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河散记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ekoxfleyu 我左眼球的照片

博文

你不知道的星空(二)—你该知道的物理

已有 3514 次阅读 2010-9-28 05:47 |个人分类:生活在别处|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卫星的速度取决它飞行的高度,离地面远的地方,重力不那么强,卫星的速度也不需要太快。因为地球本身很大,是的,当我们谈高度的时候,我们在讨论几千公里。离地面160公里的地方,重力相当于地面的95%。而宇航员不需要到这个高度就感觉到完全失重,是因为上一节我们讨论过的原因,宇航员完全属于自由的抛射状态,身体不需要有抵抗重力的压缩。到了三百公里高处,重力变成地面的90%。能维持在这个高度的速度是地面的95%。你只需要我们通常谈的近地轨道大概就是这个高度,需要略小于8公里每秒的飞行速度来维持卫星在这个高度上的稳定运动。在这个高度上,卫星围绕地球转一周大概要一个半小时,杨立伟绕地飞行就是这个速度。如果卫星速度到达11.3公里每秒,它不再受到地球引力的束缚,而成为太阳系中的一份子,这个速度不仅可以去探测月球(嫦娥),而且可以登陆火星。要逃离开太阳的吸引力而成为银河的一部分,这个速度要达到42公里每秒。美国发射的先驱者10号和11号、旅行者1号和2号两对探测器,用这个速度周游了太阳系之后,携带着一张 “人类名片”和一张 “地球之声”唱片,正在飞出太阳系,到茫茫宇宙去探寻外星生命的踪迹。
 
 

假设你是出门打酱油的外星人,捡到这样一个牌子,你明白它说什么吗?

间谍卫星使用的就是近地轨道。但这个高度有个问题,就是不能盯着目标物看,90分钟绕地球一周,划过可能的目标物体也就几秒的时间。即使在160公里的高空,可以看到同一目标不过60秒。那么有没有能盯着目标看得办法?有的,就是同步轨道(Geostationary Earth Orbit,GEO)。同步轨道的卫星也绕着地球转,但在三万五千公里的高度。那里重力比较弱,只需要3公里每秒就行了,这样大概24小时绕地飞行一圈。地球也是这个速度在运转,所以这个轨道上的卫星能始终保持在同一地面位置的上空。
 气象卫星和电视转播卫星,这样气象卫星可以不间断的观察天气的变化和形成,比如飓风,降雨和寒流。而看电视的也不用每一个半小时把天线转动一周,跟着信号跑。这里有个问题,同步轨道的卫星只能呆在赤道上空,你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吗?周期是24小时但不在赤道上空的卫星NASA(美国航天部)也把它们叫做同时轨道卫星。
 
在三万五千公里的高空,地球看起来很小,对观测天气变化是很方便的。一张照片就能看到整个大洋,而且能看到风眼。这样,一个卫星盯住一个地区,全球的气候变化是几个卫星共同贡献的。下一次看完新闻联播时候再看天气预报,你能不能发现这些照片的角度都是从赤道上空拍摄的呢?注意一下吧。
 
电视转播用同步轨道卫星最合适,因为一旦找到了信号,就不用老转动天线找信号。你很快就意识到这里有个问题,离地面三万五千公里,发射信号需要很强。这是商用卫星面临的一个选择,而最终把麻烦留给自己,简化用户端设备成了共同的选择。而正是这一选择,使得地球上很贫穷的地方都可以看到全球的电视节目,这不得不说是地球村的进步。
 
在近地轨道和同步轨道之间的卫星,我们通常把它们叫做中间轨道卫星。中间轨道的卫星最大的用途是全球定位系统(GPS)。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45296-367651.html

上一篇:你不知道的星空(一)--你该知道的物理
下一篇:一个人的伊河(小说连载)
收藏 IP: .*| 热度|

2 杨华磊 yinglu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7 17: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