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的教育改革为什么要捐助中产阶层家庭?
王永晖
首先逻辑上要搞清楚,捐助中产阶层家庭,并不意味着不捐助贫困人口,这两种捐助,后者的原由很明显,所以本文试图说出前者的道理。
我有次吃饭,桌上一位老师在教育部是能够挂上号的,好像是国家督学一类,他有个观点,认为国家不应该再在北京这种大城市加强教育投入,应该把钱放到农村和边远城市去。
这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有两个理由,第一个理由是,大城市的税收比较高,这些税收用来投入本地的教育,义正言顺。
第二个理由,让我们看看现在北京市的中小学情况吧,往往是几千个人缩在一个很狭小的校区,接孩子的时候跟下饺子一样,这为什么呢?
为什么会有四十个人一个班级,这又是为什么呢?还不是教育投入不够,不用算得很复杂,用最基本的数据就行了。
大城市的教室,确实多媒体的投入都很好了,但那是一小块而已,最关键的人均面积比,才是硬骨头,需要花大价钱的,教育地产很重要。
如果说,我们做不到大城市整体环境的人均地面面积比,至少把城市中学校里面的人均面积比做好吧。
很简单,如果我们不能够让每个建筑都那么美的话,这我们老百姓就都不指望了,不会像宋丹丹那样给soho中国挑刺,毕竟“美”来源于文化的积累,来源于自由精神的积累,没有自由,不可能有“美”。
自由跟社会主义精神本质上没有矛盾,不过住宅房子丑陋,是各个国家社会主义时期建筑的通病。
天才,是另外一个含义,天才毕竟很少,高斯是天才,从小得到德国大公的资助,天才的出产率,不仅仅关乎于人口,与那个时代的德国相比,今天的中国也给全世界提供了一个实例,正反两方面证明天才的出产率,跟一个国家政府(的教育机制)有非常大的关系。
天才之下,家庭的教育作用就很大。精英教育的含义,不是跟天才去比,是跟天才之下的那些人去比,教育方法和家庭教育就很关键。
中产阶层的人口基数大,只要中产阶层的教育改革成功了,对中国的人才需求来说,什么大师啊,科学家啊,发明家啊,完全也就足够了。实际可能发生的情况是,不光是中国够了,也会影响到全世界。请参考中国的精英教育:人才造血必须大于失血。
若如此,这也能算作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了吧。
中产阶层,靠自己的力量是创建不出一所足够质量的好学校的,这是我这几年接触民间教育学校的印象,那些家长们无疑都是中产阶层中还偏上的,每年学费在北京是4、5万(正好是国际学校的一半)。我认为,这些钱在北京是创办不出来一个足够理想的学校的,国际学校的价位,就有它里面的道理。
那么另外一半的钱,就得由创立学校的资金方来出,相当于捐助,是必须的,否则不足以成事,教育是百年大树,大树长成了之后,可能不再需要灌水,自然界里的雨水就够用,但是小苗成长之时,在这样的土壤之上,恐怕还是得有人出力浇。
其实这是好事,家长们出了一半的钱,就在经济决策权和监督权上有一半权力,教师们的工资,但凡有10%是由家长们出的,教师们对待教学的态度就会大不一样,资本家们可能不在乎那些小钱,但从平民的角度来看,教师们的工资但凡每月能增加500元、1000元,就有很大不一样。
多元化的资金来源---国家的教育劵,资本家的捐助,家长们的学费,势必就为多元化的权力制约,提供了基础,这对教育改革来说是莫大的好事。
赞助贫困人口的教育,是国家的责任,资本家们忙不过来的,最多也只是蜻蜓点水混点名声,真正要让自己的资金,在中华民族的教育史上产生作用,还是应该考虑中产阶层这一块儿。
这里所说的中产阶层,是指一定要包括住中等收入中偏下的那一批人群,而不是只指那些虽然不是财贵,但也算是中等收入偏上的那一批人群,后者正是目前各地民间教育改革学校所考虑的对象。
这是从教育改革本身的进步动力而言的,中等收入偏上,基本上相当于一个小老板了,他们的子女将来总有出路,所以对于“学习好”的迫切性也就不那么高,各地民间教育改革学校在这方面的重视度也因此就不高,他们不敢提这个指标,甚至有些学校故意给家长们故意弱化、故意掩盖这个指标的重要性,那就是骗子般的别有用心了。
教育,毕竟还是要让学生爱学习的,如何评价一个教育改革是否成功,还是要靠这个最基本的指标的。中产阶层偏上的家庭,可能有少部分的会被花哨的教育理念迷惑,去那些不强调“爱学习”的民间教育改革学校,但是,中产阶层偏下的家庭,这样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即使一时被迷惑了,也会在接触到真相后,看到孩子的真实表现后退出,自认吃亏就是了。
所以,就这个因素来说,中国各地涌出的那些民间教育改革学校,不可能成事,尤其是那些讲究“教师自治”的学校,因为没人监督,说好说坏都是靠他们自己。对于那些富裕家庭来说,孩子们在那些学校学的比主流公立学校差了之后也没关系,家长继续花钱把他们送到IB类学校,或者直接出国就是了。
所以说,越高价的学校,教育改革的深度反而越弱!
于是,我们要检验一个教育改革是否成功,学费必须降下来,降到中产阶层偏下的家庭能够接受的程度,这样的教育改革才是打硬仗。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16 18: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