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说公安消防部队转制
看了最近的新闻《公安消防部队退出现役,17万人军转民,消防职业化契机将至?》,我觉得大家对消防职业化的认识还不够深入,还是停留在表面的待遇、职责和编制上,这是过去以集体为本的观念,消防职业化是以人为本的选择,其改革的内容要更广更深更远。世界上有三种消防模式,一种是兵役制的罗马模式,一种是保险公司主导的英国职业化模式,还有一种是志愿消防为重要组成的美国模式。公安消防部队改制,相当于从罗马模式转成职业化与志愿模式并存的模式,存在很大的制度创新空间。
1. 24小时待命制度
1833年,英国消防之父Braidwood接手掌管伦敦联合消防队伍之后,经过多次的试验,发现24小时待命制度是最合理的制度。消防工作大部分时间是无所事事的,如果允许人正常下班,那么下班时的火灾到底救不救?上班下班是最容易出意外的地方,火灾的发生恰好是上下班时间,这意味着你不可能按照正常的作息时间,所以只能随时待命。当然这是针对全职消防队伍而言的,志愿消防队伍和兼职消防队伍,可以拥有更灵活的消防作息制度,但他们本质上还是24小时待命,只不过在家在岗待命,而不是在消防站待命。
2. 消防审批权是否转移
消防审批权是最体现知识和能力价格的领域,通常是腐败的高发地带。安全都是有设计余量,投资安全的多寡,全凭消防部门的审批。对重大项目的消防审批,消防部门大笔一挥,几个亿就投入安全设计中去了,这是经常性发生的过度设计现象。也就是说,如果为安全发生过度设计,谁来弥补这份对全社会而言的损失?中外的领导都高度关注舆情,社会越发达,火灾引发舆情的概率越大,这意味着很容易过度投入。一个缺乏监督的体系,很容易带来巨大的浪费。为了防止过度审批,就需要防消结合,安全问题全包。不管哪个环节,都是消防的问题,这才是美国消防职业化的核心。让消防工作地方化,可以在授予更大的职责的同时,配以更大的监督(见下节),从而杜绝“杀头的生意有人做”问题。
3. 消防服务的监督问题
其实这一次消防转制的核心是需要解决监督问题。过去在高度集权和统一的指挥下,谁也不敢提意见,害怕被报复和逐出体制。以后消防工作本地化以后,我不受外地的节制,就敢指出对方的过失了。在美国消防是一项高技术门槛的岗位,所以在公务员体系中待遇最好。他们不敢舞弊,是因为相互有节制,有企业、保险和其他单位的节制和监督,美国的铁饭碗不是那么好端的。在过去的武警消防体系下,这些节制都是不存在的,所以经常有人说“你不懂中国消防”,不是“不懂”,是不敢“懂”。这些人躲在体制的保护下,肆意抵抗诋毁外部的监督,总以为自己掌握了国家给予的权力就拥有一切,属于“土皇帝心态”。经常说别人“你不懂消防”的人,就是表现出高度的傲慢。我遇到的美国消防队员,待人接物要谦虚低调很多,因为没有体制保护他们,他们不过是待遇较好的公务员而已。
4. 谁来付钱?
中国最大的误区是认为消防免费。公有制下一切都是政府的,似乎是免费的,然而这种免费不是真免费,是全社会的税收支持的。这意味着最贫穷的社区向最富有的社区白白交了消防费,这是非常不合理的现象。关键的问题是,谁交钱,谁受益,这是以人为本的选择。不能让最富有的社区免费享受穷人的税收,这是公安消防部队转制需要完成的目标。改制后,消防队伍从属于地方,更需要关注地方的安全和利益,这是公安消防部队转制的前提。
5. 标准统一的职业化体系和标准
这是对消防职业化的认识误区。消防在各地的需求是不同的,发达地区燃料负荷高,当然需要更多的投入和标准。欠发达地区,没有那个人口密度,就没有那个消防需要。执行统一的职业化体系和标准,结果往往是发达地区水平不足,欠发达地区过度配备。中国最大的问题是,历史上火灾问题主要发生在南方,政治中心在北方,所以一旦发生重大灾情,除了赈灾和问责,消防制度不需要任何的改动。这种火灾中心与政治中心分离的现象,导致了中国有600年没有官办消防,发生所谓的文明停滞现象或者李约瑟难题。不要忘了,中国是幅员辽阔的国家,有三大文明或环境:草原(北方)文明、农耕(中原)文明和火耕(南方)文明,他们对消防的需要是不同的,强调统一,会导致消防标准过低,或者过高,对社会对百姓都是巨大的损失。强调大一统的国家标准,往往会忽视中国各地的地理和气候条件,而火灾或其他灾害都是地方化的,没有统一的表现和概率。改制后,各地的消防部门进入市场化的调节状态,直到资本运作达到投入和产出的动态平衡为止。美国对消防工作的投入与火场的损失密切相关,损失越大,投入越多,关键是是选票,投入总是要对舆论有所交代。中国未来也会向这个方向发展。
6. 消防服务的流动问题
这又是一个认识的误区。以集体为本才有中央监视地方的必要性,以人为本意味着服务地方,当然是当地人服务当地,他们熟悉地形,起码不会导致消防车迷路的问题,也没有就业安置问题。所以,消防职业化意味着消防人才本地化,财政本地化,管理本地化。那么,中央干什么?中央通过审批地方的需要,提供地方无法提供的培训、教材、硬件和标准。这是一个主动申请的过程,根据地方的需要,谁最需要,谁最先得到。
7. 校园科普问题
中国社会不重视消防的很重要原因是校园科普不足。在美国的体制下,最有经验、知识和口才的人才会担任全职消防工作,他们站在校园科普的第一线,所以全社会对消防工作才那么重视和认可。美国社会最受人尊敬的职业是消防,因为他们有知识、技能和表现勇敢的机会。如果政府把校园科普工作丢给私营企业去完成,这是一种失职的表现。只有拥有亲身体验的人,才能把故事说好,才能吸引到高素质的人才。服务社会是一项崇高的职业,消防工作的核心是服务社会,而服务社会必须从校园科普开始,普及安全理念,才能获得地方的尊重和支持。
8. 应急管理的指挥权问题
中国虽然很重视应急管理的指挥工作,可是从事应急工作最多的消防部门才有指挥的机会。让这些人从日常的工作中脱离出来,专心从事指挥工作的培训,肯定比任意指派效果更好。从事应急指挥的最大难题是如何定量描述灾害(即消防领域的“size-up”),国内的教科书很少有量化的灾情分析,所以大家都和美国同行无法沟通,因为我们不懂人家谈的5兆瓦火灾是什么啊。只有专业分工,才能终身积累,才能产生工匠精神。所以制度改革要解决岗位职责的专精培养问题。
一个国家如何看待消防,是文明发展进化程度的外在体现。过去欧洲曾经有600年(从476到1116年)没有消防,所以陷入了中世纪的黑暗蒙昧时代(主要是中世纪温暖期的气候造成),中国也有600年(从1292年到1902年)没有官办消防,所以发生李约瑟难题和中欧科技大分裂(主要是小冰河期的气候模式导致)。消防工作表面上看是没有产出的部门,实际上,看似无用的消防工作在观念、技术、组织和管理上不断发生变革。没有产出的消防工作推动了社会文明的发展和进步,所以袁世凯办消防,是顺应历史潮流和发展趋势的重要里程碑。2018年,中国进行消防队伍改制,距离袁世凯的改革116年,恰好是两个康德拉捷耶夫经济周期,巧合吗?所以消防改革也是气候脉动推动的结果之一。消防改革,是文明发展的必由道路,需要从历史、文化和传统的角度来深入认识。消防改革,史无前例,有着文化和文明的冲突在里面,希望国家更重视制度的文化传统,而不仅仅是局限于待遇和责任问题。我看几乎所有关心消防改革的人都不懂消防工作在城市文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缺乏传统和灾情认识,光从待遇谈改革,容易迷失方向。我不看好这一次改革,虽然表面上轰轰烈烈。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1 17: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