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铺设金砖,苏州制造,以江南的土制成,从选土到成砖,前后740多天。最后从4块选1块。据说造价抵得上1两黄金,相当于大米1500斤,或清代一般官员的月俸。每1个瓦工加2名壮工,每天只能铺设5块。太和殿内共铺设4718块。
1两黄金可以是明朝初年1500斤精米的价格,可以是清朝初年3个县令1个月的薪水,也可以是一块地砖的造价。
它们本是江南的土,粘而不散,粉而不沙。经过掘、运、晒、推、舂、磨、筛7道工序,露天放置整整1年,去掉土性【其实就是把所有在以后使用中能够放出味道、挥发性气体充分释放】。
它们沉浸于姑苏的水,经过3级水池的澄清、沉淀、过滤、晾干、踏踩、摔打6道工序。它们炼成稠密的泥——【变成几乎没有团聚体的单分散颗粒,大约1-4μm】。它们将要成为紫禁城里的金砖。用木板、木框做成模具,把你放入模具里。工匠在泥上踩,直到踩实为止。去掉多余的泥,用木棍磨平整。砖的另一面也要同样磨平。放置在阴凉处阴干8个月——【干燥过程属于“准静态”,或者说是可逆过程,几乎没有干燥收缩应力】。
经过糠草烧1个月去除水分,片柴烧1个月,棵柴烧1个月,松枝柴烧40天,一共130天烧制才完成——【相对于“控温调制烧结”,几乎在没有任何烧结内应力的情况下烧结】。工匠爬上窑顶,向滚烫的窑内浇水降温。冷却四五天,到了出窑的日子。漫长的过程中,稍有不慎,整窑砖都会毁坏。出窑的砖还只是半成品,又再经过复杂的砍磨、浸桐油,每人1天只能砍磨3块——【磨洋工、磨洋工可能就这么来的】。
烧制着年代、规格、产地、督造府、工匠名的砖,由运河北上,直达北京通州。还要经过官府逐一严格检查,每用1块砖必有3块以上备选。没选上的一律销毁。
如此金贵的金砖,也只有皇帝经常光顾的宫殿,才有资格陈设。紫禁城大部分地方看不到它们的身影。
无名工匠复杂而漫长的劳作,使原本不名一文的泥土,竟有了黄金的价格。皇帝可以用4年的时间建造一座宫城,也可以用近2年的时间仅仅打磨1块砖。
速度与精致都微缩在1块小小的金砖里!
摘自电视系列片《故宫100》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5: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