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晖: 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系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rithwsun

博文

处理儿童"恶行"的"迁移--反转--结晶"法则

已有 5047 次阅读 2011-2-13 17:51 |个人分类:Book-W|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天使, 魔鬼, 幼教, 恶行, 说脏话

处理儿童"恶行"的"迁移--反转--结晶"法则

王永晖

这实际上是那篇


的整理版。尚未联系到她们。这个文档中提到的方法,我虽然在孩子和他的小朋友中实践得很成功,但是能否推广,心里没多大把握,所以放到博客上,敬请教育专家、心理学专家们指教。

正文:

儿童不遵守规则叫做“犯错”,这些错误中,如果伤害到了他人、伤害到了环境,就叫做“恶行”。

我们只要是生活在真实的家庭中,总是会或多或少地面对这样的事实,儿童既像“天使”,有时候又有点像“恶魔”,往往二者兼具,变来变去,有时候甚至搞得家长们不知如何应付。


我们如何对待和处理儿童的“恶行”呢,这里略作探索性讨论,不是结论,仅作抛砖引玉之用。

我们首先要理解孩子们,他们虽然有“恶行”,但是绝大多数没有“恶意”,那些“恶行”,本质上是他们生命成长的尝试,我们人类历史,不就是这么走过来的么,孩子们,只不过是在发育中,重复人类历史发展中的生命冲动。

现代社会,已经发展得越来越文明,人类也已经意识到,我们不能再通过战争,通过伤害环境来发展自己。

现代社会的文明化,反而有可能让我们不能理解孩子们的生命冲动,要用大人们的文明标准来要求孩子们。当今社会,跟几十年前也不相同,人们的安全感下降,家长们跟孩子的关系因此非常紧密,记得三四十年前,3岁大的孩子就可以开始独自离家串门,不需家长陪同,现在的情况是,恐怕11岁的孩子,也从未这样做过一次。

想想三四十年前,孩子有远离大人,独自成群玩耍的机会,这方面真是好啊,孩子们到山野里玩,打个架啊杀个鸟啊,自然可以把那些"生命冲动",尽兴地释放出来,有些孩子文静,自己不做,看着别的孩子做也是一种释放。这些事情,反正大人也不知道,释放满足够了,回到大人们面前,孩子反而更能规规矩矩。

现在的情况有很大的不同,我们这些家长,成天跟孩子呆在一起,面对孩子们的“恶行”,不能为了让他们释放原始生命冲动,就不闻不问,那也是不对的,这样容易让孩子们产生错误的感觉,以为这样做没什么关系,变本加厉,养成不良的习惯。

我们这时候,可供选择的处理方式有两个,第一个就是我们上节说的“良性批评体系”(注:尚未正式发布到博客上),直接对孩子说“不”,反复多次,直到孩子不再有此“恶行”。

这个方法,是否会有副作用呢,值得我们思考啊,因为它一下子就把孩子当文明人对待,一下子就隔断了孩子身上的微观人类历史成长进程。我们如果强求孩子们做一个完完全全的“文明人”,孩子原始的“生命冲动”释放不出来,是否会对他们的发育不利,是否会对社会的成长不利,未可知,因为这些都是需要数代人几十年的观察。

幼儿教育还是需要谨慎,所以,为了以防万一,这里提供另外一个方法,实践中也是可行的,甚至更有趣味,再者说了,教育方法应该多元化,多条路子,多一种选择,更利于实际操作。

我们用一个普遍存在的案例来解释这个“迁移--反转--结晶”法则吧,就是儿童说“脏话“,这种“恶行”,既不是特别极端,又比较普通,所以值得选出来供我们示范。

我认识的一位老师,她的处理方式是,当孩子说脏话时,“请孩子们去卫生间洗嘴巴”。

我觉得这种办法并不好,反而强化了孩子们“脏”的意识,原来不过只是“话”脏,现在连“嘴巴”都脏了,需要洗干净,实际上相当于把这种不美好的感觉固化下来了,形成了一个并非良性的“心钥”。

这位老师,是传统的威权家庭出身,而我的父母更像是尹建莉和孙瑞雪老师们所倡议的那种现代父母,这种分歧,实际上归根结底是这两种文化的分歧。

这位老师,也许觉得,自己没有批评学生,语气也很温和,还用了“请”字。比传统的那种威权家庭的暴力型批评的做法已经很好了。但是,她没有想过她这个做法,同样也是有着不好的副作用,也许存在着其他更好的做法值得尝试。

一个很简单,但是比这位老师做法会更好的方法,就是对孩子说“不”,使用上节所说的“良性批评体系”(注:尚未正式发布到博客上),多说几次。不用将这种现象联系到不美好的感觉,不用固化到身体部位,多说几次,说的多了,孩子试错够了,自然就停止了。

那位老师的做法,如果以此看来,实在属于多此一举,徒增烦恼。

我们接着就可以说到,除了“良性批评体系”这个方法外,其实还可以采取另一个方法,“迁移-反转”法则,并不直接地去批评孩子。

这是因为,我们有这样一种理解,孩子说“脏话”,应该是他们心理发展过程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他们认识到了“语言”的威力,总想试试它,这时候,家长们单纯地说“不”,简单的制止,也未必是最佳的策略,有可能遏制住他们本来的生机发展规律,

认识到前面两个方法的局限性之后,我实际采用的另外一个新办法就是,当孩子喜欢说笨蛋的那天,就把鸡蛋煮熟了,然后让孩子对着鸡蛋说“笨蛋”(告诉他不能对人说),让他对着鸡蛋使劲地说个够,说的不再想说的时候才停,这个时候,我原来的计划是准备把这个鸡蛋,给邻居家的狗吃,让孩子们观察一下狗会不会变笨。

结果“弄巧成拙”,孩子们一定要求我把这颗笨蛋吃下去,我为了祖国和家庭的教育事业,只好甘冒风险,把鸡蛋吃完。然后,孩子们问我1+1=几,我的答案是“3”,果然变笨了。

这种游戏,其实持续的时间,并没我想象中长,2、3个月就结止了,孩子长大后,早已不爱说脏话了。我有时候真得表现笨的时候,就会“怪”他,都是你给爸爸吃了“笨蛋”啊。现在,你给爸爸吃个“聪明蛋”吧,为了爸爸能聪明地跟他玩,这时候,他可能(不是每次都乐于助人)会愿意对煮好的鸡蛋,说“聪明蛋”,爸爸吃了之后,当然会1+1=2,10+10=20也会。

这个过程,第一个过程,实际上用到了“迁移”之法,将孩子们对人说脏话,“迁移”到对鸡蛋(特定之物,其他均不允许),既让他们认识到,不能轻易伤人,又可以让他们实实在在地体会一把“语言的威力”。第二个过程,用到的是“反转”之法,本来是对鸡蛋说脏话、念咒语,结果“反转”成对鸡蛋说好话、念祝福。

一迁移、二反转,就将孩子说脏话的问题解决了。数年过去了,这个问题上,没有发现孩子有任何起伏。

反转之后,我们还可以开启第三个过程,将孩子们口中的祝福,结合于某些固定的“仪式”,我喜欢称之为“精神化结晶仪式”,一个人祝福和祈祷,跟一个群体进行祝福和祈祷的仪式,还是有很大的区别。

比如,华德福幼儿教育中使用的晨圈非常好,老师和学生们围成圈,身体节奏与语言活动相伴,因此亦可称为“仪律圈”。我们可以尝试将“反转”之后的祝福和祈祷,仍然用食物作为载体,放入这个晨圈的最后阶段。

比如早上晨圈结束时,可让一个孩子,拿着一个装满米的小碗,给每个孩子发一粒米,让孩子们对这粒米,说一句祝福的话(当然,如果他们想恶作剧,非要说“笨蛋”,老师们也不干涉吧)。然后,将这些米粒收回,置于某处(华德福的班级里有一个季节桌),等真正做米饭或米汤的时候,可将这碗米粒混入。

下午放学的时候,也可能有类似的仪律圈活动再放学,此时可以将碗放到教室或幼儿园的出口处,老师或指定的学生,给每个孩子手心发一粒米,这个孩子对这粒米祝福,离开时放到碗里,孩子走完后,这个碗再收回来置于原处。

孩子们放学的时候,一般都比较疯,有些幼儿园和小学老师为此头疼不已,想了不少办法,都很难奏效。我们这里的仪式性做法,可以让孩子保有一个安静祈福的心态,也许可以用来解决这个问题。

“迁移-反转-结晶”之法,即是首先将孩子的“恶行”,迁移到一个安全的小范围,不同案例可以有不同的具体迁移妙法,比如有些孩子有打大人的习惯,那就可以规定,只能打身体的某个部位,其他地方不能打,更不能打头,也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打家长。

孩子本身就有“打架”的冲动,特别是男孩子,对于这类孩子,还可以进一步制作一个“战争游戏”,布置好环境,让孩子们手拿大枕头互相打,或者跟家长们玩“柔道”。这就是将“打架”冲动,迁移到一个小范围的场所,限制到那种环境和情况下。

“迁移”之后,随时存在着“反转”之机,大人要善于把握,比如打疼了之后,孩子疼痛想哭总是难免的,大人们就可以利用此契机,施行博爱与和平的教育,讲个历史上的战争故事,最简单的,大人可以反转成孩子,装疼作哭,让孩子来安慰大人,启动人生和平善意之旅。

伤害环境的案例,这里就不多说了,只要点明,我们不能通过"掠夺型"的方式生活,一个随意摘花破坏环境的孩子,长大后也很可能养成"掠夺型"的行为方式,对于他们/她们的行为,家长们既不能不闻不问,也不能全盘否定,搞得生活没有一点意趣,处理法则仍是,"迁移"到一个局部可控的小范围,不要养成贪婪的习惯。
  
 "反转"之后,自然可接着将孩子生发出的"和平善意"/"幸福感"/"安全感",通过一些简单的仪式化活动"结晶",比如利用吃饭的前后时间祈祷,其实祈祷可以随时随地,因为幼小教育的特点,我们将之跟食物相联系,更易于操作,效果也会更明显。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5143-412599.html

上一篇:幼小阶段数学教育的真功夫 整理版
下一篇:取消奥数,瞎扯淡,引入数学家主持和公益机制方是正途
收藏 IP: 89.134.194.*| 热度|

1 王春艳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20: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