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锡童谣也科普 -- 说说古代童谣当中的防火经验
严格说起来,中国的消防制度是袁世凯1902年在天津从事现代警察制度改革时创立的。千百年来,我国的社会灭火工作(救火)主要是靠民间自发的,自助性质的自救行为,我国的社会防火工作(防火)主要是以建筑文化形式表现的,以地方建筑特色为特征的防火文化。那么我国古代的社会防火教育工作(戒火)就必须仰赖民间的习俗和文化建设。这里借助一首无锡童谣来重温一下古代的消防文化教育,可以深入理解古人对失火认识的科学性、戒火策略和安全态度。以人为本,体现在社会每一个人的安全意识之中。无锡童谣中的消防文化,确实是古代消防教育的精品,也是科普文化的典范之作,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研究。
“寒冬腊月,天气干燥,小心火烛,脚炉弗要放被 头里,前门栓栓,后门撑撑,水缸满满,灶膛清清。”
无锡童谣中的消防文化,说起来只有这四句,却包含了中国古代防火教育的主要环节,可以涵盖所有的防火理论和实践,这里用现代的火灾动力学理论来分析一二,体会一下古人经验性认识的科学性和科普教育的良苦用心。
首先,为什么中国消防文化的典范之作,出现在无锡?或许可以从无锡的地理位置上可以判读出来。无锡位于长江附近,是南方气候与北方气候的分水岭地带,北方气温低,冬夏都干燥;南方气温高,冬夏都湿润。只有中间地带的无锡,靠近太湖,平常湿度大,比较难失火。但是,如果冬天气温低,则由于空气湿度低,导致的木材干燥,形成容易失火的局面。只有气候变化大,才容易引人注意,通过某些增加地方特色加以重视。如果没有外来的挑战,那么防火内容就难以鉴别了。比如北方靠建筑隔离、分散居住来防止火灾的蔓延,而群居的徽派建筑只能靠防火墙为特色的避火措施,这是地理位置造成的显著差别。
那么,为什么是无锡,而不是杭州呢?一种解释是,吴侬软语,比较好听。同时,无锡的交通闭塞(在铁路出现之前,完全靠大运河旅行,还算是闭塞的),可以保持较为完整的地域文化。类似的童谣,江南地区都曾经出现过,只是无锡童谣更悦耳、更让人难忘,也因为地理条件的不便而保留下来。是否也是徽州童谣?因为徽州文化也有类似的说法。
第一句,“寒冬腊月,天气干燥”
为什么木材干燥容易失火呢?木材潮湿则向内损失的热量大,预热时间长。木材干燥则向内损失热量少,预热时间短。虽然接受的能量密度可能差不多,但干燥的木材由于不需要向内部预热,所以表面升温快而点火容易。寒冬腊月,就是12月和1月,对于我国大部分地区,是西北风控制的时段。其时,西伯利亚寒流主导了中国的气温,导致气温降低,同时也降低了空气的湿度,这是防火重点时段位于冬春的气候原因。“风干物燥,小心火烛”,风干,则物燥,这是干燥的空气在对环境木材进行长期的干燥过程,导致木材的含水量降低,增加了火灾蔓延的风险。虽然仪表未必能够测量出来木材物性的显著变化,但是火灾蔓延具有累积性效果。初始状态的细微差别,对于火灾的蔓延结果具有很大的影响。通常火场的能量是面积的线性、直径的平方、时间的平方,这是基于当火灾蔓延的速度恒定时,过火面积是火场半径的平方而来的火灾蔓延规律。因此如果蔓延速度有一点变化,火场能量会按照内在的平方关系加以放大,带来的结果,往往是本来一泡尿可以浇灭的火灾,一条小河的供水也不能保证控制,这是湿度变化带来的异常风险。
第二句,“小心火烛,脚炉弗要放被头里”
古代用火,大抵有4大功能:工具、炊饮、取暖、照明。火耕社会,强调火的工具属性,即刀耕火种耕作方式的“火耨”功能。在农业社会,基本放弃了该项功能,具体说来,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宋真宗的《順時行火詔》[1]是最后一次规范野外防火,针对的是刀耕火种。在此之后,宋代对刀耕火种经济要求改土归流,所以不再是主流文化,也不需要特别控制了。中国历史上的文献记录中,谁第一次规范野火?黄帝,“节用水火”,就是规范野外动火烧荒的时间,保证生产的需要。
所以第二句话仅仅重视火的后三项功能,尤其是因为天寒而出现的取暖功能,是季节性失火的重要因素。古代农业社会的防火,主要靠控制点火源的手段(术语叫作“宵禁”,英语中的Curfew,来源于1066年法国贵族征服英国之后带来的法语CouvreFeure,意思是拿不燃的铁盖子,盖上火头)。 火,这里指的是灶火,烛,这里指的是灯烛。这是古代社会主要的两种火源使用,即炊饮和照明。那么,为什么没有吸烟呢?因为那是烟草还没有引入中国,烟草是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时发现的,至少是1492年之后的事情,烟草是明末传入中国。 那么,第三种点火与冬季取暖有关,脚炉在南方使用有限,不是普遍的做法。 无锡地处太湖边上,平常湿度大,冬天比较湿冷,因此在同样的气温下,无锡的冬天可能比东北还要痛苦,有取暖的必要。北方的冬天已经考虑了取暖的设计,因此大家都不在乎脚炉了,有暖炕呢!可能脚炉是反映地方特色的东西,值得深入探讨。
英国有研究表明,随着环境气温的降低,苏格兰地区的火灾概率增加,而饮食和照明因素是比较稳定的,因此导致失火概率增加的主要因素是取暖。也就是说,冬天导致失火概率的因素,主要是取暖造成的。无锡与苏格兰地区的湿度差不多,因此可以类比。在不经意间,无锡民谣反映的天气变化带来的火灾风险,与英国统计数据大体一致,这说明经验也有一定的科学性在里面。
图1.苏格兰地区在1980年左右的火灾风险,随着环境气温的降低而增加。
第三句,“前门栓栓,后门撑撑”
通常我们认为,这句话是安保的需要,也就是说,检查前门的门栓和后门的门撑,可以保证室内的财产安全(Security),防贼防盗的需要。但是,如果从消防安全(Safety)的角度来认识,检查前门和后门,这是认路,是逃生演习的重要环节。也就是说,由于我们经常查看前门、后门,即可以保证逃生通道的冗余设置(Redundancy),并且当灾难发生时,也可以立即使用(Availability)。当前火场的生命损失,很多是因为没有准备冗余出口造成的,还有更多的是没有就近逃生造成。在惊慌之中,人们采取原路返回,而没有就近逃生的策略,与他人拼抢有限的逃生容量。我们的祖先早已认识到这一点,在童谣中启蒙下一代,别忘了逃生有冗余的通道,而且都经过了有效性的检查。
第四句,“水缸满满,灶膛清清”
这一句,是具体的灭火准备,是最常见的防火管理内容。早在北宋初年的陈抟老祖,临终遗言就有“慎火停(古代读作teng,阳平,意思是准备着,对着,如“昨夜洞房停红烛”)水”的说法。慎火,就是谨慎点火,提防余火(灶膛清清),防止再燃。停水,就是备水防患(水缸满满)。无锡童谣,把“慎火停水”的抽象,转化为更浅易直白的行动规定,因此可以广而告之地深入人心。2014年初发生的独克宗大火,失火的原因是没有慎火(取暖器失慎),蔓延的原因是没有停水(水源不足),对此,我们的祖先早已预料到了这两种可能性,在下一代的童谣中浅显地说明了具体的措施。
我国古代的风水理论,除了天井要“露白”(改善采光条件)以外,还要准备一缸水,有人说这是调节室内气候。从消防角度来认识,这是防火停水原则的具体实践,因此是必不可少的安全环节,是保障建筑安全性的必然要素,类似于当前对配置手动灭火器的强制要求。
图2.室外准备水源,相当于准备灭火器(二战前日本大阪街头的储水容器)。
无锡的童谣,是地方风俗习惯对于地方消防安全形势的一种适应,因此也是一种地方消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我国古代戒火文化的典型代表。各地的类似作法很多,如果没有保留下来,也就不能反映当地的戒火文化了。重温这些古代的戒火文化,我们不能不佩服祖先的生存智慧和教育经验。消防文化就是这样产生和传承的。谁说古人不科普?
附录:
最后说几句对成功的童谣的几点认识。一首成功的童谣,首先要符合音韵学的标准,这就是为什么所有的歪诗,都必须从著名的古诗来改编的内在道理。因为改编古诗,可以避免了音韵学上平仄的陷阱,可以直接传唱,是走捷径的不二法门。我最可惜的是,在中学没有学过平仄理论,对古诗的音韵美无法领会,实在是中学语文教育的失败。高晓松说得好,中华民族自古缺乏音乐感,即使对自己的语言也不重视乐感,这是香港音乐更流行的内在道理。吾然之。
其次,既然是科普,一定要接合地方文化,具体说来,就是地方性的东西,比如脚炉。只有地方特色才能得到认可。如果都是大白话,拿到全国都可以,就不会有人感兴趣了。消防文化是地方文化的一种,如果脱离地方文化,就失去了生命力,这是最近所有新创童谣的内在毛病。他们太贪,为全国儿童准备,就失去了耳目一新的感觉,失去了作为诗歌的生命力。
第三点,童谣也要保留科学性,要使用通用词汇,避免术语和抽象词汇,比如防火和燃烧,前者太抽象,后者较直白,古代都是以动作代替抽象,以延烧来说燃烧。有些看起来非常科学的用词,有可能不能达意,因为这些词汇来源于日本。比如,我看到一首童谣“秋天到来天气凉,落叶飘飘草叶黄,秋高物燥燃烧快,野外别忘把火防。”一二句写得非常好,第三句就有问题了。要么“秋高物燥易走火“,要么“风干物燥延烧快”,点火和延烧是不同的概念,大风和干燥是不同的蔓延模式,作者显然没有学过《火灾动力学》,光靠经验,难免产生内在的科学性问题。
最后我把该童谣改编成《四季安全歌》,供大家欣赏。
春来寒去大地绿,早睡早起睡眠足,脱衣谨记早晚寒,出门不忘把火关。
夏日炎炎似火烧,高温场合中暑防,贪凉不忘穿衣服,烫伤之后疤难防。
秋天到来天气凉,落叶飘飘草叶黄,秋高物燥易失火,野外避免留火头。
冬风萧瑟寒流到,雪花飘飘过年闹,爆竹小心防失火,用电安全过大年。
[1]火田之禁,著在禮經。山林之間,合順時令。其或昆蟲未蟄,草木猶蕃,輒縱燎原,則傷生類。諸州縣人,畬田並如鄉土舊例。自餘焚燒野草,須十月後方得縱火。其行路野宿人所在檢察,毋使延燔。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1: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