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些让你苦思冥想的问题——关于爱情、升职加薪、创业,大部分人都经历过。而且这些问题中的大部分都已经被人解决,写成了书。可以说,书是绝大部分问题的出口。所以,如果你正感到迷茫或焦虑,不妨开始读书。
读书会让一个人充满力量和使命感。你想为这个社会解决什么问题,这才是做一件事时最重要的出发点,而不是说你会什么。
社会已经进入指数级增长时代,一个人在学校学的知识往往无法与社会很好地衔接。如果一个人没有自学能力,不能快速地通过阅读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与能力,他很快就会被社会淘汰。
书读得太舒服了,反而容易故步自封。
读书不一定能使我们成为影响世界的伟人,但可以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在大学里真正能够给你带来帮助的东西,是你读的那些书,那些你自己去图书馆借来的书,它们是能够浸润到你的身体当中的。
沉浸式学习跟观光式学习是对应的。我们的人生其实也分为沉浸式和观光式。
当你成为老师,成为那个向别人传播知识的人,你会发现,讲书是一种强沉浸式的学习方法,它会让你进入“心流”状态。没有意义,自己找;没有脉络,自己找。你会主动在书的字里行间寻找脉络和意义,然后把它梳理出来,再加上准备的过程当中你的专注力比平时高,这一系列的行为会极度且长久地锻炼思维逻辑。
吸气的时候连肋骨都要鼓起来,要吸到肋骨能够挺起来,这次呼吸才是真正有效的。
幽默感也要有度,有分寸。有的时候是自嘲,有的时候是善意的讽刺,但是如果把握不好这个度,对方也会急眼。这一点就要靠不断地积累和尝试,掌握好规律和场合,恰如其分地应用。
阅读是一件需要毅力的事。因为阅读不仅需要你花费不少金钱去买书,而且,最重要的是你还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读书,成效还有可能不明显。
选书的TIPS原则:
T(Tools)是工具。这些书都会教给听众一套方法。另外,能够提炼出有效的工具也意味着这本书建立在坚实的实践基础之上。
I(Ideas)是新的理念。图书的作者能够带来一些新的理念、新的发现、新的想法。
P(Practicability)是实用性。它能够给大家的生活带来改变,可以应用在日常生活中。
S(Scientificity)是科学性。它不是凭空捏造,不是简单归纳,它一定经历了科学性的验证过程。
一本好书也是这样。它一定是在试图帮你从痛苦的、复杂的、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当中,探索出一条好的路径,让你能够看到希望,看到解决的方向。
买书的秘诀:
看出版机构。
看作者背景。大量的畅销书作家写书多是一种套路——尽量简单化,实际上不具备太高的价值。建议大家挑选一些有学术背景的书。尤其是大学教授写的书。往往这个教授一辈子没写几本书,但是他这一辈子的研究的精华就在这几本书里。
看推荐人。
看好书中的推荐书单。
看书后的参考书目。
看内容,主要看这本书解决什么问题。每本好书都有一个使命。
看翻译和图书印制质量。
读懂一本书:
经济学知识。经济学的基础思维是当代人一定要掌握的。
心理学知识。心理学知识是了解人类动机的不二法门。
国学常识。作为中国人,我们要了解些国学常识。
管理学知识。管理学是处理当代人际关系的一门学科,所以它背后隐含的其实是领导力。你怎么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
逻辑学知识。
哲学知识。哲学可使人开阔眼界,提升认知层次。
人生经验。人生经验在读书的时候是很有效的一个帮助。能看到整个人类是怎么样一步步地从蒙昧走到今天,每一个环节都是严丝合缝的,是在不断地向前推动。
我们国家这么多年始终没有分裂,我们是统一在一起的。而且中国人的中庸态度,使得我们没有出现像西方社会那么多的极端事件,这都是中国的老祖宗留给我们的财富。
为什么读完书能记住?是因为我曾经挑战过自己,让自己做了一些令大脑不愉快的事。
读完之后放下,给自己一段时间间隔。时间间隔大概为一周。一周时间也差不多忘了快一半。这时候一边回忆一边绘制思维导图,或者写PPT。跟随回忆的过程,再去打开那本书,然后去翻摘抄,这样比边读边画线更有效。因为人的大脑经过了间隔,经过了回忆的挑战,对内容的记忆力就会更强。
如何解构一本书:这本书提出了什么问题?写作背景是什么?书中提供了哪些解决方案?一句话总结升华。
什么才是一本书真正有价值、值得记录的内容呢?
当你感觉概念被清晰界定的时候,一定要记下来
当你感觉问题很严重的时候,要记住它
当你感觉某种解释令你很意外的时候
当你看出递进关系的时候,这部分很重要,值得记录
当你看出转折关系的时候,要留意转折后的内容
不同侧面彰显书籍内在价值
当阅读的时候感受到心灵冲击
书中的奇闻逸事,增添讲书的趣味性
你可能会觉得对方的认知水平比你高,比你厉害。其实不需要担心,因为每个人都有知识盲区,所以你讲的内容是能够弥补他们的某些不足的。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内化,让知识和自己融为一体。学习者之间的差别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只有学习者自己最有可能知道自己渴望知道的和已经知道的。在求知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任何摩擦和痛苦都是有价值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6: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