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是公认的低投入高回报的学习方法。我们从小就通过阅读来获取知识,却仅有一小部分的人真正掌握了科学、高效的读书方法。他们总是能用最少的力气、最快的速度掌握知识,从而为己所用,获得人生的极大竞争优势。
我说的这个“道”,就是知识的生产规律,就是提纲挈领的开山之作,就是某个领域的集大成者。读一本“道”,就相当于了解了某个领域的要义。也就相当于拆包装的时候,找到了那根主线,轻松一拉,就能打开包装。一通百通,万物同理。
我觉得读书也有三重境界:
第一重,是被环境所迫,读那些不得不读的书。比如,为了升学和考试,我们不得不读一些教材和教辅书。
第二重,是因为渴求知识,读了大量不知道如何“应用”的书。当我们进入社会后,出于自我提升的需求,往往会在他人的推荐和影响下,来者不拒,不加选择地读了很多书。大部分人目前处于这个阶段。
第三重,这个阶段的你,读书不求数量,而是追求质量,每读完一本书,都能把这本书应用于生活,将知识转换为能力,或者用于巩固自己的三观,进而指导自己的人生,做出更好的选择。这种境界只有极少数人能够达到。
“知识树原理”是我们理解知识点的本质最好的路径。
首先,读书应该以作家、思想家为核心,不能以知识点为核心。所以,想要快速进入一个新的知识领域,抓住这个领域的本质。想要进入一个全新的知识领域,应该选择创始人的代表作,也可以选择当下一个集大成者的著作作为入门书。
第二,读书必须找到凝结在作家、思想家身上的信息,理解了这样的节点信息,会取得举一反三的神奇效果。
第三,一般来说,一个作家、思想家毕生有1到3个核心成果、结论、学说或观点,其他的成就基本都是核心成就的延伸和扩展。
绝大多数值得读的好书,在豆瓣、知乎上面都可以找到相应的书评、核心论点提炼的文章。这些文章能够帮我们快速了解一本书的核心论点。
“五位一体法”,了解以下信息再去读书:
作者的师承关系及其背景
作者的队友和继承者
作者的对手
作者的核心论点
作者的著作之间的逻辑
极简主义的三个理念:
消灭冗余
理解本质
精华是本质的延伸
独木舟法是从按照顺序从头读到尾。 优点是作者按照这个思路写,他一定是精心设计过的,也符合知识表述的逻辑。弊端是,即使是一本好书(经典中的经典),也会有30%左右的重复、啰嗦和无效的内容。
核潜艇法是跳着读书,不按照作者的思路。我比较常用的办法是从书的三分之二部分开始读起,一口气读完书的最后三分之一。一般来说,作者在三分之二处写作的思路已经很清晰了。但是有很多关键矛盾你暂时还看不懂,这就自动形成了你内心里的无数个“为什么”和“是什么”,进而还可以带领你快速了解前面三分之二的故事。
富人的读书习惯:
越富有的人留给读书的时间越充分。他们面对的情况就越复杂,从书中获得认知升级的素材,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应对变化的必备手段。
越富有的人,越不喜欢读技能类的书。很多政治家喜欢读文学、历史书籍,也喜欢读名人传记。这是因为判断力、理解力和说服力,是每一个精英的必备能力。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6: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