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大诚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dc1947 交流思想 交流文化

博文

两岸应当共同审定汉语语音规范1.从粳字的读音说起

已有 9559 次阅读 2012-10-19 07:51 |个人分类:时事评论|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中科院院士, 普通话, 两岸, 审定, 汉语语音

水稻专家、华中农业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张启发,对粳字现在的读音提出意见,认为应当读为geng(阴平),而不是现在字典上所注的jing(阴平),引起许多人的响应。

从原则上说,语言只是一个用以交流思想的工具。每一个人讲什么话,发什么音,是他的自由,只要他说的话能够被他想传达思想的对象理解即可。但是,人类组成社会,语言的规范化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史是有益的。当代的普通话就是这种规范化的产物。

所谓普通话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但是,如何看待这个定义,就是一个大问题。

“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这两句大概问题不大,因为这两句话比较灵活,实际上很少有指责违反了这两句原则的。关键的是对于“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理解。

一般认为: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指的是以北京话的语音系统为标准,但并不是把北京话一切读法全部照搬,普通话并不等于北京话,更不是最早的北京地方话。但是,到底如何理解“以北京话的语音系统为标准”,这个说法就有一点儿玄,使人怎么理解都可以。

我以为,既然是普通话,那么,在规范语音的时候,有两条原则似乎是应该遵循的,第一是尊重历史,第二是尊重大多数。

我们的语言不是现在才有的,是我们的老祖宗传给我们的,我们不能割裂历史。在确定一个字的语音时,必须要看过去是怎么念的。过去的念法,历代的字书上有,即使现在有些变化,也不会与历史相差太远。

第二,我们的语言使用者达十几亿人,这就必须要看看大多数人怎么读。语言本身是一个约定俗成的东西,大多数人认可的,才有意义。

那那个粳米的粳字来说吧。在古(隋唐)时,属于梗摄开口呼庚韵二等字。王力先生说:

 

(王力:《汉语语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p575,文中的注音系国际音标)

可见,过去粳字的发音接近于geng

再看看粳字在全国各地的方音。下面的音表摘自《汉语方音字汇》第二版,p346(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学教研室编,文字改革出版社,文中的注音系国际音标)。

由表可见,现在粳字的发音,除北京为jing外,各地的方音(包括北方方言区的济南、西安、太原、武汉、成都、合肥和扬州)均接近geng

根据国家语委和国家教委(今国家教育部)和广电部于198512月发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粳字的发音只有一个:“jīng(统读)”。

我看,不管历史传承,不顾中国绝大多数人实际发音的发音审定显然是有问题的。

那么,应该怎样审定呢?

我认为,现在某些人的审定思想似乎有点问题。在他们的思想中,规范化似乎就是归一化,也就是说,他们希望唯一的标准化。他们幻想一个字只有一个唯一的读音。而这在实际上是做不到的。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历史最为悠久的语言。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不可能做到一个字只发一个音。而且,语音是活在人们口头上的东西,它在不断变化之中,同样的一个字,同一个地方的人,现在与几十年前的发音就可能不同。如果都按现在的发音固定死了,“标准化”了。出去几十年的人,回来的时候,他自己“乡音无改”,却处处说“错”话。

就拿《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中审定的那个凿字来说吧。这个字过去念zuo,这确zuo无疑,过去多少年大家都是这样说的。可是,经过他们一审定,字典上就成了zao了,过去的人都念错了。字典上连一丝痕迹都不留。而且,整个审音表也不公示,也没有一个征求意见的过程。

其实,即使审定了凿字应当念zao,也起码应当在字典上标明“旧读zuo”。

当然,最好是注上两个音。在这一点上,审定者应当学习《康熙字典》,“述而不作”,只是起一个总结的角色。最多是给出一个建议。

就像上面所说的粳字,就可以分别给出gengjing两种读法。

我们也可以向外国学学,英语词典上一个词读两种音的比比皆是。人家也并未引起混乱。

即使是对于初学者,对于儿童,我们也不必低估他们的学习能力,生怕一个字两个音会引起他们的混乱。不会的。许多儿童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保姆的实际发音彼此差别很大,小孩子分得很清楚。

相反,我们现在的教育往往都是一个问题只有一个标准答案。这就大大的限制了学习者的思考能力。我们的审定者大概就是这样的呆板教育的成果,他们只希望所有的问题只有唯一的答案,而他们就是炮制这唯一答案的主宰。

我们这样的审音在政治上也是非常不好的,因为,它完全没有考虑到海峡那边还有我们的骨肉兄弟。

(未完待续)

?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12874-624115.html

上一篇:说苏州相门城楼上的 “钩邑相徽”
下一篇:重阳杂说
收藏 IP: 119.162.56.*| 热度|

3 武夷山 翟自洋 柏舟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2 07: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