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次去西藏,无论是去前,还是到了西藏以后,导游均一再强调旅游过程中的团餐较内地为差,为此他们一再表示歉意。果真如此么?不!
为什么?两个原因。其一:西藏人(包括在藏汉人)较之内地人还是要朴实得多,团餐上菜的分量显著大于内地,质量也略好。其二高原菜的味道显然优于内地。比如包菜,在内地怎么做味道也好不到哪儿去,而西藏的本土包菜则味道好多了。即使做得半生不熟,也让人感到特别爽口。如果需要再找原因,就连带到猪的身上了。本来十分爽口的蔬菜,加上味道更好的猪肉,味道确实帅呆了。正是因为有上述客观的体验,因而我在西藏之行的后半部分,对西藏的猪产生了异乎寻常的兴趣。
据导游讲,西藏的猪,近年来被赋予了一个十分优雅的名字,藏香猪。其原因就是因为此地的猪肉特别好吃!导游介绍,在西藏,大规模的养殖首推牦牛,其次为羊,而猪一般不实施规模化养殖。藏民也不太吃猪肉。
藏民,或者是驻藏汉人养猪的习惯与内地大相径庭,一般的流程如下。
首先,藏民也做猪圈,但猪圈是猪的临时住所,母猪临产,一般都会急冲冲地赶回自己的圈舍,主人见大母猪回来,多半都会赶来伺候,生养之后的一段时期,母猪会留在猪圈给小猪喂奶,主人在此一段时期内,定时或不太定时地为母猪提供食料。待到猪长到一定大小,主人停止给猪供食,于是老母猪便带儿拖女地要到外面寻找食物。隔三岔五地,母猪也带着子女返回圈舍,回来的目的多半是食物不够娥得受不住了。回圈后一般也能吃上一顿或几顿饱饭,然后再外出打食。小猪开始时跟着母猪,随着年龄增大,这种跟随关系逐步疏远,为使他们之间便与辨认,主人会给这些小猪作上记号。到一定时候,母猪抛开小猪,于是他们就完全独立了。独立后的小猪,也和母猪一样间断地回到猪舍进行营养补充,尤其是在冬季,政群的猪会较长时期地集体聚集在他们出生的猪圈里。直至春季能够在外觅食。
这种散养,所吃的食料自然以纯天然的居多,由于饥寒交迫,同时由于野外(其实很多时间都在村落内)食物有限,他们的生长速度一般均很慢,体型远较内地猪苗条,因而它们的又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健美猪”。
现在可以总结一下了。
1.生活自由,祥和。
2.饮食健康
3.形体健美
4.生存周期较同类(内地猪)显著为长;(或称长寿)
5.广交游
6.经济供给双轨制
7.死得其所,并落得一个好名声
一生有此诸般优点,叫人如何不羡慕?
下辈子托生,也当藏香猪!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88287-502182.html
上一篇:
即便您是动物,也不能仅仅只是会感恩下一篇:
流氓 ---不仅打得了,而且要打得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