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学术交流网欢乐的背后

已有 3097 次阅读 2011-3-9 11:06 |个人分类:学术问题评论(07-11)|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学术交流网, 欢乐背后

学术交流网欢乐的背后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139日发布

 

2002422日学术交流网开办以来已近九年光景,坚持到现在很不容易,受到学界广泛好评,带来了不少欢乐,笔者感受到在这欢乐的背后有着来自各个方面的协调和支持。

 

学术交流网是个学术性、公益性、非盈利性的个人网站,建设网站需要数据库平台服务器的技术支持。我对于这些一窍不通,起步是个很大的难题,幸好有北京师范大学从事网络建设的技术专家给予无私支持,他们乐意在北师大为教授学者开辟个人学术网站提供平台和服务,而我则是建立个人学术网站的开先河者。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在北师大的技术支持下开办了个人的学术网站。

 

由于我在学术交流网上撰写了三篇文章对学校当局的中青年晋升教授必须具备博士学位政策提出异议,北京师范大学个别当事人在722日中午采取‘闭你没商量’的‘封杀’行动,使读者无法看到《学术交流网》上发布的学术内容。网友打开http://www.annian.net后,出现下列文字:学术交流网 系统维护中.....请稍后访问!![请见学术交流网开办最初三个月发布的文章及反响(2002422--722日),黄安年的博客,2007723日(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4825]

 

在这种情况下, 200788日学术交流网转入了由从事商业服务的北京时代通途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20071122日,总共刊登了文章和信息21587篇(份),累计登陆人次已经达到494.56万(200288日开始计算),由于技术系统的不兼容,早在2002422--722日间发布的文章是全部重新登陆的。自20071122日下午起,学术交流网开始全新改版,与过去相比除了保留原来学术交流网的优点外,还增加了一些新的变化,力求扬长补短,逐步完善,目前的变化是:第一,增加了检索功能;第二,增加了栏目和分类便于查询;第三,页面简洁,各个栏目滚动变化;第四,增加了网上公开评论;第五,增加相关内容的联结功能;第六,全部栏目的分类篇目的数量全部列出,便于查询;第七,增加了网友投票表示意见的功能。[请见黄安年的博客,20071122日(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1467]

 

学术交流网的宗旨是学术为公,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资源共享。到2009811,44个栏目中,已经发布文章和信息总共24049,其中个人文章和信息近4000,登陆累计人次已达629万多。由于北京时代通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变更业务,84日公司要求我在820日之前将网站域名和网站空间转走,这使得学术交流网迅速面临转移网站域名和网站空间的棘手工作。86日下午,我和赵彦主编通了电话,说明学术交流网面临的困难,并询问如果学术交流网的网站空间转移到科学网有无问题,赵主编当即表示没有问题,但技术操作上要和技术人员商议。87日上午,我就接到科学网技术部曹立君先生的电话和承诺,并要求我提供相关数据。关于域名指向,2002422日学术交流网建立时是由北京师范大学信息学院负责技术服务的, 域名申请也是请他们代办的,200288日转入通途公司时由北师大方面提供指向。所以这次转移网络空间的指向还由北师大方面来提供。在北师大、科学网方和我的共同努力下,2009810日上午学术交流网的网络空间已经成功地转向科学网,并由科学网提供技术支持和维护,迄今一切运行正常。[请见感谢科学网即日起为学术交流网提供技术支持和维护,黄安年的博客,2009811日(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48774]

 

从北师大到通途再到科学网历经三次变化,其间某些操作系统是不兼容的,虽然指向解决了由一个服务器转入另一个服务器问题,但是解决不了各自制作的操作系统。所幸在师大期间技术人员为我单独建立了数据库可以整体转移网站空间,而在通途,我是自助建站也可以整体转移到科学网,在科学网也是单独挂靠的,不受整个系统变化的影响。遗憾的是通途公司突然变更服务,某些环节没有认真交接而使得转移到科学网后无法处理(如登陆数字的显示),而最为遗憾的则是由于师大中断了我的学术交流网,其后学校再也没有支持任何个人开辟学术网站,这对北师大的学术交流和发展来说,不能不是个很大的遗憾,有无我的学术网站在北师大的立足之地并不重要,重要的一个北师大没有学者个人的学术网站是十分遗憾的事。

 

网站运转是需要经费的,通途公司是收费的。笔者没有任何项目资助一切需要自费。笔者的电脑上网是通过歌华公司有线上网服务,近九年时间的付费也超过万元。学术交流网的域名提供商是中国万网(400 600 8500)。无论是歌华(8202 1155)还是中国万网,如果没有及时续费,网站将立即中断没商量。网路是由歌华通过电视捆绑在一起的,如果电视费用没有及时缴纳,也因中断电视而无法上网,这些说的是和费用的关系,需要经常提醒自己:域名费用、歌华公司费用、电视费用按时缴纳了吗?还有一些自己意想不到的问题,一次突然网络中断,查了半天原因在于歌华公司网络接入口在我们的楼道内的电源线,由于楼道内的电费是由物业负责的, 物业没有给楼道的电源续费导致了网络中断,所以网络畅通和物业也有关系。

 

至于网站技术维护和管理更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情,一旦出现上不去网问题,就需要准确判断排查故障源头,而这些对我来说,首先需要慢慢搞清楚轻重缓急,然后请朋友们帮助解决。

第一,看是否停电了。如果停电原因何在?

第二,看电脑能否打开,如果不能打开,首先要解决打开电脑的问题。

第三,电脑能够打开,要看能否上网,本地连接运行是否正常,如果不正常要解决本地连接运行正常问题。

第四,如果能够上网唯有学术交流网上不去,则再专门排查学术交流网登陆的故障在哪里?如

    *受到黑客病毒攻击因素;

    *域名问题(首先需要和中国万网及帮助我办理域名手续的朋友联系)

*IP地址指向(涉及中国万网、北师大、科学网三方)

*网络服务问题(涉及歌华、科学网)

*个人电脑问题

*有关部门的网络监管问题

   这些问题的查清需要时间慢慢排除,有时不能仅仅一次,需要多次测试,费时费工,否则难以奏效。举个例子,前天近中午时分学术交流网上不去,经过一轮询问依然不得而知原因何在。负责我的学术交流网域名的中国万网告诉我,他们那里没有发现学术交流网的域名有问题。负责我的电脑运营的歌华公司告诉我,经过测试没有发现他们那里有问题。和科学网联系说经过测试也没有发现问题。我的电脑其他网站运行正常唯独学术交流网无法登陆并无迹象说明遭受黑客攻击。真的不清楚,问题出在哪里?哪知到了第二天,学术交流网又和往常一样可以登陆了,而原因在哪里,我迄今不明白。

 

     如果属于网监部门提醒个别信息需要删除的问题,不会导致学术交流网突然中断,网监察部门是会有通知的,当我获悉后的第一时间内会立即删除而不管是否真的需要删除,总之删了再说。管理网站不仅网监人员,还有通信局,三周前的217日学术交流网中断经过上述排查才从万网处获悉,学术交流网是被上海通信局临时中断,要我本人和他们直接沟通后联系开通,24日在和上海方面沟通后,被告知他们怀疑有人盗用了学术交流网的名义在上海备案,经他们查清后学术交流网很快开通了。

 

上述情况说明,学术交流网的正常运行需要经过许多环节,其中一个环节出现故障就会导致暂时性中断,一旦出现这样的暂时性中断,就得排查找出原因所在,学术交流网的正常运行有赖于万网、歌华、科学网、网监和管理的方方面面协调努力,深感在虚拟的学术交流网的背后有着实实在在的来自四面八方的技术服务。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420359.html

上一篇:《萧伯纳访港谈中国》(《华夏纪实散文选》版)
下一篇:沈群著《美国也荒唐》提要
收藏 IP: 220.155.34.*| 热度|

1 黄晓磊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5 04: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