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圃弄斧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pe 关于消防工程的历史/随感/趣闻

博文

小镇消防有特色

已有 4481 次阅读 2009-11-18 08:24 |个人分类:消防以外|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混合型消防队伍, 美国消防制度, 消防教育

                  小镇消防有特色

 

今天(07927)是小镇Holliston的节日,熙熙攘攘,人来人往。庆祝什么?谁也不关心,只知道天气不错,小镇有游行和集市,车水马龙,热闹非凡,这就够了。小镇难得有那么多人,在消防车的汽笛声中,游行开始,最后是消防车的展示游行,之后就是公园的庙会(买进卖出,互通有无,跳蚤市场,志在乐趣)了。

笔者明天离开Holliston,在离开之前,一直想见一见小镇的消防队长Michael  Cassidy。C君为哈佛毕业生,不愿作研究或经商,埋头于小镇消防事业,十有余年矣,从调度员4年,队长助理5年,消防队长7年,一心投入事业,尚未成家。很早就听说他的哈佛背景、消防热忱和教育实践,笔者一直在安排见面的机会,直到离开小镇的前一天得以实现。

C君很年轻,个子不高,体型稍微有些发福。引导我坐下之后,有问有答,侃侃而谈,十分健谈。具体说来,他是哈佛大学政府管理专业毕业,直接回到家乡小镇(离哈佛30公里)应聘为队长助理。在原来的队长退休以后,成为麻州最年轻的消防队长,已经有7年了。在这些年来,作为小镇消防队伍组织唯一的全时间工作的合同制(三年一续)消防人员,他每周要工作80~100小时,主要是管理两位副队长(Deputy Chief),一位副队长管理两辆消防车和一辆云梯车,另一副队长管理两辆消防车和一辆救护车。每一辆消防车或云梯车有队长(Captain)一人、大副(Leutenant)一人、消防队员七人。救护车有35人,分成七天轮流值班。除此以外,还有全职调度3人,兼职调度8人。所以小镇(共有居民14900人)C君以下,有47人从事消防,35人从事急救,11人调度,只有C君一人完全从小镇政府领全职的薪水(大约8万多,不是当面问的)。小镇消防队员各有自己的工作(通常是自己雇佣自己的木匠、水暖工、地产商等,时间灵活,能够随时应招。)通常每次出动,计时报酬,大约每小时16美元(是最低薪水的两倍)。业余消防队员的其他报酬有某些福利措施(主要是全家的医疗保险可以通过镇政府进行,比较便宜)和荣誉。最大的好处是,能够为经常在教会、集市、加油站见面的邻居服务,是非常荣耀的一件事,所以小镇消防队员总是有一排替补队员等待加入。

Holliston小镇没有什么工业,所以民居的地产税比较高。华人很少,街坊邻居,都是上百年的交情。笔者所居的150年的老房子,大约值33万美元,一季度需交房产税1400美元。小镇的税收(不在联邦税和州税范围内的地税),主要用于学校(教育)和消防(安全)事业。这种消防制度,是典型的混合制消防体系,兼顾全职的经验和兼职的勇气。小镇消防建设,是近百年来美国消防体制的一个缩影。

笔者问C君,为何不从政?C君笑笑,不感兴趣。他喜欢和人打交道,喜欢踏踏实实的工作。自从19岁进入消防队,一直很热爱本职工作。理论上说他可以49岁退休(政府公务员服务三十年即可退休,享受Pension,是人人羡慕的好工作),但他从未想过退休的事。一方面自己读完网上的政府管理硕士,另一方面,到地方学院教授消防科学(Fire Science, 消防队员级别的初级课程),所以很充实。笔者问,如果需要立言(相对于立德、立功),那个方向最合适?C君毫不犹豫地回答,学校的消防教育,从学前班(Pre-K,4岁,幼儿园Kindergarten,5岁,小学,6岁)开始。安全的常识,最好从学生开始,因为家长们会听学生的安全建议,这是最预防性的(Proactive)、有效的、广泛的、基本的安全教育,笔者深以为然。C君向笔者介绍了美国消防协会NFPA近年来对消防教育的几个主题,笔者获益匪浅。

笔者不是记者,也没有准备采访提纲,随便谈谈,居然谈了90分钟。相见恨晚,来日方长。在消防教育领域,笔者与C君较为共鸣,很容易找到共同的话题。四海之内,志趣相投者皆可为朋友也。朋友谈话,相互共鸣而不倦者学习也。笔者在美国上山下乡的目的,就在于此。

有道是,小镇消防有哈佛,一人全职众兼职。管理杂事常分心,安全科普娃娃始。哈佛眼光多豪杰,小镇消防出人才。奉献社会保平安,国泰民安看小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2992-271835.html

上一篇:为了教训的纪念2
下一篇:鹏程万里靠消防(6)军用飞机消防之保护干舱
收藏 IP: .*| 热度|

1 吕喆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8-17 06: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