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唯物史观中的生产力

已有 3919 次阅读 2019-4-9 08:45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由于在讲绪论后接着讲的历史唯物论,所以就涉及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概念。生产力是一种物质概念,但又是人与物的一种耦合。在这种耦合的物质力量中,人又是起着主导作用的。但人的主导作用又不得不受到物质条件的制约,人不可能超越这样的物质条件。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必须而且只能继承前人遗留下来的生产力状况,人们不可能摆脱它,也不可能超越它。人们只能在继承了这样的生产力之后,在其基础上进一步创造新的生产力,推动生产力的向前发展。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人们都很熟悉的。那么生产力的主导因素是人,而当生产关系相对适合于生产力的状态时,人就能发挥出自身的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生产力就会有一种相对高速度的发展。如果生产关系不那么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甚至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那么人的发展也就受到阻碍,人的生产积极性也会下降。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在本质上是物与物之间的矛盾,但在表现出来的时候,却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有阶级社会中,这种矛盾体现出来的就是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过去的教科书说,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这种说法或许也有一定的道理。虽然从理论上说,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可是这样的矛盾运动是本质层面上的,人们通过感官是无法感知的。而阶级斗争是体现在现象层面的,人们是可以看得到的。但是,从生产方式的矛盾表现为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这中间又是要经过一些中间环节或者中介的。或许从另一个角度上说,如果单纯去看阶级矛盾与阶级斗争,未必就能一下子了解和掌握存在于其背后或者更深层次的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这需要更为深刻的分析与判断,也需要掌握相关的经济学知识与政治学知识。

在阶级矛盾不再是社会主要矛盾的社会主义社会,问题可能就要稍微复杂一些。社会主义社会也会存在着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只是在大多数的时候,这种矛盾运动没有体现为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它会呈现为一种复杂性,有可能是以劳动者与管理者之间的矛盾形式表现出来,也有可能是消费者与商家的矛盾形式体现出来。在多种所有制的条件下,也不排除有阶级矛盾的登场。

在社会主义社会,虽然阶级矛盾不再是社会主要矛盾,但阶级矛盾并没有消失。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这对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环境就有了新的要求和更高的要求。同时由于国际资本主义的存在,对于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与中国的崛起,国际垄断资产阶级是不甘心,也是不舒服的。所以国际之间的阶级斗争,以及国际阶级斗争在国内的反映,也是会不时出现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整个国际总的生产力发展开始产生越来越大的阻力。国际垄断资产阶级为了自己的利益,是不会考虑他们的利益对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否会存在消极的作用。

在全球化不断向前推进的时候,国际垄断资产阶级从原来全力推行全球化,转而要阻挠全球化的进程。这本身就是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阻挠。所以这种矛盾会表现在国际关系中的各个方面。中国国内也会有某些人对国际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有所呼应,从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采取某种消极的甚至是敌对的态度。如果这样的矛盾处理不好,阶级矛盾就可能尖锐化和激烈化,对社会产生更大的冲击。

在国内方面,不同所有制关系也会带来不同企业与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在一般情况下,这样的矛盾如果经过正常的处理,不会发展到激化的程度。所以这样的矛盾大多数时候是非对抗性的。这样的矛盾也往往是生产方式内在的矛盾所导致的。在社会主义时期,这种生产方式的矛盾是可以通过改革或者调整来解决,也可以通过其他法制的补充来加以解决。

从人类社会的发展状态看来,在生产力当中,制造业起着核心的作用。虽然现在服务性行业就业人数大幅度增加,服务性行业的种类也在逐渐增多,但核心的制造业才是社会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所以中国的发展永远不能舍弃制造业,也不能削弱制造业。像国外那些金融业十分发达的国家,因为金融业来钱多又来钱快,所以这样的国家更重视金融业而开始忽视制造业。结果带来不小的恶果。制造业衰落不仅给就业带来不少问题,对于国家总体的发展都会有不利的影响。等到再想恢复,已经时过境迁,无力回天了。

所谓先进的生产力,这个概念也不那么简单。当然首要的是,生产力科技含量要比以前有更大的提高。不仅物的要素有更高的科技含量,人的要素同样要有更高的科技含量。先进的生产力,创造的劳动生产率也应该是最高的。而人与物的耦合程度也应该更为和谐,更为协调。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1172230.html

上一篇:悲剧的发生
下一篇:算是当了一回小白鼠吗?
收藏 IP: 123.123.52.*| 热度|

2 魏焱明 王安良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23: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