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的教育价值论》阅读与思考
SUN-SM
本书作者颜士刚,沈阳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博士,南京大学科技哲学博士后,主要研究领域:教育技术哲学、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
本书试图从价值哲学、技术哲学的相关研究成果中汲取营养,系统梳理哲学界关于技术价值问题研究的最新成果,并依据“效应说”展开对教育领域技术价值问题的分析和阐释。以“效应说”中的主客体相互作用关系为理论依据,提出了“教育技术化”和“技术教育化”的概念,再从“过程”和“状态”两个方面论述了其具体涵义之后,又从实践层面对这两个概念进行了事实分析。
具体来说,教育技术化是指,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技术的属性、结构、功能和规律等技术因素通过某种方式作用于教育,使教育发生变化并进而转化为教育的本质力量。技术教育化是指,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育主体运用其智慧通过外部力量作用于技术并使教育主体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于技术之中,技术因之而发生变化。并且认为,教育技术化即是技术教育价值的本质表现,是技术教育价值的彰显;技术教育化是技术教育价值的创造,是技术教育价值的累积。在此基础之上,给出了合理的技术价值观:技术不是中性的,技术是负荷价值的,技术所负荷的价值能够改变教育主体的本质力量,一般而言,这种改变能够增强教育主体的实践能力。但是,虽然实践能力增强了,也并不意味着高效率教育活动的产生,要想取得高效率的教育活动,还需要依靠有效的设计和恰当的实施。
本书最后以历次信息技术的变革为参考点回溯了教育发展史,分析了技术影响教育发展的原因,并对未来的可能趋向进行了阐释。从历史维度,展示了技术的教育价值。
第四章解析。第四章主要内容为:概念界定及问题提出、技术价值论、作为主体存在的教育、教育技术化——技术教育价值的实现、技术教育化——技术教育价值的创造、技术与教育的关系及合理的技术价值观的树立、技术价值在教育发展历史进程中的体现。
在教育技术化—技术教育价值的实现中指出教育技术化是指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技术的属性、结构、功能和规律等技术因素通过某种方式作用于教育,使教育发生变化并进而转化为教育的本质力量。同时分别指出了作为“过程”的教育技术化和作为“状态”的教育技术化两个概念。
作为“过程”的教育技术化指的是教育技术化是在教育过程中产生的。有了教育就有了教育活动,虽然教育以相对独立的形态存在于社会生活中是从奴隶社会开始的,但是原始社会就开始有教育活动了,那时的教育活动和生产劳动是一体的,没有分割。技术进入教育的过程,第一步:把技术以工具的形态“拿来”教育活动中来,“尝试使用”,第二步:为了深入地推广使用,要求教育主体学习并掌握该技术的知识、方法、使用步骤,第三步:由于技术的使用使得形成教育经验的内外经验发生变化,以至相关“教育理论”也发生了变化,以求得适应。
作为“状态”的教育技术化是指教育活动总是处于某一技术环境之中。在这个特定的技术环境中,由于技术因素的相对稳定性,技术所营造的教育环境也是相对稳定的。首先,物质层面的无序状态。有形的技术被“拿过来”尝试使用,这种无序状态就开始了。其次,是素养和行为习惯层面的无序状态。最后,是“精神层面”的无序状态。“新技术”被引用教育中,一定有其特有的优势,一般表现为“增加”、“增大”、“增强”等。
书中指出所谓价值的实现,就是客体作用于主体对主体产生的实际效应,既对主体生存、发展、完善产生一定的实际效应。“效应”有积极和消极之分,能够促进主体发展、完善的效应就是积极效应(对应正价值),反之则是消极效应。(负效应)。
在教育技术化的事实分析之精神层面中主要以技术发展与师生关系变化的角度来写的,分别提出了无技术、文字和印刷技术、广播电视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
在无技术中这里的“无”是指社会上没有能够应用于教育领域的技术,这时的师生交流有两种主要途径。第一种“身教”,主要通过身体和原始人“咿咿呀呀”的声音来传递教学信息。第二种是“言传身教”,语言产生以后,能够表达的意思增多。也便于更好的传递知识。
文字和印刷技术的出现将教师“头脑”中的教育内容,转变为也可以存储在“书籍”里。因此书籍可以充当教师的角色而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学习也可以在没有教师的情况下进行学习。
广播电视技术能够把教育信息传播给远方的学生,因此,也进一步扩大了教育范围,使得教育活动突破了时空限制。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信息的存储、传递、收集、呈现、处理等几个方面都有重要的变革作用,因此,它提供了全新的教育教学方式,实现了学习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网络进行学习。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6 17: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