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圃弄斧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pe 关于消防工程的历史/随感/趣闻

博文

另眼看大运之消防挑战

已有 2920 次阅读 2012-12-29 10:40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战争, 灭火, 大运, 减损

另眼看大运之消防挑战

 

2012年圣诞前夜,国内突然大运投入滑跑,体现了按计划交差的中国特色,“领导有进度,能上就上,不能上就凑合着上,只要能交差,领导有官作就好”,这是国内大公司的运作常态,希望不是大运的隐情。这里乘着国民的关注,谈一谈大运的消防挑战。

蒙特利尔协议之后,各国摩拳擦掌,准备在灭火剂和制冷剂领域大干一番,结果15年的科研投入下去,成果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新发现的灭火剂,或者效率不高,或者环保不够,或者成本过高,所以成果了了。就在这寥寥的成果中间,美国国防部总结了过去90年的军用飞机的灭火保护历史,笔者英文水平不足,看完就忘了,除非自己翻译一部分,才能看进去一点。这里聊一聊军用消防科普,看一看大运将会给中国武器减损工程带来的挑战和机会。

军用飞机的消防通常包括三大部分:动力单元(包括引擎和辅助动力单元,其中提供喷气推进动力,后者提供自用电力),干仓(雷达电器设备)和湿仓(油箱)。如果是大型客机,还包括客舱和货舱,后者使用常规灭火手段,这里略过不提。

相对而言,湿仓(油箱)保护比较简单,由于油箱必须开放(不同于汽车油箱,汽车没有海拔带来的环境与邮箱之间的压力差问题,所以可以密封油箱。飞机的油箱一直是敞开的,有空气混入,空气中有氧气,所以飞机的油箱有爆炸的危险,例如泛美航空的TWA800事故就是典型的油箱爆炸事件)。由于军用煤油的闪点高,所以一般油层上方的蒸汽浓度不足以爆炸。但是如果飞机正在起飞,那么由于环境压力的变化快而煤油温度的变化慢,会给飞机带来安全隐患,所以在这一短时间内,需要给油箱充氮,加以惰性化,防止油箱爆炸。美国军机很早就采用了分子筛技术,一旦到达危险战区,就开始工作,把高压空气通过分子筛,每通过一层分子筛,就提高一点氮气的浓度,因为氮气的分子比氧气的分子小,这样通过给空气加压,就可以创造较高浓度的氮气和氧气,前者供惰性化油箱,后者他用。最近4年生产的大型客运飞机必须安装此类装置,这是TWA800事故调查带来的改变。

和湿仓相比,干仓也很重要,所有的控制电路都集中在这里,如果干仓损失,现代飞机基本失控了,因为大部分都是电传电控,离不开控制设备。但是干仓自身不会爆炸,而所用材料均为阻燃,所以干仓的危险性没有其他两者高。在越战中,干仓的保护就有一种干粉装置,一旦干仓中弹,干粉装置的触发装置立即爆炸性动作,排放的干粉,可以立即扑灭来不及蔓延的火灾,等待事后处理(干粉效率很高,但需要事后处理,否则有短路的危险。)淘汰哈龙的运动,让干粉技术得到提高,但其致命弱点,就是需要事后处理,所以是典型的非干净灭火剂的代表。干净,意味着不需要事后处理,灭火之后,可以立即投入运转。

最重要的防火单位,就是动力单元了。损失动力,就是损失飞机,所以对灭火剂的要求最高。通常灭火剂排放仍然遵守1922年制定的规则,即先关闭入口进气,然后排放气体灭火剂。否则,进气把灭火剂带走了,灭火浓度很难达到。一般哈龙1301 只需要3.5%的体积浓度就可以灭火,可是引擎的灭火浓度至少需要达到6%,并停留一段时间(3秒?记不清了),保证灭火的效果巩固(因为引擎是热的,还有回火的可能性)。为什么还是哈龙1301?因为哈龙1301 有几项优异特征是其他灭火剂望尘莫及的:首先,效率高,意味着同样的灭火,使用哈龙1301作灭火剂的重量最低,这样可以减少飞机的燃料消耗;其次,其物理参数最好,环境温度基本不会降低到让哈龙结冰的程度,这意味着灭火剂的排放,不需要其他气体的推动。哈龙1301 是典型的从南极到北极的全球适应,自排放的灭火剂,这一点也是其他气体难以比肩的。第三,军方有特权,可以不受蒙特利尔条约的限制。美国哈龙消耗的三大部门是:国防,民航和BP。为什么BP需要哈龙?BP购买的阿拉斯加油田太冷,所以极地的消防有优先权(即所谓的Polar Engineering)。保护动力单元的灭火剂,最新的较环保的气体是CF3I,与哈龙相比,环保好,但人体毒性大,且成本高(需要更多的灭火剂),仅最新的F35安装了CF3I(有钱嘛),其他都还是哈龙1301.

那么,美国军机的灭火研究在干什么呢?

1.                 动力单元太复杂,需要用计算流体力学来验证灭火剂浓度,优化灭火剂的排放;

2.                 化学作用的灭火剂虽然效率高,但有其他环保不利特征,需要混合起来,共同使用,以降低污染而不降低灭火效率;

3.                 改进的干粉装置(Enhanced Powder Panel), 和哈龙1301 相比,灭火质量相当,但有更高效的排放效率,所以需要增强其排放效率。

4.                 所有灭火剂技术都有一定的周期,初投资大的灭火剂,未必运行费用高,所以一项决定,需要统筹考量。

中国大运的消防保护,我猜是以哈龙1301 为主,因为我国对哈龙有保护,成本最低,效率最高。干仓保护?国内军机未参加过实战,很难有足够的经验和数据来改进干粉排放。至于湿仓保护,也许有分子筛技术,但效率如何就很难说了。中美的军事对比,武器看上去是差不多的,最大的差距在于,美国一直在打仗,所以减损技术一直在改进。国内仿造和改进也许会依葫芦画瓢,却很难掌握减损的要点,这是美国观察员到中国考察的结论,也是我们消防工作者的机会。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2992-647469.html

上一篇:也说精英与廉价
下一篇:儿童玩火:一个严肃的话题
收藏 IP: 68.33.168.*| 热度|

1 vtwa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7 06: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