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做事 欣赏 淡泊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xf E-mail:zc2623@qq.com

博文

从《金刚经》开始3

已有 3591 次阅读 2010-1-4 22:41 |个人分类:关于读书|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金刚经开始

第三品 大乘上宗分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磐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大乘、小乘之别在于渡的范围,大乘渡己渡人,小乘渡己。其实,人己无分,大小也就无分了。经接上文,学生虚心求教,老师倾囊而出,不吝教诲。佛渡有缘人,缘由弟子起。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口不欲言、心不求通,启发何来?启发何用?佛祖讲经,鼓励为上,一句诸菩萨、一句大菩萨,肯定了求学者之身分,其实,菩萨之境也不好达,末句为证。

如何降伏龙虎之心呢?首先看,谁要降伏。在佛祖眼里,众生平等,有教无类,生命无贵贱之别,无形态之别,无智愚之别,皆可成佛,皆可经佛祖教化成佛。原本你我同一,在老师眼里,学生都是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差别是自然的,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是恒定的、同等的。在老师眼里,肯上进者都能上进,只要用心用力,皆可渡过彼岸,成就领悟。

因此,老师可以渡无数弟子,受益者也许一堂、一学期、一学年、三学年、四学年、七学年、十学年、十几学年或几十学年,不在时间长短,只在是否心有灵犀。佛祖渡人不分别、不计量、不保留,渡就渡成佛,是无余境界,非有余境界。如来不贪功,正如有的老师,学生成功了,笑笑说,全是学生努力的结果。为什么呢?因为,一个老师,眼里还有我的功劳、他的幸运之念,就不配称老师。作为学生同样如此。在求学的路上,无分别,无师生,否则即非求学者。

佛祖渡人,也是渡己,人己本无别,渡己也是渡人,大小本无别。若心中有别,成就不了,领悟不到,菩萨做不得。所以说,菩萨不易做,正如后起之秀也不易做,佛祖唤菩萨、老师叫后生,鼓励为主、激励为主。菩萨不得骄,后生不得傲,方可成佛、成畏。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451-284259.html

上一篇:宁静难得
下一篇:我们为什么要创造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1: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