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圃弄斧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pe 关于消防工程的历史/随感/趣闻

博文

也说精英与廉价 精选

已有 4262 次阅读 2012-12-21 23:56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制度, 精英, 市场, 协会, 廉价

也说精英与廉价

 

邹老师提出了问题,却没有给出答案。如果全面提高科技工作者待遇,那么这些额外的羊毛从哪里来?羊毛必须出在羊身上,所以提高待遇意味着提高教育水平,提高产出质量,这又是一个老问题,如何把国内的教育水平恢复到解放前的水平?解放前的大学生是可以直接入英美名校,游刃有余而没有任何自愧弗如的,因为他们接触的是欧美教材,受教的是欧美毕业生,竞争的是欧美工程师,使用的是欧美标准,参考的是欧美法律(民国弱,所以借鉴很多,中国强,所以脱轨很多)。

我们消防工程是一个新兴的领域,主要理论和工具都是1970年代之后发展起来的,作为一项职业,我们也碰到如何提高待遇的问题,对此美国专业消防工程师协会的一套办法(或思路,因为还没有成功),或许可以为国内提高科技人员待遇提供参考。

美国的消防工作,通常可分为消防灭火、消防科学与管理、消防工程和消防研究四个级别。避免相互干扰,比如美国3万消防队伍,百万灭火大军,基本上都不能进入消防工程领域,除非他们另外学习消防工程内容。如果不加以认真把关,就会发生串联行为,带来整体服务质量的下降。

提高待遇的关键是: 加强注册工程师制度,提高准入门槛

为什么工程师廉价?因为准入门槛太低了。以前工程师紧俏,供不应求,因为入学质量高,所学内容多,基础较扎实,所以可以享受一下市场带来的较高福利。现在的工程师教育每年可能有百万大军,如此批发工程师,该如何给这批良莠不齐的队伍定价?随行就市,没有标准,这就是廉价的土壤。

100多年前的1907年,怀俄明州通过美国第一部《工程许可法》。这项法律要求的注册工程师和测量师必须注册和执照来更好地保障公众的健康、安全和福利不受不合格设计人员的影响。这一项法律奠定了美国工程技术执照制度的基础。

在美国,尽管各州之间的执照要求不统一,成为PE通常必须通过4步骤。

从经过认证的BS工程专业毕业;

通过工程基础考试;

获得四年工作经验;

通过工程的原则与实践考试。 

 

如果没有相关的教育,如何取得工程师执照?有些州需要20年的工程经验或额外的培训内容。所以,美国表面上换专业很容易,但真正能换领域成功的,凤毛麟角。从一而终、终身学习的美国人,要大大高于三心二意、随流而动的中国人,这是美国教育领域的高效和节省。(就此而论,如果轻易换专业,说明国内高等教育的收费还没有到位。)

另外,消防工程师协会正在顺应工程师协会的要求,把从业执照的教育要求从4年本科,提高到6年高等教育(相对于硕士的水平),教育年限提高了,素质自然也高了,同时把一些没有专注的工程师排除了。100多年前,工程师的待遇和医生(那时候美国的医生也都是老中医的水平,江湖郎中、护工、骗子加心理学家的杂合体)差不多。现在,职业医生由于医生教育制度的严格门槛而收入增加,美国医生的待遇大体是工程师的25倍,可谓精英政策。对此,工程界也希望向这一目标看齐。这不是上头给的,而是专业协会自治培养出来的,当然也离不开法律体系的保障。如果一个没有执照的医生,遭遇天价的保险费索赔,他还敢行医么?职业工程师制度就是提高待遇的市场化解决办法。

中国的工程师制度和美国的工程师制度区别在哪里?在市场。美国的工程师制度是私有化的,更靠近市场,比如美国消防协会和全美工程师协会,都是按照市场规律运作的。今年开个会,收入有盈余,明年没有会,自然有亏欠,这就是美国只有5位全职人员的消防工程师协会的运作常态。因为有市场的生存压力,所以美国协会的自立自传自养,要比国内政府垄断的衙门协会强。最近,该协会在重点抓教育,就是遇到消防专业大发展,入学人数猛增的契机,试图规范市场,提高待遇,这是每一位在职人员的期望,也是专业工程师协会义不容辞的责任。不能把好入口,提高待遇是不负责任的做法,必将为市场所唾弃。

国内的科技水平问题,根源往往出在体制上,政府与民争利,体现在国有企业操作市场,国营协会垄断执照,各级政府参与买卖,标准市场拱手让人。不能建立一个良好的发展机制,就是当前科技廉价的根本性问题了。

那么,为那些懂得西方市场的海归提供的一点精英待遇,何错之有?错在国内缺乏合理的鉴别体制,错在没有水平足够的识货人,却试图让他们当伯乐,所以精英待遇也成了牺牲品。千变万变,唯一不变的是市场需求,只有具备提供迅速致富的能力,才能获得精英的待遇,美国如此,中国未来亦如此。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2992-645140.html

上一篇:抢购非关科普事
下一篇:另眼看大运之消防挑战
收藏 IP: 68.33.168.*| 热度|

9 曹聪 刘建兴 王守业 喻海良 段庆伟 何浩宇 刘全慧 汪晓军 唐凌峰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0: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