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定胜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olyskyz 哲思天地_科学研究是快乐的,也应该是快乐的。

博文

简评《GEP行不通的理由》兼论学术研究中的顿悟感

已有 1292 次阅读 2024-6-13 10:13 |个人分类:环境科学、环境数学模型|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按:下文是笔者在一篇名为《GEP行不通的理由》的网络文章(相关连接:https://mp.weixin.qq.com/s/Z0o0s3JD3JHX827nbxg7Ew)后的评论及拓展评论。

关于环境经济绿色核算的这个问题,20多年前我在读博期间的独立研究成果《绿色国民经济的理论问题探讨》一文就做了非常系统的分析,做完后,投稿参加了北京大学第十届挑战杯竞赛,获得了那一届的一等奖。去参赛时,需要学院签字盖章,当时的常务副院长(后来评上院士了)还问我:“能不能拿一等奖啊?二等奖咱们学院已经拿过很多次了,还没拿过一等奖”。我没好意思回答,因为评价是评价者的事情,我只能负责把核心内容做出来。这篇文章里,虽然没有明文直接写出要否定以世界银行和哈佛大学主导完成的SEEA等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但在实质内容上,尤其是在核心原则上,其实就是对这种核算体系的怀疑乃至部分的否定。后来,我还带我的学生做过一些后续的有关研究,包括虚拟治理成本的概念及其评估方法、虚拟零排放的黑色GDP概念的提出等等。这个成果不仅是我读书阶段的代表性成果,也是目前为止我在环境领域的代表作之一。

以下是相关成果的核心内容:《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理论问题探讨》通过对‘经济核算体系内在特征’与‘环境资源价值评价的特性’对比分析,探讨绿色经济核算的原则性问题,提出应将可持续原则、效用衡量原则、横向可比原则、数据易采集原则等四大原则作为建立绿色核算体系的基本准则。另外,在传统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核心指标 GDP 的基础上,以四大原则为指导,尝试性地构建了一个基于社会总效用衡量的‘零排放’GDP 核算体系,试图为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推广应用寻找新思路。

在此后的进一步研究中,我们在“虚拟零排放”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建立该思想下的核算体系、计算路线以及数据标准化处理方法,提出黑色GDP的概念,并对全国重点城市的水污染进行了实例计算分析。其中的关键点是通过在传统核算体系中设立虚拟的环境修复部门来计算对环境污染进行虚拟治理时所产生的费用。

当然,上述构思和模型方法仍存许多计算瑕疵和缺漏的地方,因此整体来说如何完善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计量核算,仍然有待学术界和实务界进一步实践与摸索。但正如‘即使是传统的财会体系严密的GDP仍然存在疏漏地下经济、家务劳动等创造的社会财富的计量’一样,任何领域的研究和实践都是永无止境的。

附记:《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理论问题探讨》这篇期刊论文是我的博士学位论文的一个衍生品,因为我的博士学位论文的主要核心内容是进行环境社会经济大系统的模拟分析,里面就涉及到对于环境经济的评估的问题。在做这个评估分析的过程中,我意识到当时正热门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存在一些严重的问题,因此就对这个问题做了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当时意识到其中这些问题的存在是花了好几天的,可能有一两个星期,当时也是获得了某种顿悟式感受的这种感觉的。在我的好几个学术成果里面,我都有过这种顿悟式的感觉,包括前几天的那篇博文中再次提到的大气干绝热递减率的修正问题以及可以如何去把那个问题给思辨清楚的方法和路径(https://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234816&do=blog&id=1436211)。

为什么提到顿悟这两个字,是因为在学术研究的过程中有没有获得过顿悟感,是一个人有没有真正在学术理论的思考和理解力方面开窍的标志性事件。纯粹忙于事务性的工作或者纯粹忙于实验观察,往往就很难获得这种顿悟感,不论是做理科的动手的实验,还是做文科的数据调查分析实验或者是逻辑思辨分析实验,对于所研究对象的内在机理进行安静的、耐心的深度思考是极为重要的,是决定着能否获得顿悟感的关键性方法。

微信图片_20230326162108.jpg

(图片来自网友‘亦水木’的提供,特此说明并感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234816-1438013.html

上一篇:高考结束了,学霸父亲与平常闺女的谈话
下一篇:有关演化博弈模型该如何进行参数设置与赋值的简要回答
收藏 IP: 223.68.78.*| 热度|

9 宁利中 尤明庆 刘进平 孙颉 杨正瓴 池德龙 朱晓刚 刘炜 刘跃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1 19: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