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sk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ngsk

博文

难忘红酵母PAL酶法非粮途径生物制造L-苯丙氨酸的50年

已有 4850 次阅读 2018-1-25 17:46 |个人分类:科技评论|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难忘红酵母PAL酶法非粮途径生物制造L-苯丙氨酸的50年

    ——简述国内个人职业道路PAL研发历程30年

杨顺楷     四川   成都

关键词:红酵母PAL酶法/肉桂酸;生物制造;L-苯丙氨酸;非粮途径

1968年: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EC 4.3.1.5)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和某些微生物(真菌,酵母,及少数简单原核微生物,Streptomyces )有机体内的酶,PAL催化L-苯丙氨酸(L-Phe)非氧化脱氨生成肉桂酸(trans-cinnamic acid,t-CA)和氨,是植物体内次生代谢的关键酶和限速酶,与其高等植物防卫机制有关;迄今未在真细菌和动物发现PAL的存在。Koukol等首次(1961))报道从绿色植物中发现并分离了PAL ;继之对PAL迅速展开研究,成为了对植物苯丙烷代谢途径研究最多的酶。

本文重点关注的是由Havir等首次(1968)研究了PAL的解氨机理,指出PAL具有逆向催化合成L-Phe的能力,由此导向引出化学-酶法合成L-Phe及其非天然芳香氨基酸结构类似物的研究开发方向,具有L-Phe及其APIs(active pharmaceuticals ingredient)生物制造的广阔应用前景。简明反应式如下:

t-CA(或芳基丙烯酸) + NH3 → L-Phe或L-芳香丙氨酸

1981年:Yamada等报道利用粘红酵母含有PAL活性的整细胞转化t-CA生产L-Phe;

1985年:Hamilton等报道应用生物反应器制造L-氨基酸;同时,美国2家公司(Genex和Synthetech),德国Degussa,日本田边制药等相继将此途径实现工业规模生产,产量以kt/a级计;

1987年:杨顺楷等在全国第二次工业生化学术会议上首次报道“用红酵母静止细胞转化t-CA产生L-Phe”的研究结果;同年Evens等报道了分离评估适合于L-Phe商业化开发的PAL酶法产出的酵母菌株。

1988-1990年:笔者实验室获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氨基酸化学-酶法不对称合成研究”(NO.3870009)资助,对该项目批准意见批示为:“采用化学-酶法不对称合成研究,国内开展尚少且目标为国内急需的L-苯丙氨酸,显然有重要的应用前景”;1989年8月13-18日由国家科委组团,笔者参加了在韩国首尔举行的第5届亚洲-大洋洲国际生化联盟大会,论文被选为分组口头报告,题目“生物转化反式-肉桂酸为L-Phe:使用酵母整细胞的微生物筛选和对PAL活性的初步评估”;首篇学术论文“酵母细胞生物转化反式-肉桂酸生产L-苯丙氨酸的研究”由杨顺楷等发表在《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1990年1期首篇论文。

1991年3月13日:通过国内院内专家同行的省部级小试技术鉴定。

1992-1995年:通过研究所与企业合作,开展了公斤级中间试验研究,终于在95年6月通过了“肉桂酸/酶(PAL)法直接合成L-苯丙氨酸”的公斤级中间试验省部级技术鉴定;所采用的菌种就是在此期间,我们从滇西芒果园采集的土壤样品中,借助富集培养/理化诱变/拮抗平板选择等育种技术,选育出高PAL活性的红酵母属菌种(Rhodotorula sp.)CIBAS A1401(后鉴定为粘红酵母R.glutanis CIBAS A1401)。

1998-2005年:在中间试验技术鉴定后的3年期间,握有中试成果的企业方在江苏省未能够列入省级高新技术开发项目,不得不进行技术转让,先后多次多地进行技术转让,结果该菌种和工艺多家重复转让,形成技术市场混沌无序的状态;直到1998年,转让到浙江绍兴一家亚美生化公司(民营企业)开发了2年的工业规模试产,均不能达到技术-经济指标,最后搜寻到技术源头ZKYCDSWS,正式签约,以所企合作开发,终于在98年秋,利用该研究所选育出的粘红酵母CIBAS A1401-E-105-7号菌株首次实现了红酵母(PAI)/肉桂酸技术途径百吨级工业规模试产L-Phe成功,结束了我国长期不能生产L-Phe的历史;企业相继获得科技部的支持,和国家经委的“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以及国务院贴息贷款1000万的财政支持。这些举措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低能甜味剂阿斯巴甜(APM)产业的快速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个人职业道路上与团队一起,分离选育的该红酵母菌种和工艺逐级放大成功投产,关键在于该菌株的PAL酶活力,再无任何防腐剂和保护剂存在下,4°C保存一周,剩余酶活95%;两周63%,-20°C两周82%;该PAL酶在60°C保温1小时后酶活性几乎完全丧失,但是该PAL酶在50°C以下,尤其是最适反应温度以及更低温度下,都有较高的稳定性,这可能就是粘红酵母CIBAS A1401株系能够用于工业生产L-Phe 的优势所在。这期间国内3家企业共生产L-Phe2000多吨,部分替代了进口产品,使得工业级L-Phe从1995年到岸价20万元/t,逐步下降到7-8万元/t(该工艺的盈亏平衡点)。

面对利用PAL/肉桂酸技术途径,在国内自主创新工艺,首次实现百吨级工业规模试生产L-Phe→APM现实,如何提高L-Phe的产量,扩大商业开发规模,已经成为该新工艺技术创新的瓶颈。针对底物原料肉桂酸传统产品(苯甲醛/醋酐生产工艺)价位高,浙江巨化公司适时开发出利用氯碱工业副产废物(破坏嗅氧层)四氯化碳→t-CA(1000t/a,3.1万元/t供货亚美公司)→L-Phe→APM的技术路线,初步形成良性循环。

亚美公司开发利用进口糖质发酵法产品L-Phe和自产L-Phe产品生产APM相比较,结果表明每批由L-Phe→APM生产线,使用自产原料L-Phe产出的APM产品,与使用进口L-Phe原料产出的APM产品,平均每批高出若干公斤。这就表明PAL/肉桂酸途径产出L-Phe质量高,高纯度,杂酸含量低,纯度高于发酵法产品。完全可以直接替代国内进口医药用级L-Phe产品(现在国内医药用L-Phe每年耗用量已经达到千吨级水平),质量完全可以保证。

这就提示由亚美公司(私企)和浙江巨化公司(大型国企)初步建立起来的四氯化碳→t-CA→L-Phe→APM非粮途径技术路线,显然具有典型绿色低碳环保的重要价值。可惜得不到国家层面立项支持,短期运转后不得不中途夭折。但是,伴随着国内糖质原料基因工程菌株发酵法的大规模投产,L-Phe工业级价位降低到在5万元/t(目前已经达到万吨级水平);显然这对想要继续坚持生产PAL/肉桂酸非粮途径技术路线生产L-Phe的3家民营企业来说,已经不可能亏本生产食品工业级L-Phe产品,提供用于APM的生产原料,只好忍痛关闭这一国内自主创新工艺生产线。

如果政府有关部门准许其以科技型企业,与科研院所继续合作立项深度开发,L-Phe产品以医药级产品(每吨价位10万元以上)替代进口,那么企业还有生存下去,得到发展的可能;然而伴随着笔者的退休,这一切设想及计划都难以得到实施。不过笔者对红酵母菌种(Rhodotorula sp.)CIBAS A1401(后鉴定为粘红酵母R.glutanis CIBAS A1401)PAL酶的分子克隆及遗传重组分子改造工作,一直是该生物化工领域个人职业兴趣关注的焦点,因为该菌种在工业试生产期间3家企业管理层人士认为,在菌种生产性能稳定时,曾有过连续10余批L-Phe产率3.5%的高产记录(中试为3.0%),产酸率低到2.5%为盈亏平衡点;该工艺生产操作容易,产品质量高,杂酸含量低,废水量少的特点。这一设想只有寄希望于后来人,但愿能够得以传承,发扬光大,使得这一条自主创新生物化工项目能扎根于我国土地上。

2005年以后到如今:

1)L-Phe的非粮途径PAL酶法 与糖质原料直接发酵法两种生产工艺优缺点的比较:

•       PAL酶法具有资源节约型特点,它利用化工原料(苯甲醛和醋酐)或氯碱工业副产废物四氯化碳提供底物t-Ca→L-Phe,制备细胞物作为生物催化剂的发酵罐体积小,生物反应器罐型更小,;而直接发酵法产业(氨基酸,有机酸,抗生素等)发展,我国长期以来一直是耗粮耗能耗水大户,规模吨位上去了几个“世界第一”,但是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保护所支付出的代价难以估量。发酵产业依赖农业粮源,如玉米(南方稻米)加工为糖作为发酵原料生产,目前还要进口玉米,这对保证我国粮食安全极为不利;

•       PAL酶法生物催化t-Ca和氨一步立体选择性氨化反应合成,典型的生物制造;直接发酵法利用重组菌株利用碳氮源通气培养,它是代谢调控途径复杂的生物合成,加之,基因工程重组菌工业发酵始终存在菌株稳定性(质粒丢失)问题;

•       生物反应器紧凑 VS 发酵罐体积庞大;

•       产物单一/ 杂酸含量低 VS 杂酸含量高/ 后处理复杂;

•       废水量少 VS 废水量大。

由此可见,我国直接发酵法生产L-Phe过去10年发展很快,已达到20000吨/a 以上,APM产量也同步上升达到15000/a,但是整体经济效益不高(L-Phe从95年口岸价20万元/t 下跌到现在5万元/t;APM从50万元跌到现在15万元/t,大部出口);发酵罐体积越来越大(200,300,500立方米),水耗,能耗大幅度增加,环境保护亚力加剧;虽然我国整体发酵产业过去20年成绩巨大,但是均属传统工艺;成为了首屈一指的耗粮大户(目前每年尚需进口百万吨级玉米),在这国家层面深化供給侧经济改革,要求从数量型转移向提高质量型新形势下,很有必要重新审视我国自主创新的四氯化碳→t-CA→(PAL生物催化)L-Phe→APM的非粮途径绿色生物制造技术路线,切望重新焕发生机。

2)要重视红酵母PAL生物制造平台建设的研究与开发价值

近年分子细胞生物学进展,有助于PAL生物催化剂红酵母酶源菌种的分子改造。美国南加州大学一个研究团队(2008年1月)报道,面包酵母的2个基因RAS2和SCH9被敲除,酵母细胞寿命足足延长10倍(延缓“细胞凋亡”)。酵母细胞行出芽生殖,传递40代后,细胞内集聚垃圾DNA,该种系走向遗传学上的程序性死亡;已经具有PAL生物催化工业应用价值(已经在1998-2005年期间产出2000多吨L-Phe产品)红酵母CIBAS A1401-G-1代菌种,借助这一理念,开展红酵母PAL酶基因分子育种研究,可以进一步改进,并筛选出PAL活性更高,生产性能稳定性更好的红酵母CIBAS A1401-G-2代菌种。重新焕发出PAL酶法合成L-Phe及其结构类似物(非天然芳香氨基酸)的创新生物制造绿色工艺,以APIs (active pharmaceuticals ingredient)多样化产品,进入国内外APIs市场是完全可行;近年这一化学-酶法合成研究一直处于活跃前沿,前景看好。

最后,在这国际首次发现PAL酶法逆向催化合成L-Phe 50周年,个人国内职业道路介入红酵母PAL生物转化研发L-Phe道路30周年之际,整个过程用一句时髦的字句形容,的确是充满了“跌宕起伏”,但是取得的成绩还是不容置疑的。虽然作为项目负责人,见证了个人职业道路PAL研发历程30年的全过程,鉴于国内惯性运作的科技管理体制的缺陷,受到了一些不公正待遇,但是至今也无怨无悔,已过“古来稀”年龄段的笔者,心态已经十分平和,还是那句红色经典话语“革命自有后来人!”愿红酵母CIBAS A1401-G-2代分子育种工作,必将在后继者的学术传承中得以发扬光大,为我国的生物工业产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4804-1096787.html

上一篇:回顾德阳同晟开发健脑型保健品茶氨酸
下一篇:生物催化显神威,力克顽疾好前景
收藏 IP: 210.75.236.*| 热度|

1 邵斌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9 04: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