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晖: 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系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rithwsun

博文

中国的教育改革为什么要捐助中产阶层家庭?

已有 3945 次阅读 2014-2-19 15:34 |个人分类:Book-W|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房地产, 建筑, 教育改革, 中产阶层

中国的教育改革为什么要捐助中产阶层家庭?


王永晖


首先逻辑上要搞清楚,捐助中产阶层家庭,并不意味着不捐助贫困人口,这两种捐助,后者的原由很明显,所以本文试图说出前者的道理。


我有次吃饭,桌上一位老师在教育部是能够挂上号的,好像是国家督学一类,他有个观点,认为国家不应该再在北京这种大城市加强教育投入,应该把钱放到农村和边远城市去。


这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有两个理由,第一个理由是,大城市的税收比较高,这些税收用来投入本地的教育,义正言顺。


第二个理由,让我们看看现在北京市的中小学情况吧,往往是几千个人缩在一个很狭小的校区,接孩子的时候跟下饺子一样,这为什么呢?


为什么会有四十个人一个班级,这又是为什么呢?还不是教育投入不够,不用算得很复杂,用最基本的数据就行了。


大城市的教室,确实多媒体的投入都很好了,但那是一小块而已,最关键的人均面积比,才是硬骨头,需要花大价钱的,教育地产很重要。


如果说,我们做不到大城市整体环境的人均地面面积比,至少把城市中学校里面的人均面积比做好吧。


社会主义不是这个样子吧,我们是不是在一些基本的地方,还是要坚持一些社会主义的理念呢?

我们如果预测一下中国的前途,很不乐观,原因还不在于“雾霾”。

“雾霾”,我相信在十年之内是能解决的,这主要是新能源技术,新电动汽车技术的进展很快,解决“雾霾”,应该问题不大。

中国的前途,似乎现在看来大局已定,为什么,因为房地产,因为建筑。

建筑可不像雾霾,房子建好后可不容易拆掉,但遗憾的是,我们中国的发展,在房子方面不再坚持一些社会主义特征。

很简单,如果我们不能够让每个建筑都那么美的话,这我们老百姓就都不指望了,不会像宋丹丹那样给soho中国挑刺,毕竟“美”来源于文化的积累,来源于自由精神的积累,没有自由,不可能有“美”。


自由跟社会主义精神本质上没有矛盾,不过住宅房子丑陋,是各个国家社会主义时期建筑的通病。


那么,我们能不能至少保证住人口与城市地面的人均面积比,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均地面面积是多少,我们不用朝它们看齐,但至少达到人家指标的二分之一,能否做到。

但是,这个已经做不到了,在中国的绝大多数城市,这已经大局已定。

我不相信,这还怎么谈前途,除非谁有魄力拆房子,不可能啊。

不仅丑,而且陋,而且贵,前途在这种基础上,似乎完全已经可以预测。

我们是在这种大局下谈教育问题,最富的那批人,想必已经移民了,即使还是生活在国内,孩子们也上的是国际学校,贵族学校,对于他们,就不用谈教育改革了。

这种大局下,如果我们这些普通人还不想技术移民的话,至少希望能活得有意义一点,通过教育,对中华民族的复兴,做点有意义的事情。

据说,马克思的资本论,有理论缺陷,没有看到,资源是有限的这一最基本的经济学假设,现在不就是建筑出了问题,不光是“钱”的问题,关键是城市里负载的人口密度太高,房子建的不对是大因,只管私利,全然没有社会主义的大局观,很致命。

校园也是一样,如果一个校园,负载的人数太多,还怎么做教育,这就要有教育投入,不管是国家的,还是私人资本家的投入,这种投入,为了教育的纯粹,相当于捐助。

国家可以通过教育劵制度,对每个国民一视同仁,但这是不够的,建成的学校机制在目前来看也不可能灵活,应该有一些私人资本家来赞助教育。

那么,中产阶层的家庭,又有什么理由让别人来赞助他们的孩子呢?

我认为这很关键,中国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就在于中产家庭的子女教育。

很多人喜欢毛主席打天下的策略,农村包围城市,但是在教育方面,我认为毛主席的策略不太可能获得成功,教育跟打天下毕竟有本质上的区别。

教育,毕竟是做学问,要靠有学问的人,不可能依靠社会边缘化人士,所以,我建议,资本家们兴资办学,不是为了挣钱,而是为了整个中华民族角度考虑的,不应该光考虑到贫困人口那块儿,中华民族要复兴,教育改革还是要靠中产阶层这块儿。

另一个理由是,中产阶层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投入,本身就具有相当的奉献精神,现在养儿防老的传统已经很弱了,中产阶层重视子女教育,本质上就是给国家给民族做贡献,把孩子养成材,本质上还不是为国家培养。

这是多好的中国老百姓啊,舍得往孩子身上投入,替国家投入,其实按照经济学来看,最大的受益人还是国家。

国家要一碗水端平,这是应有之义,即使端不平,也得拿出端不平的道理出来吧,譬如,精英教育。国家从明面上看,已经退出了精英教育,奥数教育为什么出那么多问题,其源在此。

国家的船太大,一时不容易调头,这就需要资本家来赞助教育,不是为了挣钱那种,既然是做,就一定要有效果,要培养出人才。

什么样的孩子容易成才,那些家庭重视教育,重视在孩子身上投入时间的,基本上来说,就是中产阶层了。

天才,是另外一个含义,天才毕竟很少,高斯是天才,从小得到德国大公的资助,天才的出产率,不仅仅关乎于人口,与那个时代的德国相比,今天的中国也给全世界提供了一个实例,正反两方面证明天才的出产率,跟一个国家政府(的教育机制)有非常大的关系。


天才之下,家庭的教育作用就很大。精英教育的含义,不是跟天才去比,是跟天才之下的那些人去比,教育方法和家庭教育就很关键。


中国资本家们赞助中产阶层的另外一个理由,也可以包括这些财贵们自己(乃至所属公司员工们)的子女教育,有些财贵们也是出身平民,普通的公立学校不行,又不希望自己的子女们进入中国那些贵族学校,那些贵族学校的学风和名声目前也不是都那么好(将来也许会更规范些,甚至能出高考状元,毕竟有资金在推动),没办法只好让子女到国外上学。

如果存在理想的学校,可以让孩子们平等地交往,也是财贵们所乐见的,中国的教育改革,需要有理想的财贵们。

中产阶层的人口基数大,只要中产阶层的教育改革成功了,对中国的人才需求来说,什么大师啊,科学家啊,发明家啊,完全也就足够了。实际可能发生的情况是,不光是中国够了,也会影响到全世界。请参考中国的精英教育:人才造血必须大于失血


若如此,这也能算作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了吧。


穷文富武,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如果我们不想让社会的贫富差距拉大,最好的法子还是支持和壮大中产阶层。


中产阶层,靠自己的力量是创建不出一所足够质量的好学校的,这是我这几年接触民间教育学校的印象,那些家长们无疑都是中产阶层中还偏上的,每年学费在北京是4、5万(正好是国际学校的一半)。我认为,这些钱在北京是创办不出来一个足够理想的学校的,国际学校的价位,就有它里面的道理。


那么另外一半的钱,就得由创立学校的资金方来出,相当于捐助,是必须的,否则不足以成事,教育是百年大树,大树长成了之后,可能不再需要灌水,自然界里的雨水就够用,但是小苗成长之时,在这样的土壤之上,恐怕还是得有人出力浇。


其实这是好事,家长们出了一半的钱,就在经济决策权和监督权上有一半权力,教师们的工资,但凡有10%是由家长们出的,教师们对待教学的态度就会大不一样,资本家们可能不在乎那些小钱,但从平民的角度来看,教师们的工资但凡每月能增加500元、1000元,就有很大不一样。


多元化的资金来源---国家的教育劵,资本家的捐助,家长们的学费,势必就为多元化的权力制约,提供了基础,这对教育改革来说是莫大的好事。


总之,国家还是要走一定程度的社会主义精神,尤其是在教育上,但是本文想提醒的就是,那些有志于教育改革的资本家们,请别忽视国家之外的教育改革突破口。

赞助贫困人口的教育,是国家的责任,资本家们忙不过来的,最多也只是蜻蜓点水混点名声,真正要让自己的资金,在中华民族的教育史上产生作用,还是应该考虑中产阶层这一块儿。


这里所说的中产阶层,是指一定要包括住中等收入中偏下的那一批人群,而不是只指那些虽然不是财贵,但也算是中等收入偏上的那一批人群,后者正是目前各地民间教育改革学校所考虑的对象。


这是从教育改革本身的进步动力而言的,中等收入偏上,基本上相当于一个小老板了,他们的子女将来总有出路,所以对于“学习好”的迫切性也就不那么高,各地民间教育改革学校在这方面的重视度也因此就不高,他们不敢提这个指标,甚至有些学校故意给家长们故意弱化、故意掩盖这个指标的重要性,那就是骗子般的别有用心了。


教育,毕竟还是要让学生爱学习的,如何评价一个教育改革是否成功,还是要靠这个最基本的指标的。中产阶层偏上的家庭,可能有少部分的会被花哨的教育理念迷惑,去那些不强调“爱学习”的民间教育改革学校,但是,中产阶层偏下的家庭,这样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即使一时被迷惑了,也会在接触到真相后,看到孩子的真实表现后退出,自认吃亏就是了。


所以,就这个因素来说,中国各地涌出的那些民间教育改革学校,不可能成事,尤其是那些讲究“教师自治”的学校,因为没人监督,说好说坏都是靠他们自己。对于那些富裕家庭来说,孩子们在那些学校学的比主流公立学校差了之后也没关系,家长继续花钱把他们送到IB类学校,或者直接出国就是了。


所以说,越高价的学校,教育改革的深度反而越弱!


于是,我们要检验一个教育改革是否成功,学费必须降下来,降到中产阶层偏下的家庭能够接受的程度,这样的教育改革才是打硬仗。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5143-768911.html

上一篇:学生为什么需要假期?
下一篇:案例:每天只留一门作业的学校
收藏 IP: 76.164.201.*| 热度|

2 曹聪 张红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6 09: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