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心化雨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adwick 做技术社会学和STS研究方法的拓荒者!

博文

新开课《科学社会学与科技政策专题》后半段课程设计

已有 4696 次阅读 2012-2-28 21:26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设计, 课程, 社会学, 专题, 征求意见

首先要感谢李正风教授的慷概“解囊”,把《科学社会学与科技政策专题》的后半部分让我这个“青椒”来上。诚惶诚恐地做好了课程设计,并公开在自己的博客中,希望能收到各路英雄豪杰的宝贵意见~ 
 
课程时间:周三上午9:50-12:15
课程地点:清华大学三教1306教室 
 
《科学社会学与科技政策专题》课程计划 Part II 
 
专题的第二部分将在第一部分理论介绍的基础上,力争通过运用不同的理论对不同国家科技政策的分析实现对理论的活学活用。课程组织上将采用同学汇报(不超过1学时/次)与教师讲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中3篇课前阅读材料要求所有同学必须在课前提前掌握,1篇扩展阅读供学有余力的同学进行深入研究。
1. STS与科技政策研究的理论传统
本讲将主要介绍战后STS和科技政策研究(特别是国家创新系统学派)的历史渊源以及发展,并请同学们思考:STS或科技政策研究对科学和技术的考察是否是一种普遍知识?他们对问题的解释是否是唯一的或是排他的(若不是STS的解释能有何与众不同的特色)?两条进路之间是否有可能实现一种沟通或者结合?
课前阅读:
[1] Sismondo, 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 and an Engaged Program. The handbook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 (Third Edition), ed. E.J. Hackett, et al. 2008, Cambridge, MA; London: The MIT Press. 13-30.
[2] Lundvall, B.,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Analytical Concept and Development Tool. Industry & Innovation, 2007. 14(1): p. 95 - 119.
[3] 盛晓明等译, 希拉贾撒诺夫等编, 科学技术论手册. 2004: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第23、25章.
扩展阅读:
马太•杜甘, 国家的比较:为什么比较,如何比较,拿什么比较. 2010: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 美国科技政策的范式与历史演变
本讲将引入政策范式的视角对美国的科技政策范式及其历史演变做出分析,并通过实例展现出创新系统进路和STS进路各自研究的特色。并请同学们思考:相对于一般的政策文本分析,历史视角的引入使我们看到了哪些以前看不到的问题?在怎样的一种与境下,政策范式的分析框架是特别有效的?政策范式的理论和国家创新系统理论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课前阅读:
[1] Mowery, D.C. and N. Rosenberg, The U.S.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in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R.R. Nelson, R.R. Nelson^Editors. 1993,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p. 29-75.
[2] Hall, P.A., Policy Paradigms, Social Learning, and the State: The Case of Economic Policymaking in Britain. Comparative Politics, 1993. 25(3): p. 275-296. 
[3] Olsen, K.L., et al., The evolution of excellence: Policies, paradigms, and practices shaping U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echnology in Society, 2008. 30(3–4): p. 309-318.
扩展阅读:
大卫•古斯顿, 在政治与科学之间  确保研究的诚信与产出率. 2010: 科学出版社.
3. 德国的创新体系,追赶与历史观
本讲将追溯德国从追赶英国到建立起创新系统的过程,并从德国历史观的角度对该过程进行进一步的反思。并请同学们思考:历史主义的核心理念是什么?历史主义的视角是否对解读德国的追赶、领先以及悲剧造成了(以及造成了哪些)影响?
课前阅读:
[1] 格奥尔格•G.伊格尔斯著, 彭刚与顾杭译, 德国的历史观. 2005: 译林出版社. 
[2] Wilson, D. and V. Souitaris, Do Germany’s federal and land governments (still) co-ordinate their innovation policies? Research Policy, 2002. 31(7): p. 1123-1140.
[3] Keck, O., The National System for Technical Innovation in Germany, in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R.R. Nelson, R.R. Nelson^Editors. 1993,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p. 115-157.
扩展阅读:
Veblen, T., Imperial Germany and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1915, New York; London: The Macmillan Co.; Macmillan & Co.
4. 政策话语与“日本奇迹”的讲述
本讲将着重从政策学习的角度去考量西方世界对“日本奇迹”的解读。并请同学们思考:弗里曼等人何以从“日本奇迹”的经验中抽象出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日本本土的创新研究学者对此又如何回应?学有余力的同学还可以通过进一步阅读“发展型国家”对“日本奇迹”的讲述并思考,为什么不同的理论对同样一个研究对象会产生出不同的归因和学说?
课前阅读:
[1] Foucault, M., The order of discourse: Inaugural lecture delivered at the Collège de France, in Language and politics, M.J. Shapiro, M.J. Shapiro^Editors. 1984,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p. 108-167.
[2] 克里斯托夫•弗里曼, 技术政策与经济绩效:日本国家创新系统的经验. 2008: 东南大学出版社.
[3] Odagiri, H. and A. Goto, The Japanese system of innovation: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in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R.R. Nelson, R.R. Nelson^Editors. 1993,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p. 76-114.
扩展阅读:
查莫斯•约翰逊著, 金毅、许鸿艳与唐吉洪等译, 通产省与日本奇迹:产业政策的成长  1925-1975. 2010: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等
5. 释放印度的创新潜力:一个综合性的理论对话
本讲将针对被誉为“金砖四国”之一的印度的创新问题,展开一场理论对话。并请同学们思考: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印度的创新有怎样的特点?创新系统和全球民族志在研究该问题时有哪些不同的洞见?结合“日本奇迹”的有关论述尝试判断,是否存在一种独特的创新东亚模式?
课前阅读:
[1] Vang, J. and M.L. Overby, Transnational communities, offshore outsourcing and offshore subsidiaries : the case of the Indian IT service industry, in Asia's innovation systems in transition, B. Lundvall, P. Intarakumnerd and J. Vang-Lauridsen, B. Lundvall, P. Intarakumnerd and J. Vang-Lauridsen^Editors. 2006: Cheltenham, UK; Northampton, MA. p. 54-74.
[2] 马克•杜茨著, 张传良译, 释放印度的创新潜力:实现可持续性和包容性增长. 2009, 北京: 中心出版社.
[3] 项飚, 全球“猎身”:世界信息产业和印度的技术劳工. 2012,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扩展阅读:
卡尔•波兰尼, 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 2007: 浙江人民出版社.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60156-542307.html

上一篇:行走在“别处”:中国与世界的政策学习
下一篇:清华大学-中科院学部科学与社会协同发展研究中心招聘博士后
收藏 IP: 101.5.191.*| 热度|

4 武夷山 曹聪 李宁 肖重发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0: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