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 教育 责任 快乐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xh 大连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胸无大志,努力做个合格的教师。当淡出三尺讲台时,没有因为误人子弟而悔恨即可心满意足喽!

博文

PPT时代,学生听课还需要作笔记吗? 精选

已有 30899 次阅读 2015-3-16 18:22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听课, 授课, PPT时代, 作笔记

现在给大学生授课,已经完全进入PPT时代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网络的兴起,的确给教者和学者以最大的捷径与方便。任何物件都可以用“电子”代替“手工”,信件用电子邮件替代,书籍用电子书籍替代,就连最私密的情书也可以语音微信传递……那么,在这个“电子”几乎包揽一切的时代,听课的学生还需要作笔记吗?

俺的观点非常简单,一个字:!但遗憾的是,现在许多学生听课、听报告都几乎不作笔记了,这样长此以往,不仅“作笔记”的功能会慢慢消失,就连“听”的功能也会消失。当然了,时代变了,作笔记的内容与目的也要发生一些变化。目前来看,听课作笔记至少仍然具备以下功能:

第一,记录主要内容和重要内容,这些内容一般通过授课者讲出来的,如果直接在课件上标出来是不是属于中小学教师的做法?真到了复习考试时,就有了“纲”,正所谓“纲举目张”,也就不必担心不知道考试主要内容了。

第二,记录自己没听懂的内容,大学教师授课一般内容比较多,不少学生很难做到都能听懂。对于老师讲解或解释都没有听懂的内容,即使有了课件亦仍然不一定明白,那么就值得记下来,课后(课堂上没有时间让你去思考)好好研究一番,搞明白、搞懂!许多学生有过这样的经历,由于当时一个点没怎么听懂,想马上琢磨明白,结果有的是琢磨明白了。但老师的讲解已经走得很远了,根本跟不上了,结果导致更多的不懂……这是恶性循环的最大坏处是让不少学生逐渐“落下课程”或“对课程失去兴趣”。

第三,记录教师的“错误”。现在的知识更新特别快,加之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内容越来越多,教师老师也有疏漏之处,这就应了那句古老的传说“请的错误在所难免”。记录下来可以自我纠正,如果“错误”很大很严重,那就拿出来给老师纠正一下,免得老师“误人子弟”。其实老师的“口误”或“知识盲点”,我们那个时代也有,不过那时候核查起来特别费劲,要证明教师错误甚至很难。有的老师会这样处理:“这么简单的问题还需要老师帮你吗?自己看书完全可以解决!”

第四,锻练一下听课或听报告的作笔记本领。学校的正规课程当然有电子课件供学习参考,但有时候成绩学术报告或其它场合,人家的课件是不会给你的,甚至有时候连录音笔都不让用。这时笔记就成了“唯一”资料了。如果练就一套作笔记的本事,就可以像各大媒体的著名记者一样速记。

 

附上一篇更加详尽的“理论文章”,以飧读者:

 

做好听课记录是听课者素质的体现                    

2015-03-09  Elearning之家  Elearning之家

教师听课评课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听课重点关注什么?听课记录记什么如何写?认真听课并做好听课记录是听课者素质的重要体现,须以认真对待。

  一、听课记录的基本内容

  听课记录的基本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实录,二是教学评点。而在听课记录本上的体现,左边是实录,右边是评点。

  (一)教学实录

  教学实录包括听课时间、学科、班级、执教者、课题、课时等;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时采用的方法(多以记板书为主);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学生活动情况;教学效果等。

  教学实录记到什么程度,要根据每次听课的目的和教学内容来确定,通常有三种形式:

  (1)简录:简要记录教学过程、方法策略、板书设计等。

  (2)详录:比较详细地把教学过程、方法策略、板书设计等都记下来,甚至教师的重点提问、学生的典型发言、师生的互动情况、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中的失误等。

  (3)实录:把教师从开始讲课到下课结束的整个教学环节、内容、时间、师生双边活动等一点不落的如实记录下来。

  (二)教学评点

  教学评点是指听课者对本节课教学的优缺点的初步分析与评估,以及提出的建议。包括教材的处理与教学思路、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关键;教学结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基本功;教学思想等等。

  写教学评点可以采取两种形式:

  (1)简评:把师生双边活动后所产生的反馈感应,随时记录下来。

  (2)总评:就是对简评综合分析后所形成的意见或建议记在记录本上。待课后与教者互相交流,取长补短。

  好的听课记录应是实录与评点兼顾,特别是做好教学评点往往比实录更重要。

  二、好的听课记录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堂课教学设计的内容很丰富,要非常详细地记录每一细节,是很难办到的,因此,应该有选择地做好记录。

  (一)要关注教学环节设计

  关注情境创设、新课的导入、新知的探究、新知的巩固、应用与拓展等教学环节设计。看是否能够做到随机应变,灵活调整,调控教学,达到激活教学的目的;各环节如何控制时间,完成每一环节的过程和过渡的情况;听课时还要注意思考,教师为什么这样安排教学教学环节,大的环节内又是如何安排小的环节,怎样使教学结构符合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的,各个步骤或环节之间怎样安排得是否有条不紊,一环紧扣一环的,什么时候教师引导,什么时候学生自主探究,什么时候学生合作交流,什么时候学生练习展示,什么时候反馈评议,什么时候质疑讨论,什么时候归纳小结,是否做到合理安排、科学调配,充分发挥每一分钟时间的效能。

  (二)要关注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听课时要关注教师是怎样充分、灵活、简便、有效地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再现纵横联系;是否采用举例说明,引导比较、直观演示等手段;如何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逻辑思维方式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理解掌握新知;解决问题要关注如何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如何组织学生自主探究,亲身体验,学会新知。这要求我们青年教师必须认真细心揣摩。

  (三)要关注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

  听课时要关注教师是怎样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怎样从教师的“教”为中心,向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转移,怎样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之间的关系;如何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怎样培养学生学会观察、质疑与比较,学会分析、判断与推理,学会概括、归纳与小结,学会操作与演示,学会讨论、辩论与争论等。

  (四)要关注辅助手段的应用与板书设计

  听课时,还要认真琢磨教师如何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教学实效。还要关注教师如何设计板书,是否做到详略得当,层次分明,脉络清晰,重点突出,提纲挈领。

  (五)要关注练习设计与知识拓展

  既要关注练习设计是否做到有针对性、层次性、拓展性,达到巩固新知,培养能力的目的,又要关注练习形式是否多样,是否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关注教师的身体语言

  老师在讲课中,往往倾注了自己的情感。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教师往往会使用各种身体语言进行强化,如一个眼神,一个会意或鼓励的微笑,一个恰到好处的手势,乃至教师在讲台上的步伐等等。教师的举手投足都是教学进程的一部分。当然,并不需要记下所有的动作,而是记下教师使用得较好的身体语言或不当部分。

  (七)关注听课者即时的思考和评价

  听课时产生的随感及评价。授课教师的讲课往往对听课者产生影响,听课者在听课过程中对授课教师的教学方法选用、教学环节的优化、教学语言的特点、教学思想的体现等的思考和评价都应及时记录下来,以利于课后评价。

  三、做好听课记录要注意以下几点

  应该根据听课的目的和要求,有所侧重地将听、看、记、思的内容有机灵活地结合起来。如教师讲和学生发言时,以听为主,兼顾观察;教师板书和学生演练时,以看为主,兼顾其他;学生练习时,以思考为主等。

  (一)听记要分清主次。

  听课应该以听为主,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听和思考上。思考什么、怎样思考?①教师为什么要这样处理教材,换个角度行不行、好不好;②对教师的成功、不足或错误,要思考原因,并预测对学生所产生的相关性影响;③如果是自己来上这节课,应怎样上,进行换位思考;④如果我是学生,我是否掌握和理解了教学内容;⑤课程建设的新理念、方法、要求如何体现在日常教学中,并内化为教师自觉的教学行为;⑥这节课是否是反映教师实际水平,如果没有听课者,教师是否也会这样上等。

  (二)记录要有突出重点。

  一般来说,记录要详略得当,简明扼要,对内容要选择,文字要精炼。对讲课中符合教学规律、有创新、有特色的好的做法或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等可以详细地记录,对一些问题的思考或见解也可详细记录,以免遗忘。

  (三)听课后要及时反馈,研讨和交换意见。

  反馈时要坚持实事求是,抱着虚心、诚恳的态度,热情主动地与教师交谈,以平等商量的语气,指出成功和不足或改进的地方。对经验不足的青年教师,不要把问题讲得太多,应有重点地指出突出的问题,并以建议的形式提出,多谈优点和经验,尽可能挖掘他们的闪光点,让他们在快乐成功中成熟;对有经验的教师,要实事求是地指出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使他们认识到还有改进的地方和提高的空间。通常情况下,一般不是去做定性的分析和评价。

  (四)对听课记录评议要进行整理总结,弥补自己的经验不足。

  整理时要进行理性的思考分析,归纳出一些共性的东西,推广成功的经验和做法,提出改进意见、要求和方法等,以便在自己的教学中进行借鉴并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认真做好听课记录是听课者基本素质的体现,它反映了听课者的品德、态度、能力、水平等各个方面的基本素质。(来源: 石狮许文选的博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5745-874851.html

上一篇:“假说是‘假的’,不可以给大学生讲的!”
下一篇:一不小心蒸出了“哥窑鸡蛋”
收藏 IP: 202.199.134.*| 热度|

37 杨正瓴 武夷山 曹俊兴 张骥 赵美娣 程娟 史晓雷 郭战胜 麻庭光 许义文 李建雄 刘淼 黄永义 李本先 赵斌 宋健敏 牛丕业 白忠权 钟玖平 鲍海飞 王志杰 黄玉源 白龙亮 胡方云 李伟钢 李宇斌 胡孙铃 姚伟 辛晓十 刘世民 张红光 zhouguanghui shenlu peosim rfm2007 zjzhaokeqin chenhuanshe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3: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