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迅写过一部回忆往事的散文集,叫《朝花夕拾》,文集记录了鲁迅从儿童到青少年的一系列往事,著名的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父亲的病》,这些故事反映了鲁迅性格的形成过程,读来饶有兴趣。我对追寻过去的逸闻趣事也很有兴趣,追忆往事既是快乐,又能更好认识自我,要是付诸笔墨,把它记下来,就更好了。
从西北往东南方向有一条小河绕过我家门口,从我家往西北方向,穿过一片梯田,有一座陂头,陂头是我们客家方言,是小水库的意思。陂头是用石头、泥土、稻草、蛇皮袋等材料砌起来的,用于蓄水农田灌溉,一发洪水,水坝就会被冲垮,冲垮就得修复,我就跟大人们搬石头,挑泥土修过几次。
我们村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出生的,无论男女,没有不会游泳的,记得全村我是最爱游泳的,有一次快要放暑假了,一位比我大三岁,形影不离的朋友问我暑假打算怎么渡过?我说游泳。
最开始游泳要请示大人,主要是请示我爷爷,大人同意了才敢去,其时只有七八岁。随着年纪增大和水性的娴熟,不再需要大人批准了,只要想游泳,短裤一脱,即可跳进水里。到了九岁十岁时,我一天要游泳多次,上午不到十点跳下去游一场,中午游一场,下午三四点游一场,傍晚洗澡又游一场,有时还更多,有时游到嘴唇发黑才起来。游泳的方式多种多样,狗爬式、蛙游、仰游、潜水、捉迷藏、跳水、打水仗,水上的水下的,无所不有。
常在水里进进出出,我习得一种本领,可以长时间静躺在水面上不会下沉。静躺在水面上,望着天空的云彩,心旷神怡,任由遐想,心里想着花朵,看着看着,云彩就像一朵花;心里想着猪,看着看着,云彩就像一头猪;心里想着牛,看着看着,云彩就像一头牛……,真是心想事成。这给我现在做管理带来启发,要尽量避免用消极的模式看待一个人,用什么样的心态看人,这个人往往就会变成什么样,要多向别人发出积极的期待,实在无药可救才考虑放弃。
陂头旁边是一片水田,河里玩厌了,就到水田里玩,田里的水被太阳一晒,热了起来,特别是中午,水发烫。我们在田里滚泥巴,除脸和头部,全身都糊上泥巴,然后跳进河里,全身泥巴冲得干干净净,又上岸滚泥巴,又跳进河里,反复多次,直到玩得厌烦为止。有时也会全身糊上泥巴,泡温泉一样躺在田里看天上的云彩,同样是心想事成。
我们那没有工业,没有污染,河水清澈见底,河里怎么捉迷藏呢?我们不是捉人,而是找物,一个人把一个物品,通常是石头,藏到河底里,另一个人潜水下去找,找到了就轮换,我来藏,你来找。
我们很喜欢打水仗,有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我很喜欢一对多,四五个人360度围着我,我把他们一个个击退。为了打遍全村无敌手,我思考如何省力,如何泼出更多水,所以那时我就研究杠杆原理和流体力学了,可见我后来学物理得心应手是有生活直觉经验为基础的。
随着打水仗经验的丰富,我发现费再大力气,泼出再多水,泼到人家眼睛上也没用,对方可以闭上眼睛,不受水的伤害,我就思考怎么把水泼进对方鼻孔里去。要把更多水泼进对方的鼻孔,站位和泼水的角度很关键,所以要随着对方位置的变化和身高的不同调整自己的站位和泼水的角度。同时还要预防对方把水泼进自己的鼻孔里,所以我又琢磨了换气的时机以及鼻子和嘴巴配合呼吸。
打水仗无论技法如何娴熟,都少不了体力支持,以及坚忍不拔,永不放弃的品质,我发现打水仗有一定水准的人都不是被水击败的,而是体力不支,缺乏意志力。
一天中午,有两兄弟各挑一大担谷回家,在河边停下来休息。“听说你打水仗很厉害,要不跟我打一次?”,“可以”。“如果你输了,我要把你按下水里淹一下”,“没问题”。我打水仗没输过,就算我输了,他们也不可能把我淹死,所以我不怕。
他兄弟俩身高一米八,是我们村里个子最高的,其时他们年纪一个二十岁左右,一个二十多,我大概十一二岁。待开战时,威力实在太大,像盘子泼水一样,频率又快,我脸上全是水,我根本看不清他站在什么位置,我早已习得换气技巧,水再大我也不怕,一阵狂泼后,刹那间水停了,我才看清他,只见他头发有点湿,摇摇头甩头上的水,说“哎,太累了”。
接着其弟(还是其兄?我忘了谁先上)说他来,说要是我输了他要淹我两下。其弟威力一样大,又重复同样的过程,一阵过后,他同样因“太累了”败下阵来。
几天后我又见到他俩,说这几天干活全身酸疼,都怪跟我打水仗。农忙过后有一次他们说起打水仗的情景,说我不怕水,还说我泼水基本泼不到他脸上,几年后偶尔还会提起这件事来。
还有一次跟一位比我大三四岁的姐姐打水仗,她打不过我,用桶舀了半桶水泼我身上,水的冲击力太大,我根本站不住,瞬间往后倒下。
后来随着年纪的增大,白天一丝不挂游泳越来越少了,后来到了天黑会去河里洗澡,再后来,耕田的人越来越少,不再需要陂头灌溉农田了,洪水冲溃后的堤坝再也没人修了。现在回家有时会去那个地方看看,长满了灌木杂草,已完全没有陂头的痕迹,成了永远的记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3 11: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