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y201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xxy2011

博文

《教育技术:定义与评析》阅读笔记

已有 10011 次阅读 2016-10-17 22:45 |个人分类:学习笔记|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目标, 对象, 教育技术, 范畴

《教育技术:定义与评析》阅读笔记

By DONG-WJ

一、简介

本书由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编写,详细阐释了2005年教育技术定义,并对定义中的每个术语与要素进行解析。05定义修正、深化了1994年AECT提出的“教育技术94定义”及对教育技术学的研究范畴而提出了新定义。要了解本书必须先了解05定义和94定义的区别。

二、两大定义

94定义为“教学技术是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促进学习的理论与实践”;05定义为“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和管理合适的技术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改进绩效的研究和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在两个定义中,最明显的改变就是教学技术变为教育技术;94定义对教育技术定义范畴有五个,即“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而05定义中范畴缩小到三个,即“创造、使用和管理”,两个定义中都明确提出了教育技术的最终目的——促进学习。

从94定义到05定义,最主要有三大变化:1.教育技术的两个逻辑起点,“理论和实践”变为“研究和实践”,且定义中的研究一词英文为“study”,强调了教育技术的研究范畴从理论层面延伸到实践层面。2.定义中,将实践这个名词进行了限定,即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强调了网络信息时代职业道德。3.教育技术的两大对象是过程和资源,94定义中的对象是针对教学的,即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05定义中,将对象进行了修饰限定,即“合适的”和“技术性的”,合适的技术指最简单、最人性化地解决问题的工具或做法,技术一词既修饰过程也修饰资源,本领域提倡使用那些拥有实际价值的过程,这些过程是建立在研究基础之上的,修饰的两个词,回归到符合教育技术领域特征的框架之内。

三、三大范畴

本书对05定义中的每个概念进行了详细阐释,可分为三个方面:范畴、对象、目标。

05定义中,教育技术有三大范畴:创造、使用及管理。创造是指创建过程或创造资源,否则谈不上对其使用或管理。

l  创造

创造的实践与理论演进按年代分为以下三个范式:

第一范式,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在这期间注重的是创建学习环境,格塔式和认知理论的驱使,美国在二战期间运用该理论进行军事培训,创造了教育电影;之后在行为主义理论、反思性实践以及传播理论的影响下,创造了教育广播电塔和教育电视台,最有名的就是英国的BBC电视台及美国的AIT电视节目公司;后来斯金纳提出了程序教学,制造了教学机器。

第二范式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是程序教学理论巅峰时期,注重开发与制作学习工具,于是开发了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数字媒体,因特网和万维网出现并逐步进入教育领域。

第三范式21世纪初,在移动学习和混合学习理论的影响下,关注点在于教学设计,将PAD机、社交网络和虚拟现实应用于教育领域。

l  使用

使用是教育技术的终极目标,在这一范畴中,书中提出一问题,即如何才能使学习者接触到合适的学习条件和学习资源?解决的办法就是选择合适的教材及教学媒体。教材要能与教学目标一致、信息及时可靠、经过教学实践检验,且符合学习者的接受水平,能激励学习者保持高度集中的而学习状态。合适的教学媒体,要能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与建构主义在学习目标与学习者需求的统一框架下进行整合。

一种整合三种主义的模型即ASSURE模型。在该模型中,首先要分析学习者,明确学习木匾后,选择适合的媒体及学习材料,再使用选择的媒体及学习材料同时要求学习者参与,最后评估与改进学习效果。

l  管理

最后一个范畴是管理,就是管理合适的技术过程和资源,分为四个管理模块,即项目管理、资源管理、人事管理和程序管理。项目管理和程序管理概念界定需要进行区分,程序是受使命驱动,持续时间较长,包含多个项目;而项目是规定驱动,有时间限制,比如评估报告就是一种项目。

四、两大对象

教育技术有两大对象:过程和资源。教育技术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种输出和产出的过程,将相应的条件、信息、数据、环境等信息通过方法、行动、程序及发展的技术手段过程输出相应的结果、成效、产品和思想,总而言之,就是利用技术过程进行教学设计、开发和实施,从而获得更高效的学习资源。教育技术领域中的资源指的是技术资源,即是领域中创造和使用的资源,包括各类工具、材料、设备、环境及人力等。详细来说,手绘插图、幻灯片、电影、计算机、移动媒体、电子绩效支持系统(EPSS)等就是工具、材料和设备资源;环境资源主要指社区资源,比如社会实践、虚拟的社会实践和富信息学习环境;人力资源就是指教育技术专家和专业领域专家。

五、目标

教育技术的目标在于促进学习和改进绩效。教育技术的根本目的就是帮助人们学习,AECT自从1963年以来的所有定义都将教育技术的最终目的定位在学习上。什么是学习?学习分为正规学习和非正规学习,学习是正规的、有计划的过程,与学校教育相联系的成为正规学习;无组织、无计划,在任意形式下的学习称为非正规学习。在AECT1997定义中,指出无论是在特定顺序的教学形式下还是在任意形式的信息刺激下获取新技能、态度或者知识都成为学习,由此可见,教育技术中的学习可以是无序或有序,也可是线性和非线性的。

在本领域中,有三大学习理论影响着教学,即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从而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是斯金纳和凯勒。斯金纳提出了程序教学,要求教学中,要先排列有序的刺激内容,让每一个学生可以独自对刺激内容做出反应,学生的反应通过即时的结果反馈而得到强化,因而学生能循序渐进地学习,于是能根据他所知道的内容做出错误率很小的、绝大多数正确的反应,不断地接近要求,最终达到学习目标。根据程序教学思想,斯金纳发明了教学机器,教学机器的工作方式向学习者呈现问题后,学习者回答,再向学习者提供正确答案,比如试卷就是一种教学机器,教师可以用化学剂标记出正确答案,当正确答案被选择时,标记处会呈现不同颜色。凯勒创造的个性化教学系统,也称作凯勒方案,将教学主题切分成有序的单元,学习者实施独立学习,自行确定学习进度,学习一个单元,学习者必须通过水平测试方可进入下一单元学习。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只要认真控制刺激、反应和结果,就可以让学习者取得明显有效的成绩,对学习任务、目标、内容细化,积极引导学生反应就能形成成功的教学规程,促进学习的方式,和当今中国应试教育相似,但行为主义下,通过程序教学所学到的新知识不能很好地迁移到现实问题或者后续的课程学习。

认知主义的代表人物为皮亚杰和加涅。皮亚杰通过对儿童年龄增长的认识规律,推断出认知发展存在着相对固定的阶段;加涅提出信息加工理论,以计算机作比喻,将学习过程看成是通过各种心理过程来完成信息的系列转换,重点关注信息如何在记忆中存储。过程是信息从感觉记忆对外界刺激的获取,之后加工进入短时记忆,再进入长时记忆。

对建构主义的界定是有难度的。建构主义促进学习方面的表现为:该理论追随者的强劲倡导唤起了教育技术工作和的注意,基于建构主义思想的抛锚式教学、基于问题式教学(PBL)和协作式学习等的创新性教学方法,使教育技术领域得到启发。建构主义强调对学习内容的精心布局,使其富有意义、易于理解、便于记忆和更吸引人,能引起人们对信息设计问题的关注。教学法则让学习者了解新知识的机构(如先行组织者)、通过陈述目标使他们注意学习内容的特征、将学习内容组合成易于理解的单元、以容易理解的方式展现课文内容以及为课文内容补充有用的视觉资料等。

基于三种学习理论的优缺点,厄特默和纽比在1993年提出了一种折中的观点:当学习者在进行较低层次的知识学习和较低层次的认知加工时,运用行为主义理论观点;当学习者学习中等难度的知识和进行中等水平的认知加工时,采用认知理论;当学习者拥有较高层次的知识基础,且正在完成较高层次的学习任务时,比如解决结构不良领域中的复杂问题时,采用建构主义的观点。

教育技术的另一目标是改进绩效。在该定义中,绩效是指学习者使用和应用新技能的能力,由此说明教育技术总是特别关注学习结果。改进绩效就是以更为有效的方式达到有价值的目标,而具体目标就是不仅促进学习,还要改进学习者个体、教师、教学设计者和组织的绩效。改进学习者个体绩效,就是要明确学习者的学习目标,按照布鲁姆的学习目标分类,学习者除了掌握初级认知,就是对所学知识能进行记忆、理解和应用外,还应该迁移到高级认知,就是能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评价和创造;另外,韦格尔提出的“表层学习”和“深层学习”两种学习目标,改进绩效必须让学习者完成深层学习,就是学习者要将观念与原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寻找潜在的规则,批判性地审视各种主张并反思自身的理解。总而言之,改进学习者的个体绩效,就是能让学习者新学的知识技能要应用于现实生活中,形成更有价值的学习;改进教师和设计者的绩效,最主要的表现是缩短教学时间,创造更高效、更人性化的教学;改进组织的绩效,就是提高其效率与有效性,例如用信息传播技术(ICT)、软件技术、远程教育等技术,削减传递材料以及各种管理工作的时间和成本。

本书详细地阐释了教育技术定义,认为教育技术不是一门学科,而是一个领域,本书对我们教育技术学科学生及工作者有很大的启发。教育技术应该基于研究和实践两个逻辑起点,运用技术来创造、使用和管理相关的过程和资源,最终促进学习和改进绩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45920-1009347.html

上一篇:读《慕课革命》
下一篇:阅读《多媒体学习》
收藏 IP: 112.115.202.*|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7 07: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