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圃弄斧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pe 关于消防工程的历史/随感/趣闻

博文

抢购非关科普事 精选

已有 4099 次阅读 2012-12-21 00:45 |个人分类:逃生常识|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科普, 抢购, 群体心理学

抢购非关科普事


最近,四川等地出现“抢购蜡烛”的群体性事件,有人就此评论是科普不足造成的局面,其实这是典型的群体性行为,有着深刻的心理学背景,需要深入科普。

最早研究群体性行为的学者是法国的古斯塔夫。勒庞,他把法国大革命期间的打砸抢和群体暴乱行为研究一番,在1898年出版了一份小册子,影响非常大。在其中,他把群体当作一种特殊的行为(或人格,personality),在人群中,个人放弃自我,成为群众的一部分。他的理论,部分地为希特勒所采纳,希特勒的煽动力和群众运动,部分地来源于勒庞的群众心理学。二战中,心理战达到高潮,美国军方支持的心理学家们,也是到处钻营,试图营造乱局,火中取粟。今天的恐慌理论研究,离不开当年军方对心理学的投入和研究。世界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Neil Smelser,靠研究金融市场的恐慌行为而出名,可以为抢购做出最合理的解释。

那么,“抢购蜡烛”如何看?第一,这是谣言,我们需要理解谣言产生的土壤;第二,这是群体性行为,我们需要了解其中的动机。第三,应对失当,容易造成扩大。我们应当仔细应对谣言的过程,从中可以体会应急管理的某些原则。这一次,没有太大的后果,但谣言导致恐慌的典型性是值得分析和借鉴的。

那么,谣言产生的土壤是什么?是社会环境的不稳定和地方偏僻带来的信息不畅。谣言一定有影子,所谓“无风不起浪”,那么“末世论”就是谣言的影子。无论是“响水出逃”,“瓮安事变”,还是“太原地震”,“杞人忧钴”,都是发生在社会不够发达、信息相对闭塞的地区,属于“发展中的烦恼”,也是社会不稳定的体现之一。

那么,为什么会发生“抢购”现象?社会心理学的标准解释是,“Affinity behavior” ,人人都有向别人看齐的冲动,为了向我的邻居看齐,他干什么,我干什么,不论动机是什么,尤其是后果不严重的场合(如抢购),这是群体性行为比较流行和广为接受的解释。在逃生行为学中,这种效应表现为“Clustering Behavior”,就是人群集中,交流信息,集中采取对策,等价于抢购中的群体性行为。

那么,如果对付这种“抢购”行为?蜡烛属于典型的救灾物资,美国往往担心群众的自救能力不足,一旦危险来临(如风暴,野火等),政府总是通过各种途径宣传危机,让人们多储备一点水源和蜡烛,藏“自救”能力于人民。所以,一方面宣传危险,号召抢购,另一方面,打开货架,敞开供应,就是美国政府通过日常的应急管理,来号召民众自救的措施了。美国政府在“欺骗”人民么?没有人这么人为,这是应急管理的日常演练而已。没有日常的锻炼,在灾难关头,怎能完全依靠外来的救助?千里救灾,浪费的是时间和金钱,而人民自救,则效果要高很多。社会越发达,越强调民众的自救能力。因为人民财产多,政府管不过来。这是以人为本,更有效率的选择。

所以,我们不要害怕人民抢购,抢购越多,说明人们自救越充分。至于对囤积居奇的担心,现在是商品社会,资本家总是担心民众消费不足,一个电话就能让那些投机者破产。所以,管理者不要推卸责任,专心搞好管理工作,民众有一定的自救能力,不要管得太多,这也是发展中的问题。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2992-644808.html

上一篇:说不尽的中小学踩踏
下一篇:也说精英与廉价
收藏 IP: 68.33.168.*| 热度|

3 赵凤光 何宏 高峡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1: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