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圃弄斧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pe 关于消防工程的历史/随感/趣闻

博文

当赔偿遭遇道德 -- 我看药家鑫索赔案

已有 3439 次阅读 2012-2-10 09:27 |个人分类:消防以外|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赔偿, 药家鑫, 生命价格

当赔偿遭遇道德  --  我看药家鑫索赔案

最近,药家鑫案又出新闻,笔者的态度大家都清楚,到现在也没有改变,这里就不再重复了。网上言论,从来都不必较真,没有深仇大恨,较起真来,纯属无聊。笔者害怕因言获罪,所以只敢谈虚的,请读者原谅。这里我想说的是另一件事,与灾难损失有关的事,从中可以看出药家鑫案双方的矛盾来由。灾难的本质是经济问题,脱离经济谈道德,本来就是太天真的态度。消防经济学虽然冷血,但这是市场经济的一部分,是以人为本,也是社会发展的未来。

就拿我最熟悉的克拉玛依大火来说吧,为什么谣言总是比真相更流行?我琢磨了很久,可以用经济理论来解释。为什么有怨言呢?因为赔偿制度不合理,生命价格没有理顺。双方争论的焦点是,到底那些儿童是“因公牺牲”呢,还是“因公遇难”。后者是官方承认的说法,前者是受害家属希望达到的目标。如果是因公遇难,那么一次补偿就结清了;如果是因公牺牲,那么牺牲者的遗孤,有权享受一辈子的待遇。那么,意味着还可以申请赔偿。为什么要继续赔偿呢?因为当初的赔偿不足。

是真的赔偿不足么?要看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的标准。当时一条人命7万元,大概可以买一套房子,现在大概可以买一间厨房。如果以现在的标准,当然是赔偿不足。至少在当时我父母结婚30年的存款没有那么多。问题在于,除了323条人命,还有130位伤者。生命好说,治伤就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于,无限保险。保险公司有赔偿的上限,社会主义制度没有,所以不管是到北京治,还是到乌鲁木齐治,这个羊毛从哪里来?全国捐款可能有一千万,但平均下来就不多了。石油公司钱多,但是国际市场在当时油价最低(第一次海湾战争之后),而且中国刚刚开始进口石油,那些油老虎没有今天那么贪婪和霸道。所以,赔偿问题是谣言产生的经济背景。

除了经济问题以外,还有一些其他补偿,如满足个人要求:换房、换工作、找工作、提早退休等。这些措施,也是经济补偿的一部分。由于经济形势的突变,提早退休的一批人亏了,损失海了,但那是自己的选择,怎么好攻击别人的错呢?所以有很多怨望之词,都是打着“让领导先走”的道德旗帜而出现,“生命无价”是寻求赔偿的最好借口,如同今天药家所面临的局面,这是让人无可奈何的。

是真的没有真相么?克拉玛依大火有十几份公开发表的文章,应该是真相非常具体的一次灾难。由于人们不愿意接受真相,不愿意解释“领导死光,没有先走”的结果,所以舆论充满谣言。有关方面也发布“禁口令”,严禁讨论克拉玛依大火。我给维基百科的克拉玛依大火写了几句话,几分钟后就被删除了,编辑被洗脑了,不愿看到真相。只要大家不说了,就可以避免真相了,这种态度是西周时代的创举,依然流行于社会各个领域。但是,受害者还活着,中国还有十几亿潜在的受害者,他们的知情权在哪里?

药家鑫案的一句名言是“农民难缠”,克拉玛依大火产生的结果是“受害人难缠”,是当事人真的要无理取闹么?不是,是缺乏制度的保障,导致任何中国人都有可能难缠(君不见,北京市引进特殊人才,有一种就是专门负责与受害者谈判,打人命官司的特殊人才)。在没有明确的标准面前,人人都希望利用制度的缺陷而得到一点好处。在这个“笑贫不笑娼”的年代,高举道德的大旗,反而让人感到奇怪。为什么要说道德?不就是不想赔偿么?调门越高,姿态越高,越有可能得到同情和捐助,这就是当初拒绝药家捐款的理由。至于内容是否真实,是否反映真实情况,实在不是当事人思考的内容。把人民的安全落实了,就不需要道德的借口。而落实人民的安全,离不开消防经济学的观点,就是生命价格决定安全意识,决定社会的发展水平。脱离价格谈安全,实在是缘木求鱼,南辕北辙。

看了吴思的《血酬定律》,很多历史怪现象可以很容易地得到理解。所有灾难问题的实质,都是离不开补偿问题(或者说生命价格问题),我们打着旗号说“生命无价”,其实就是“生命廉价,连价格也没有”。没有生命价格的制约,消防就是没有动力的投入,纯属浪费行为,所以你看每一次火灾都有背后的经济不轨行为,因为价格没有理顺啊,因为投入消防不划来啊,因为生命太“无价”了。

任何灾难问题,如果有人判刑,说明性质变了,从经济问题转变成政治问题,于是经济矛盾被淡化了,道德性质被强调了,替罪羊出现了,专家靠边站了,制度不用改进了,大家都稳定了。面对道德大旗,我们职业相关者无可奈何,中国历史,还是“血酬”有理啊。

道德的大旗,可以挑战法律,可以战胜经济,可以改变心态,可以代替真相。面对不可预知的处理结果和虚无缥缈的法律保障,“我要是他,我也捅”。这就是药家鑫杀人动机的经济学解释。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2992-535960.html

上一篇:又闻体育传悲剧 -- 评埃及赛义德港体育场发生的踩踏悲剧
下一篇:司马光干吗砸缸? -- 说说宋代的停水消防文化
收藏 IP: 139.78.66.*| 热度|

2 刘庆丰 马磊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1: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