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住店打尖话引火 --古代消防文化中的避讳
中国各地的方言比较复杂,但是其中还是有一定规律或渊源的。例如,京津一带行路途中吃便饭叫“打尖”,但经过多方的考证, “打尖”应该是“打火”,代表了古人旅行的一种生活习惯,这里深入分析一二。
“打尖”一词,常见于清初以来的白话小说。首引清福格《听雨丛谈·打尖》:“今人行役于日中投店而饭,谓之打尖。”《疏证·释词·释言五》“打尖”条云:“打尖,昭人谓旅途小憩为打尖。按《广雅·释诂三》,‘止也。’俗以尖字为之。此言小憩止,因小休而饮食,故小食亦曰打尖矣。”“打”在近代可作动词词头,置于动词“尖”之前而构成双音动词“打尖”,表示小憩之义。《镜花缘》第六十三回:如路上每逢打尖住宿,那店小二闻是上等过客,必杀鸡宰鸭;《红楼梦》十五回:那时秦钟正骑着马,随他父亲的轿,忽见宝玉的小厮跑来,请他去打尖。
其实,古人早已明了“打尖”与“打火”的关联。清人福格《听雨丛谈》卷11记:“皆不喻其字义,或曰中途为住宿之间,乃误‘间’而为‘尖’也。谨按《翠华寻幸》,谓中顿曰‘中火’。又见宋元人小说,谓途中之餐曰‘打火’,自是因‘火’字而误为‘尖’也。” 通常,古人考证,只要考证出更古的先人,早已有之,即可。而“打火”的用法,在宋元明清时代的小说和杂剧中到处都有。例如,《水浒传》第60回:“且说吴用、李逵二人往北京去,行了四五日路程,每日天晚投店安歇,平明打火上路。” 《说岳全传》第8回:“当下牛皋、王贵将带来的家伙,团团的寻着些水来,叫众庄丁打火做饭。”马致远《黄梁梦》:“兀那打火的婆婆,央你做饭与我吃。行人贪道路,你快些儿。”张国宾的《罗李郎》:“恰离了招商打火店门儿,早来到物穰人稠土市子。”元王实甫《西厢记·楔子》:“〔仆云〕天明也。咱早行一程儿,前面打火去。”
所以,打尖代打火,不过是满清时代的变化,打火习惯,古已有之。当然,将“打火”代替“做饭”是汉语口语表达方式中的一种普通借代方式。如用“下地”代替“到地里做活”,用“垒砖”代指“盖房子”。那“洗脚”呢?
“打尖”和“住店”这两个词汇,经常连贯起来使用。所谓“打尖”,似乎不分正午晚上,无论黎明即起,还是饭后便走,只要是一午一晚的停歇,都叫做打尖。打火店是供旅客吃饭的店铺。而“住店”却不同,不是暂来暂往,停歇一下就走,而是要在店里住上一段时间。也就是说,古代的旅店通常提供两种服务,一种是让人烧饭的临时性服务,口粮自理,仅提供灶台、燃料和引火工具;另一种就是全面的住店服务,包括住宿和饮食。不过后一种在农业社会很不普及,一方面太奢侈,大家都是实物交易,手头银子有限。另一方面,治安的需要和连坐制度的流行,人们缺乏有效的证件保证安全地住店。所以那些远行的赶考学子都是到寺庙里投宿,而很少住店了。寺庙,就是中国古代不发达的旅馆业的有效补充,需要有人住宿来增加人气,而不需要人们打火来增加风险。苏轼被贬往海南,光路上就走了半年,如果要都是住店,那得带上多少银子啊?难道不怕有人打劫?所以,苏老头肯定是打尖的多,而住店的少,住不起啊。
那么,为什么要用“打尖”而不用“打火”呢?从民俗文化来认识,很好理解,谁愿意有人天天上门说“打火”,要辟邪啊。从防火的避讳这一点来说,人们不应当提到任何“火”字。所以,古代的失火,很少提到火字,而是“失慎”,“走水”, “不戒于火”,“回禄光临”等含糊的说法,就是不敢直白地说“失火”。所以,改“打火”为“打尖”,就是一种讨主人欢心的避讳之说,口彩而已。南宋赵构取年号为建炎,结果引来了无数的杭州大火。满清是文字狱广传的社会,不会不避讳某些文字,包括“火”。而且,满清立国之初,刚好是火灾高发的时段,伦敦大火发生的1666年前后,从1661年到1668年的9年间,中国发生过10次重大的城市大火,令顺治皇帝焦头烂额,大概其早逝或出家,也有火灾气候的影响。所以,加强避讳,是当政者无奈的选择。在这种文化之下,改“打火”为“打尖”,是符合社会需要的自然选择。当然,这是笔者的一家之言,麻氏理论而已。
这里的“打火”就是击石取火。取火工具有:火镰、火石、火绒。火镰是一个长约十多厘米、宽约三四厘米、厚约半厘米、形似镰刀状的生铁片,取来石英石,在铁片上猛烈划击碰撞,于是就发出火星,引着了手旁边的火绒,取火就算成功了。火绒是用蒲棒絮糅合炭、硝、硫磺做成的,平常将绒装在包里面,以便于携带。火镰如果做得巧,铁片上部会做一个能装火绒的皮包,合二为一。还可以挂在腰间,随时取来使用。从火灾动力学的角度来认识,绒是热薄型材料,点火不需要预热,可以快速点燃。硫磺降低点火能量,本来很高的点火能量,对于硫磺来说,就是门槛降低而点火容易了。石铁撞击,是为了制造火星,也就是把动能转化为热能,以火星的形式表达出来,可以轻松越过易燃材料(硫磺和火绒)的点火门槛。一旦门槛被越过了,燃烧自发进行,不再需要点火能量的帮助,这就是普通的点火过程。
顺便说一下,宋代的击石打火,是对唐代钻木取火的很大改进,甚至是很大的飞跃。至少宋代没有宫廷赐火制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取火方式的改进,导致全面的禁火和赐火制度难以执行了。从某种程度上说,点火方式的改进,取火成本的降低,间接导致了我国古代寒食民俗与制度的消亡。
有道是,打火做饭相指代,打尖避讳讨口彩;能量平衡看引火,语言背后藏文化。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9 09: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