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悖论”是英文paradox一词的意译,从字面上讲就是荒谬的理论。弗兰克尔和巴-希勒尔在其《集合论基础》一书中给出了逻辑悖论的定义:如果某一理论的公理看上去是真实的,它的推理规则也是合理的,但在这个理论中却推出了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那么,我们就说这个理论包含了一个逻辑悖论。
一、随机游走定义
设一个质点在水平直线上每隔时间∆t随机移动一步(图1),每次移动前用抛硬币结果来决定质点移动的方向。若抛硬币结果为正面向上,质点向右移动一步;若抛硬币结果为反面向上,质点向左移动一步,则称质点运动为随机游走。
图1 随机游走示意图
定义:设ξ1,ξ2,……,ξn独立同分布(i.i.d.),P(ξi =1)= P(ξi =-1)=1/2,S0=0,则称
Sn=ξ1+ξ2+……+ξn
为从原点出发的简单对称随机游走,Sn的物理意义为质点移动n步后的位移。
二、随机游走马尔可夫性逻辑悖论
马尔可夫性通常也被称为“无后效性”或“无记忆性”,是指随机游走Sn在第i步所处状态Si已知的条件下,Sn在n> i所处的状态Sn与第i步之前的状态无关,也就是说,一旦随机游走“现在”的状态已知,则“将来”便与“过去”无关。
但是,随机游走的“常返性”却表明:在任意的第i步以后,从原点出发的质点返回初始状态(S0=0)无穷多次的概率等于1,表明随机游走的“将来”与“过去”有关,随机游走具有很强的“后效性”或“记忆性”,与马尔可夫过程的“无后效性”和“无记忆性”矛盾。
三、结论
科学理论是具有一定逻辑结构的理论体系,必然要求内部逻辑的完备性,科学理论内部必须要在逻辑上自洽,不应出现自相矛盾的逻辑悖论。逻辑完备性是判断科学理论客观真理性的重要评价标准之一,一旦在某个科学理论中发现了逻辑悖论,则表明该理论的逻辑完备性遭到破坏,该理论被证伪。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相对论主要吸引人的地方在于逻辑上的完备性。从它推出的许多结论中,只要有一个被证明是错误的,它就必须被抛弃;要对它进行修改而不摧毁其整个结构,那似乎是不可能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23: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