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平教授在一段视频中说,随着现代分工越来越细,在科学领域里,各个学科内的分支也越来越多,也是分工越来越细的一种表现。这些不同分支,在研究同一个问题时,有不同的观点,也有不同的方法。而他们所研究的相近的问题,相互之间却无法交流。你说的,他不太懂,他说的,你也不太懂。更有甚者,双方都在没有弄懂对方意思的时候,却都认为只有自己一方的观点是正确的,而与自己观点不同的观点都是错误的,或者是有严重缺陷的。
陈平教授因为做过普里高津的学生,他认为普里高津关于远平衡态的理论在处理复杂性问题的时候,应该比起那种分工过细的研究来,会更有用,也更有效率。这样的说法确实也有一定的道理。
其实,在普里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问世之前,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当代控制论的创始人之一,诺伯特·维纳就认为,当代控制论就必须涉及到不同学科的交流与协作。他最早提出,这种学科之间的协作就应该出现在数学、通讯理论和生物学的领域里。为此,他做了较多的研究。这样的观念在一些实验中,以及一些具体的工业应用中也得到了落实。时代发展到了今天,这类合作应该会更加密切,更加频繁。而参与合作的领域也应该更多了。
后来,美国圣·菲研究所研究复杂性问题的时候,也提出了不同于以往研究领域中的那种只使用单一方法的观念。一时间,复杂性问题在世界上也引起了更多的关注。只是因为这个问题本身就非常复杂,要让人们在不长的时间内很快就找到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可能还是有些难度的。这个问题不在于科学家本身,也不在于他们研究的方法本身,而在于现代工业生产发展的水平还没有能够达到发现那种更为有效方法的程度。
分工问题,在马克思看来,根本就是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在资本主义阶段,这样的分工也是不可能被消灭的。尽管人们看到分工带来的很多问题,如陈平教授也提到的那样,出现了人的异化。但是这样的异化并不是因为人们看到了它的问题,就能够很快解决它。没有社会生产力进一步的提高,异化现象是不可能被消灭的,分工自然也不可能被消灭。
生产上的分工如此,科学研究方面的分工大致也是如此。没有人类生产领域中的交叉的融合,在科学研究领域里提前实现这种融合、协调、合作的事情也绝非易事。当然,作为科学研究者来说,现在可以做一些尝试性的实验工作,看看我们在目前的情况下,在哪些领域中,可以试着进行哪种交叉与融合的方法。或许这样的实验会遭受到很多次失败,但如果多尝试几次,一定会比从来不去尝试要有些意义。
现在可以初步看到,越是尖端的科学研究,需要与其他学科交流与协作的尝试就会越多。这就要求各个学科是否可以考虑在当前的情况下,提前考虑或者布局那种交流与协作。在大学里,不同的科学领域是不是可以尝试一些早期的相互了解,这主要不是只从基础理论本身去了解,而是从现实的实践中去发现或者寻找已经存在的这种交流与融合的迹象。从实践中观察这种交流与融合的状态,并且进一步追踪它们发展的成果。有了实践中的实例,在课堂上讲起来也不会无的放矢,更不会流于空谈。
其实,当年诺伯特·维纳就提议,让不同学科的科学家去多了解一些其他学科领域里的情况,虽然你不需要与那个领域的科学家一样,对这个领域的全部知识都非常精通,但是,你一定要了解其中最核心最本质的知识内容。虽然了解的程度未必能达到多么深刻,但是大致了解一下,比完全不了解还是有些用处的。
或许,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进行,随着新的工业革命成果的迅速发展,这类学科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也会加快速度。只是,我们的科学研究人员,最好还是提前看到这样的趋势,采取更多的主动行为,这样,当工业本身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的时候,科学家们就不会感到惊慌失措。
在教育方面,可能以下的观点会让人感到为时过早。那就是说,在现在高中,以及大学本科阶段,就准备开设这种学科之间交叉与融合相关的课程。或者人们是否可以考虑建立一个新的学科。这个学科不是像过去那样,把门类分得过细,而就是从不同学科的交流与融合的角度入手,创立一门新的学科理论,并把这样的理论改造成一门课程,来向学生传授。这样的想法或许在今天的人们看来,不太现实,缺乏可行性。但凡事总需要尝试一下,不试一下怎么知道就一定不行?尝试的过程肯定会有失败,这就如同任何科学研究和科学实验一样,没有失败就称不上科学研究了。可能在某些人看来,一定要等到理论完全成熟了、完善了,才能将其构成一门课程。现在看来,这样的想法确实有点过时,有点不合时宜。那些曾经被认为成熟和完备的理论,在科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还不断需要多次反复的纠错与修改?没有一劳永逸的完美,没有一劳永逸的成功。
在新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露出曙光的时候,我们所要做的准备工作是非常多的。上面所提到的不过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如果我们真的是准备认真地开展第四次工业革命,我们要尝试着做的,与以往做法完全不同的事情还是有很多的。我们大家都必须有这样充分的思想准备。这样的准备不能只是务虚的,最好还是尽快落实到实际工作之中。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2: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