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轩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unday80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要在路上。

博文

断舍离——阅读笔记

已有 2637 次阅读 2015-12-23 15:36 |个人分类:读万卷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图书规格:
[ 书  名 ]      断舍离
[ 作  者 ]      山下英子
[  ISBN  ]      9787807639817
[ 出版社 ]      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07 第1版
断舍离.jpeg
摘录:




通过重新考虑自己与物品之间的关系,扔掉对如今的自己已然“不需要、不合适、不舒服”的东西。通过收拾物品来了解自己,整理自己内心的混沌,让人生更舒适的行为技术。通过收拾家里的破烂儿,也整理内心中的破烂儿,让人生变得开心的方法。并不是心灵改变了行动,而是行动带来了心灵的变化。只要有所行动,心灵就会跟上脚步。可以说,断舍离就是一种动禅。

断舍离与一般的整理收纳术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断舍离并非绝对要以把房间弄干净为目的,其次,断舍离的主角不是物品,而是自己,考虑的是“我自己”还需不需要它。“扔了很可惜,还是留下来吧”这种想法,就是拿物品当主角。

一旦实行了断舍离,物品和环境就会成为自己的战友,而自己的心情也会变得快乐舒适起来。要得到“这种东西与当下的我很相称,对当下的我来说是必需品”这样的判断,人就必须要清楚了解自已。通过不断地筛选物品的训练,当下的自我就会越来越鲜明地呈现在自己的眼前,人也就能以此判断出准确的自我形象。

允许自己使用高级的东西,这种机制一旦运转起来,看待自己的方式就从过去的减分法变成了加分法。了解自己,放下过去的自己,就能发挥出自己的潜能。

通过实施“断”,人会发现日常生活很多不起眼的东西其实是该被珍惜、被感激的。除此之外,这个概念也能让人消除一些无望的执念。

一到季节更替就没衣服穿,一会里一堆永远不会再穿的衣服,这其实并不是留恋,而是一种执念。

一旦通过断舍离提升了自我形象,那么别人就会自然而然的觉得,他的生活那么精致,不能随便拿个粗鄙的东西送她了事。

因为迷茫,所以总是不能把东西干脆利落地扔掉,身边的东西仍然还是很多,很杂乱。但即便如此,也得想方设法与这种觉得可惜的想法作斗争,反复坚持实施断舍离。
这样,判断物品是否必需的速度就会越来越快,慢慢地,人就不会再以可惜为借口,把用不着的东西留在身边了。此时,人就能用“把这个东西送给用得上它的人吧、“这东西就算留下来也没有任何人会用它"的形式做出明确的选择。
如此反复下去,那么身边就会只留适量的物品。让你有“自己能够掌控”这种感觉的量,包括你能掌控所有在你身边的物品的位置,以及确保它们能够物尽其用。实施收纳术,应该从这个阶段之后开始。

让身边的物品保持优胜劣汰的自然循环,既留下适度的量,又确保留下的都是精挑细选过的,那么就会将物品的丢弃程度降到最低。

过多的物品令自己心烦不已,内在智慧就会变得迟钝,所以必须通过行动让它重回生机,勋捉里的一件垃圾,这个简单的动作就能磨砺你的内在智慧。

入口是¨断”的闸门,出口是“舍”的闸门。

在断舍离当中,比起凌乱,堆积了聚焦于过去和未来的物品才是问题。

有一种物品,我们不仅忽视它,甚至还遗忘它,那么物品非但无法完成自己的使命,而且甚至连自身的存在价值都被否定了。

断舍离也可以说是一种极力消除反差的环境整理术。

你舍不得人掉的东西,是不是一年十二个月有十一个半月都派不上用场呢?

通过仅占4%到15%的“看得见的世界”的变动,让“看不见的世界”一起发生变化。

活着就是不断选择的过程。

不管东西有多贵,有多稀有,能够按照自己是否需要来判断的人才够强大。能够放开执念,人才能更有自信。

断舍离是维持生活状态的工作,也是自我探索的工具。不必去深山老林也可以进行的修炼。

试着使用高于自我形象的物品。等到适应了以后,到了日常随便用它也不再感到别扭的时候,潜意识里的自我形象也就跟着提高了。

不管是食物还是其他东西,都只买最当季的。物品是自身的投影,物品既棒又新鲜,就是最重要的。

重要的是察觉自己心底深处的真正想法。放弃深信不疑的错觉。

如果认为一切物品都是向地球借来的,就能自然而然地生出感谢与敬畏之心。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55749-945391.html

上一篇:整理的艺术4——阅读笔记
下一篇:你的知识需要管理——阅读笔记
收藏 IP: 222.199.20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2: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