扬长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