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国家食药监总局通告,抽检食用油、油脂及制品、酒类等11类食品1632批次样品中,9批次不合格。其中标称长沙市浏阳河酒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浏阳河红色经典”酒,氰化物检出值比标准规定高出33.5倍!
《GB 2757-20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蒸馏酒及其配制酒》对氰化物限量指标:氰化物(以 HCN 计)/(mg/L)≤8.0,按照超标33.5倍计算1斤白酒中含有氰化物的量134毫克。氢氰酸可引起人类的急性中毒,严重者可导致死亡;氢氰酸的致死量约60mg,氰化物或氰化钾的致死量在200~300mg。
大家肯定会好奇,美酒怎么会变成“毒酒”?这白酒中怎么会有氰化物?
酒中氰化物主要来源于原料(如木薯、代用品、豆类及其它果核或混入一些野生植物)中含有的氰甙类配糖体在发酵过程中水解产生(如HCN等)。因此,氰化物是酒类的一项重要监测指标。 2008年,香港食品安全中心曾测定了香港常见食用植物中氰化物含量,检测结果发现,苦杏仁(北杏)、竹笋、木薯及亚麻籽样本的氰化物含量范围为9.3—330 mg/kg。因此,不难看出,如果白酒配料表中是用木薯或代用品酿造的,那么基本都会有氰化物检出,如果在标准限量范围内还好,一旦超标,容易造成饮酒者中毒。
氰化物是指带有氰离子(CN−)或氰基(-CN)的化合物,有很强的毒性,堪比砒霜。根据2009年第4版的《法医毒物分析》认为,氰化钾的致死剂量在50~250毫克之间,这与砒霜(As2O3)的致死量差不多。
既然知道白酒中氰化物的来源,那不用木薯或代用品酿酒不就可以了吗?
然而,据酒业专家称,这与白酒的酿造工艺有关,但更多的是生产者的“精打细算”、“偷工减料”所致。白酒中的氰化物通常来自原料,如用木薯、野生植物根茎直接酿酒,在酿酒过程中会产生氢氰酸,导致氰化物含量超标;或是一些勾兑的低档酒,使用了氰化物含量超标的木薯食用酒精造成的。
另外国内有专家对65个品种进行氰化物的检测,分别来自国产酒涉及北京、天津、河北、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山东、内蒙古、安徽、湖北、湖南、四川及台湾金门等14个地区,国外名酒有百加得(牙买加)、伏特加(俄罗斯)、白兰地(法国)和威士忌(英国)。
结果显示,调查的61份国产酒中,60份样品合格,合格率占样品总数的98.4%,其中14份未检出氰化物(<0.03mg/L),检出率仅占样品总数的23.0%;而国外名酒氰化物含量均未检出(<0.03mg/L),合格率均为100.0%。
其中有个有趣的现象,国内高档白酒氰化物均未检出,廉价的白酒也未检出,检出的却是一些中端白酒,分析可能是廉价白酒用食用酒精(非木薯发酵)勾兑,未检出属于正常。
可不要贪杯哦!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19: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