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oha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ohai

博文

预言与混沌

已有 493 次阅读 2024-4-12 22:04 |个人分类:思考点滴|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2007-09-08 07:23:37)

   在远古时代,人类对未来的预言都是由哲人和女人(女巫)来完成的,也许是由于他们具有大量的时间,更主要是由于他们对未来充满了幻想。 幻想客观地讲是一种病态,或者可以借助于(迷幻)药物而引发的谵语。人类历史上有名的预测“理论”其真实功力并非在于计算,而是在于解释。我曾经研究过一个时期《易经》,并且写了一篇题为“《易经》的信息融合原理”的文章,发表在《东北大学学报》上。

    我常常问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天气预报”?我自己的答案是“因为天气是预报不准确的”!科学预言与哲学预言或者先知所做的预言,虽然其出发点不同、其手段不同、其原理不同,但是其结果的真实性却都不可避免地逃脱不了不准确的命运。

    如果说大师的预言没有应验的概率,那是错误的,本文的观点也不是这个意思。宇宙是混沌的,混沌就意味着人类即使掌握了支配宇宙的相关规律和法则,仍然无法对太远的未来进行预言。混沌这个物理方程式告诉人类,如果初始条件哪怕是(小小地)发生了一点变化,这个方程式就可能不稳定。这就象酒精对人体的作用一样,没有一个喝醉酒的人会承认自己喝多了,那是因为酒精中毒只是使人的精细行为失控,而基本行为仍然有效的原故。

   先知看到了混沌,所以才能够依据宇宙其宏观拓扑结构的“不变性”来预言“天地清浊”。小同异者,大体相同与部分相同之差;大同异者,完全相同或完全不同之和。老子所谓的“小同异”、“大同异”也许就是这个道理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6125-1429431.html

上一篇:记忆与重构
下一篇:基于统计的信任
收藏 IP: 175.169.2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3 18: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