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定胜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olyskyz 哲思天地_人定圣天不胜天:人心要和睦安定,以天理为圣,敬畏天理,尊重良知。

博文

随想-从全才、偏才说开去

已有 2742 次阅读 2016-9-17 20:49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对于个人而言,朝全才发展或朝偏才发展都应是可以自行选择的道路,公共教育所要做的首要任务是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让各类人才都能够自由生长,既不强迫大家都朝全才发展,也不强迫大家都朝偏才发展。但保持思想和思维的开放性却是全才和偏才都必须具备的素质,思想和思维的开放性是所有优秀科学家的共通之处。当一位优秀科学家的思想和思维已经不开放时,他也就不再优秀了,这也是为何大多数杰出人才一生中最重要的成果往往是在其青年时得到的原因,大脑神经网络经过长时间的拟合和训练,很容易出现过度拟合的现象,许多思维定势就是因为大脑神经网络的过度拟合,其思想和思维不再开放而导致的。

所以阅读也是把双刃剑,更存在瓶颈现象。阅读得不够知识面不广不行,但过度的阅读也未必是好事,尤其是对于思维/思想不开放的大脑,过多的阅读往往会导致盲从和更加严重的思维定势。经典著作通常是读得遍数越多越好,因为要真正读懂、读通经典绝非易事,真正的经典绝非2-3遍就可完全读懂,因此我们经常有温故知新的说法。但过度地相信经典著作,在阅读经典著作时毫无保留地全盘接纳经典著作的观点,而不是通过逻辑、理解的方式去阅读经典的话,则同样是种不当的阅读方法,至少用这种方式去阅读的人往往不会有创新。

由此又说到创新和继承的关系。对于一个社会和国家而言,尤其是在人类社会的知识积累已经极大丰富的条件下,在其科研和教育的功能中,继承现有成熟知识的重要性永远是大于创新的。因为,创新的必备前提是继承,只有继承得好,才能创新得好,对于个人来说是如此,对于国家来说更是如此。对于个人而言,最好的创新者可能不是最好的继承者(但一定是功底扎实的继承者);但对于一个国家尤其是一个大国而言,科研创新最好的国家必定是对现有成熟的科学知识继承得最好、继承得最完整的国家,反之亦然(不仅要完整地继承自然科学知识,也要完整地继承社会科学知识,缺一不可,知识体系本身同样要符合‘生态规律’)。

从创新和继承的关系,又让我想到这样一个问题:该如何进行学术性阅读。学术性阅读的心态往往有这么两种:一种是以寻找优点为出发点的阅读;一种是以寻找缺点为出发点的阅读。前者是一种学习的心态,常见于学生们身上;后者是一种批判的心态,常见于评审者或是一些自视过高的人身上。对于喜欢阅读和经常阅读的人而言,这两种阅读方法往往都会被用到,只是有些时候用这种多,有些时候用那种多,有些人用这种多,有些人用那种多。

这两种方法各有各的好处,没有任何一种方法是需要被禁忌的,不品尝坏就不知道好(反之亦然),因此在一个人的一生中,各种阅读方法都应该有意地去体验体验。不过对于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还是要尽量多用寻优法,寻缺法等年纪大点了再尝试不迟。但是,对于已经具备了足够学识,尤其是开始要步入学术研究的人来说,有两种阅读方法应该是需要禁忌的:一种是在寻优阅读的过程中丝毫不寻缺的阅读法;一种是在寻缺阅读的过程中丝毫不寻优的阅读法。这两种方法都是研究人员的大忌,前者容易导致盲从,从而扼杀自己的创新可能,这种人的学术水平也往往是最差的,甚至丧失思考能力而不自知;后者容易导致自高自大缺乏自省力,在科研中误入歧途甚至走火入魔者多为这种人,当然,以权威自居扼杀创新者也多为这种人。因此,恰当的阅读方法应该是:以寻优为出发点,但不忘寻缺;或是以寻缺为出发点,但不忘寻优。这二者间,又可能以前者为佳。至少我本人更愿意采用的阅读方法是前者,而经常会提醒自己注意避免后者,因为前者容易使自己保持谦虚谨慎,后者容易使自己变得自高自大而不自知(一个人要始终保持自省力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既需要自身的定力和功底,也需要外界的提醒,这二者缺一不可)。

事实上,做人也有类似的道理。在与人交往中,‘默认对方是好人是值得信任的人’远比‘默认对方是小人是不值得信任的人’的做法来得好(往下又可以用与上文对阅读法的细分方式一样进行细分)。真正的朋友都是在前一种心态下得到的,这种心态既令自己愉悦,也令他人愉悦。而采取后一种心态的人,往往会陷入精神的自我抑郁甚至恐慌自闭之中,既不会让自己得到快乐,更难以得到真正的友谊。

 

关于知识的继承和保留[coconuts  2008-02-22 22:17:16 提到] [] []  2   

不可否认,的确有些知识是有毒性的,但对于这类知识也有必要进行保留,因为保留这些有毒性的知识,告诉后人哪些知识是有毒性的也是知识传承的一个重要方面。‘让后人知道什么知识是有毒的,那些知识是如何发挥毒性的,那些知识是如何从良性变毒性的,给他们提供范例以学习辨别知识毒性的方法’,与‘让后人知道什么知识是有益的’同等重要,不知道坏就不知道好,不知道好就不知道坏,好坏必须相互映衬才有真正的启发意义。(我们为何要保留人类历史上的灾难,其意义也在于此,这也是避免再次发生灾难的一个重要的甚至必不可少的方法)。

因此,对于已有知识的态度,可大体分为这么两种:继承和保留。继承传统知识中的精华,保留那些具有代表性意义的糟粕。任何知识,尤其是那些具有代表性的知识,不论其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都是有价值的。

 

欢迎转载,只需注明文章作者钟定胜。
文责自负,与本人的工作单位无关,与文字发布的网络平台无关。
**********微信公众号holysky-zhong***********
*****微博地址http://weibo.com/holyskyzds****
*****QQ空间http://user.qzone.qq.com/253758/******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234816-1003428.html

上一篇:对‘从人工神经网络看人脑’一文的延续:学术权威与学术民主
下一篇:如何定义汉奸(或某族的族奸,国奸)?
收藏 IP: 221.178.177.*| 热度|

2 陈楷翰 王从彦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7 00: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